時事分析
Armor 宏觀經濟 - 回顧與分析 1117
過去一週,全球政經局勢與產業趨勢釋出多項訊號,其中全球焦點集中在美國政府停擺結束,另外貿易戰對全球供應鏈影響,也值得令人關注。
美國黨派分裂、債務上限與預算博弈使短期協商反覆,中長期財政赤字、利息支出攀升,使撥款談判更脆弱,即使政府關門已停歇,仍可能出現臨時撥款—再拉鋸循環,政策可預測性偏低;國債供給持續增加,利率期限溢酬可能偏高,金融條件時緊時鬆,若再次發生停擺事件,消費者與企業信心短期受壓制,政府採購與部分服務支出延遲。
能源轉型與電動車推動對鋰、鎳、鈷、稀土等需求上升,同時美中貿易關係緊張,美國政策鼓勵本土開採與精煉,帶動資金與企業進場。供應端投資增加但原料價格波動仍高,若補貼與許可加速,礦業資本開支上升,可以帶動本土就業與基礎建設。對通膨影響分為兩面,一是短期因需求強勁與供應瓶頸,關鍵金屬可能維持偏緊,另一則是中期若產能落地,成本壓力緩解。
綜上所述,資產配置策略以防禦為主、穩中求進,防禦型項目為核心,少量戰略金屬項目做輔助,同時保留機動現金應對政策與估值波動,維持紀律再平衡,控制單一部位集中度,是未來一年穿越不確定性的關鍵。
撰文-鎧資本Jolly Chen
美國黨派分裂、債務上限與預算博弈使短期協商反覆,中長期財政赤字、利息支出攀升,使撥款談判更脆弱,即使政府關門已停歇,仍可能出現臨時撥款—再拉鋸循環,政策可預測性偏低;國債供給持續增加,利率期限溢酬可能偏高,金融條件時緊時鬆,若再次發生停擺事件,消費者與企業信心短期受壓制,政府採購與部分服務支出延遲。
能源轉型與電動車推動對鋰、鎳、鈷、稀土等需求上升,同時美中貿易關係緊張,美國政策鼓勵本土開採與精煉,帶動資金與企業進場。供應端投資增加但原料價格波動仍高,若補貼與許可加速,礦業資本開支上升,可以帶動本土就業與基礎建設。對通膨影響分為兩面,一是短期因需求強勁與供應瓶頸,關鍵金屬可能維持偏緊,另一則是中期若產能落地,成本壓力緩解。
綜上所述,資產配置策略以防禦為主、穩中求進,防禦型項目為核心,少量戰略金屬項目做輔助,同時保留機動現金應對政策與估值波動,維持紀律再平衡,控制單一部位集中度,是未來一年穿越不確定性的關鍵。
撰文-鎧資本Jolly 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