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新聞

  • View More 調整用-8.png
    國際新聞

    全球農作物豐收壓低價格 恐降低農民種植意願 埋下日後大漲種子

    〔世界新聞網〕

    全球農作物創紀錄豐收正在抑制農產品價格,可能降低已為生產成本提高所苦的農民種植意願,引發未來產季農產品價格可能上漲的憂慮。

    由於俄羅斯的廉價小麥大量出口,交易最熱絡的芝加哥小麥5月期貨價格11日一度跌到2020年8月來最低,玉米期貨跌至2020年11月以來最低,黃豆期貨也觸及今年2月底以來低點。
    儘管俄羅斯攻擊烏克蘭港口,帶動芝加哥小麥5月期貨18日大漲2.7%至每英斗5.4275美元,仍是在2020年來低點盤旋。該期貨19日盤中遊走平盤。

    小麥、玉米及黃豆目前的期貨交易價格,都比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的高點低了40%~60%。這波跌勢部分源於供應受擾憂慮減輕。俄國去年7月延長讓烏克蘭持續從黑海出口農作物的協議,其他航線也已建立,得以允許烏克蘭繼續出口。

    此外,美國、巴西及其他生產國的產量大增,也導致供過於求。國農業部預期2023/2024年產季的全球玉米與黃豆產量,將是1992/1993年產季以來最高,小麥產量也是歷來第二高。丸紅經濟研究所資深分析師宮森映理子指出,以目前的供需基本面來看,價格沒多少上行空間。

    避險基金和其他投機客已在做空「黃小玉」,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數據顯示,截至5日,非商業交易員約持有約49萬口的黃豆、小麥及玉米的淨空頭期貨與選擇權合約,為2001年來最多。

    農作物價格下跌,已引發可能「勸退」農民種植的憂慮。隨著美國栽種季節逼近,市場正在等待美國農業部預定28日發布的農民意向報告。

    一家貿易商的知情人士指出,玉米價格已跌到不值得栽種,2024/2025年度的栽種面積很可能會縮水。另一家貿易公司的消息人士認為,農民將改種價格相對較高的黃豆。

    通膨和利率升高預料將加劇農民的苦痛,而且隨著乾旱和其他極端天候風險升高,若農作物受損,農民能獲得的保險理賠也可能減少,因為是根據2月之後的期貨價格計算。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orjzEM
  • View More 調整用-7.png
    國際新聞

    全球央行今年同步降息 美元仍占利差優勢 看升甚於看貶

    〔世界新聞網〕

    全球各大央行即將啟動2008年以來最同步的降息周期,才開反彈的美元走勢,非但不會受到打壓,反而因此得到支撑。

    華爾街原本預期聯準會(Fed)會展開一波急進降息,今年初押注G10貨幣對美元幾乎會全面走升。不料,美元指數本季反而升值1.6%,美元兌主要貨幣大多升值。

    美元走升,一面反映Fed對降息幅度的預測再度調整,一面也意識到不單只有美國央行降息。

    彭博分析經濟學家預測和國際清算銀行(BIS)數據發現,Fed在內全球11家主要央行中,有10家將在今年下半年降息,這是16年來一波同步程度最高的貨幣政策寬鬆周期。

    日本銀行(央行)是少數的例外,他們才剛結束全球堅持到最後的負利率政策,不過,日銀仍強調金融環境暫且會保持寬鬆。

    彭博引述分析指出,每當80%以上央行同步實施寬鬆政策,美元平均每季會升值3%以上。這一次,美元預料會保持這種優勢,因為到今年底,Fed在主要已開發經濟體的政策利率,除紐西蘭外仍是最高的。

    瑞穗銀行主管 Vishnu Varathan 說:「一味急進做空美元,可能落得一敗塗地。單因Fed轉向就放手押空美元,是一廂情願的做法。」

    美元逆勢看升,其實是更務實的論點,因為美國經濟游刃有餘而無衰退之虞,迫使市場縮減原本以為會急進降息的期望。殖利率利差仍大和美國股市也強,將持續吸引資金湧入,也都是推升美元的因素。

    從彭博整理的資料可以看見,全球11個主要央行中,歐洲、加拿大在內8個預料會跟隨Fed在第2季開始降息,第3季還會有兩個加入降息。

    不過,目前看跌美元仍是主場主流。2017年以來,投資人便一直押注美元貶值,無形中更加深押錯方向可能帶來的重大風險。華爾街策略師至今仍預期,到今年年底,G10貨幣幾乎都會對美元升值,歐元將升至1.10美元,日圓將達到139美元。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54mk9V
  • View More 調整用-6.png
    國際新聞

    投資人消化聯準會利率不變 國際油價收低

    〔自由時報〕

    由於聯準會保持利率不變,加上需求憂慮持續,國際油價週三(20日)下跌。

    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4月交割價下跌1.79美元,或2.14%,收每桶81.68美元,該合約週三到期。

    交投更活躍的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5月交割價,下跌1.46美元,收每桶81.27美元。

    布蘭特原油5月交割價下跌1.43美元,或1.64%,收每桶85.95美元。

    聯準會週三保持利率在5.25%至5.5%的區間,但估計到2024年底會降息3次,幅度共3碼(0.75個百分點)。

    能源機構Lipow Oil Associates總裁李包(Andrew Lipow)指出,聯準會的利率決定在預期之內,對石油市場的影響有限。

    美國能源資訊署(EIA)表示,由於出口增加和煉油廠持續增加活動,上週原油庫存意外下降。截至15日當週,美國原油庫存減少200萬桶,原油庫存連續第2週下降,而路透調查分析師預期為增加1.3萬桶。

    此外,汽油庫存減少330萬桶,高於預期的減少130萬桶。蒸餾油庫存增加了62.4萬桶,原預期減少8.7萬桶。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VN9pb5
  • View More 調整用.png
    國際新聞

    全球央行轉向降息時機逼近 這國央行可能率先鳴槍

    〔世界新聞網〕

    在亞太地區,野村預測澳洲央行將在8日開始降息,因通膨減緩且失業增加,Auckland儲蓄銀行則預估紐西蘭央行要到11月才會啟動降息。

     


    摩根士丹利認為亞洲央行不太可能在Fed之前降息,因為強勢美元意味著多數亞洲貨幣匯率維持相對疲弱,從而提高通膨風險。彭博資訊彙整的數據顯示,台灣、中國、南韓、印度、泰國、印尼及菲律賓的等亞洲新興經濟體的最新通膨都高於預期。

    南韓央行總裁李昌鏞已表示,多數決策官員認為現在討論降息仍屬「貿然」。該央行14日發布的貨幣政策報告也表示,將維持現行的限制性政策立場,因為操促降息可能損害市場信心,進一步提高原已偏高的家庭債務,在有細心通膨會降至其目標前,可能維持政策緊俏「夠久的時間」。

    不過,高盛資深亞洲經濟學家權具熏(Goohoon Kwon)認為,南韓可能是亞洲最早降息的央行之一,因通膨持續減緩,且民間消費低迷,半導體帶動出口強勁回升也將減輕南韓央行受制於Fed決策的程度。

    印尼的消費者物價通膨雖已落在央行的1.5%~3.5%目標區間,但央行正考慮下半年再降息3碼。信評機構惠譽(Fitch)旗下研究部門BMI則預測,印尼央行將在下半年開始降息,年底前累計降息4碼至5%。

    日本銀行(央行)是少數會升息的例外。路透14日引述知情人士報導,若15日公布的大企業薪資談判調查結果強勁,日銀將在18~19日的決策會議討論升息,結束負利率政策,但下周是否會調升利率仍不確定,因為部分官員憂心最近的消費疲軟跡象,若有官員認為必須評估更多數據,例如4月1日的短觀調查與日銀經濟評估季報,可能延到4月再決定。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bDKR03
  • View More 調整用-3.png
    國際新聞

    通膨是否朝目標邁進?美PPI數據將透露端倪

    〔MoneyDJ新聞/記者 黃智勤〕

    市場普遍預期,美國聯準會(Fed)首次降息的時間點將落在6月,而投資人也緊盯即將出爐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數據,確認通膨降溫情形是否符合當局期待。

    Barron`s、FX Empire等外媒報導,重要的美國PPI數據將於14日出爐,專家預估,2月PPI將年增1.1%、月增0.3%,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PPI月增率則預計將降至0.2%,較前月的0.5%降溫。

    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BLS)近日公布,美國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3.2%、月增0.4%,年增幅度高於分析師預估的3.1%,主因為汽油和住房成本提高。

    最新PPI數據也將深受市場界關注,因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曾表示,當局必須得看到通膨朝2%目標降溫的明確證據,才可能開始降息。聯準會偏好的通膨指標「核心PCE」則將於3月29日出爐。

    Barron`s分析指出,PCE項下健康照護、機票價格、投資服務等項目與PPI的計算方式更相近,因此最新PPI數據中的這幾個子項也將受到仔細檢視。

    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預定於3月19~20日召開貨幣政策會議,市場普遍預測Fed屆時將按兵不動。截至台北時間14日上午6時0分,聯邦基金期貨投資人預測,Fed 6月12日首度降息一碼至5.00~5.25%的機率為61.1%,高於一週前的55.2%。

    Janney Montgomery Scott固定收益策略長Guy LeBas認為,通膨終將逐步回落至Fed預設的2%目標,他不認為過去兩個月的通膨數據將改變FOMC的貨幣政策立場。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nrG0k6
  • View More 調整用-2.png
    國際新聞

    實物需求可望持續推升金價 銀價表現相對弱勢

    〔MoneyDJ新聞/記者 黃文章〕

    金拓新聞3月14日報導,瑞士鑄金商龐博集團(MKS PAMP Group)金屬策略主管謝爾斯(Nicky Shiels)報告表示,銀價表現明顯落後金價,或透露金價創新高更受到央行買盤的驅動。報告表示,長期的金銀價格比平均為67.6倍,而目前的金銀價格比高達86.5倍;在2020年金價創新高的時候,銀價最高也有達到每盎司28美元,而目前僅有每盎司25美元。如果按照過往的歷史,如今銀價應該要達到每盎司32美元。

    沃爾什交易公司(Walsh Trading)商業避險聯席主管肖恩·拉斯克(Sean Lusk)表示,當前金價走勢更受到實物需求而不是投資需求的帶動,更受到央行買盤而不是黃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或是期貨市場投機買盤的推動,這是金價本波創新高走勢與過往不同的地方。拉斯克表示,金價上漲仍將為銀價提供支撐,但不能成為銀價上漲的動力,並預期除非金價達到每盎司2,500美元,否則銀價恐難看到每盎司30美元價位。

    澳盛銀行(ANZ)報告表示,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2022年和2023年,全球央行黃金儲備每年淨增加超過1,000公噸,分別為1,082公噸與1,037公噸;這使得過去兩年央行購金在全球黃金需求中所佔份額提高了兩倍,達到25%至30%,相比2021年全球央行淨購買黃金數量為450公噸。

    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顯示,全球黃金ETF投資已經連續三年減少,2021-2023年分別減少了188.8公噸、109.5公噸與244.4公噸。高盛研究(Goldman Sachs Research)報告指出,央行的黃金買盤(特別是來自中國與印度)幫助抵消了黃金ETF的投資流失,部分是因為全球地緣政治局勢高度緊張的影響。

    點石成金諮詢公司(Midas Touch Consulting)執行董事弗洛里安·格魯姆斯(Florian Grummes)表示,金價創下新高只是新一輪多頭行情的開始,儘管可能經歷短線的拉回或整理,預計本波行情金價的初步目標可以上看每盎司2,535美元,因此金價的拉回應該是尋覓進場點的時機。

    格魯姆斯表示,金價持續看好的另一個原因是金價創新高並未吸引太多西方主流媒體的關注,更遑論黃金ETF的投資需求還在繼續流失;但隨著股市的估值愈發高漲,以及潛在的經濟不確定因素浮上檯面,投資人將目光轉向避險資產黃金將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WRKLl9
  • View More 1.png
    國際新聞

    美房貸利率又破7%創21年高 但呈「量縮價不跌」

    〔MoneyDJ新聞/記者 李彥瑾〕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由於聯準會(Fed)歷史性的升息循環還沒結束,使基準10年期公債殖利率衝上2007年來新高,本週美國房貸利率重返7%大關,觸及21年以來最高水準,為房市前景增添變數。

    路透社等外媒報導,根據美國房貸機構房地美(Freddie Mac)8月17日公佈,截至8月17日當週,美國房貸市場主流30年期固定利率房貸(30-Yr fixed-rate mortgage)平均利率勁升至7.09%,較前週的6.96%上升0.13個百分點,創2002年4月以來的21年新高,並較去年同期的5.13%高出近兩個百分點。

    自5月底以來,美國房貸利率一直站穩6.5%上方,並從7月中旬開始出現新一波漲勢,再見7%關卡,而上一次超過7%是在去年11月,當時達到7.08%。

    近期各項指標皆顯示美國經濟勇健,再度引發市場對聯準會(Fed)後續升息的擔憂。MarketWatch報價顯示,8月17日,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漲4.9個基點至4.307%,創2007年11月7日以來新高。

    不過,高利率並未打垮美國房價,反而逐漸墊高。原因是許多屋主在過去低利時代鎖定低利,持有的房貸利率不到現行水準一半,因此不願此時賣房,導致房市供不應求,支撐房價高漲。

    房仲資訊公司Redfin最近研究發現,目前超過90%的房貸族貸款利率為6%或以下。

    假設民眾於2022年1月購買中位數房價物件,當時房貸利率3.1%,支付兩成頭期款,剩餘八成30年房貸,每月需支付的本金與利息約1,300美元。但以現行房貸利率計算,現在進場的買家,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每月還款額高達2,300美元。

    Redfin數據顯示,2023年6月,美國住宅成交總價中位數為426,056美元,較5月僅小幅下降0.6%,不僅創五個月來最低跌幅,距2022年5月創下的歷史高點432,397美元僅1.5%差距。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lD14pE
  • View More 3.png
    國際新聞

    崩了!中國房地產連環爆 傳恆大在紐約申請破產

    〔自由財經/綜合報導〕

    中國近期屢傳房地產開發商爆出財務危機,外媒最新消息指出,中國房地產巨擘恆大集團週四在紐約申請破產。

    綜合外媒報導,曾是中國銷售額第二大的房地產開發商「恆大集團」於美國當地時間週四在紐約向法院申請破產,受理的是位於曼哈頓的美國紐約南區破產法院,據指恆大是根據美國破產法第15章申請破產保護,允許美國破產法院承認涉及外國的破產或債務重組程序,主要是促成美國法院、債務人和參與跨境破產程序其他國家家法院之間的合作。破產法第15章賦予外國債權人參與美國破產案件的權利,並禁止對這些外國債權人的歧視。

    報導提到,截至目前恆大並未對此消息做出回應。

    媒體先前報導,中國房地產接二連三爆出財務危機,恆大、碧桂園、「中植系」的中融信託等都陸續傳出財務吃緊。根據恆大在7月的報告中透露,該公司在2021年和2022年損失了810億美元(約台幣2.5兆元)的股東資金。且截至去年底,恆大集團的總債務已達2.437兆人民幣(約3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0兆元),約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

    恆大今年3月曾公佈一項數十億美元的重組計劃,以償還國際債權人的債務,是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債務重組計劃。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399924
  • View More 4.png
    國際新聞

    墨西哥擠下中國「成美國最大貿易夥伴」 外媒:還會繼續成長

    〔ETtoday新聞雲/記者 吳美依〕

    今年1月至4月,美國與墨西哥之間的貿易額達到2630億美元,使得墨西哥取代中國,成為美國今年迄今最大貿易夥伴。《商業內幕》分析,儘管情勢隨時可能迅速變化,但可確定的是,美墨貿易一如既往地強勁,並且可望持續成長。

    聯邦準備銀行(FRB)駐達拉斯的高級商業經濟學家托雷斯(Luis Torres)撰文指出,美國與墨西哥的貿易占進出口總額15.4%,略高於加拿大的15.2%,以及中國的12%,「墨西哥再度鞏固該國身為美國最大貿易夥伴的地位。」

    他認為,轉變種子在疫情前就種下,前總統川普對中國商品徵收關稅,以及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成員國2018年重新簽署的《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CUSMA)都有影響。

    《商業內幕》也指出,中國過去20年進一步融入美國經濟,但墨西哥仍能奪走貿易夥伴冠軍,是2020年經濟混亂將在未來數年持續影響全球經濟的明確跡象。

    托雷斯提到,墨西哥成為美國最大貿易夥伴,也顯示了加速轉向「近岸外包」(nearshoring)的趨勢,指一個國家把關鍵商品供應鏈帶進地理上與政治上都更接近的國家。

    美國經濟學家古德曼(Peter Goodman)曾撰文寫道,由於美中政治緊張升溫,沃爾瑪等公司將目光投向距母國較近的地方,以滿足商業需求。不過,投資公司Murray Hill Group合夥人伯恩斯(Michael Burns)認為,「這與去全球化無關。這是全球化的下一個階段,而關注重點是區域網絡。」

    不論如何,華府近幾個月積極尋求改善美中關係。國務卿布林肯6月晉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人都誓言穩定雙邊關係,財政部長葉倫近期訪中,儘管對「不公平的經濟行為」表達擔憂,但仍稱希望美中更緊密合作,因為「世界足夠大到我們兩國都能繁榮發展」。


     


    *資料來源: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30714/2540022.htm
  • View More 3.png
    國際新聞

    嫌錢太多?熱錢瘋狂湧入 印度小型股基金停止認購

    〔自由財經/綜合報導〕

    中國經濟下行,加上地緣政治緊張,印度成為最新受益者。熱錢湧入推升股市,光是6月,小型股基金的淨流入已經創歷史新高,達到 547 億盧比(約台幣208億元),是中型股基金的3倍多,在短線過熱下,小型股基金開始婉拒新的投資人,暫時停止認購。

    彭博報導,印度股市最近上漲主要是由外資推動,自 3 月底以來,外資購買了淨值約 150 億美元的印度股票,藍籌股 S&P BSE Sensex 指數在此期間上漲 11%,小型股漲勢更兇,標準普爾 BSE 小型股指數漲了24%,這表明大量資金追逐小企業。

    根據統計,光是6 月份,小型股基金的淨流入創歷史新高,達到 547 億盧比,是中型股基金的三倍多,而大型股基金則出現淨流出跡象。

    根據彭博社彙編的數據,管理著 39 億美元資產的日本印度小型股基金今年迄今的投資報酬率高達20%,優於 77% 的同行,規模較小的塔塔小型基金的投報率約為 15%。

    由於小型股短線過熱,日本印度小型股基金和塔塔小型股基金等因為難以部署手上的現金,暫時停止接受新投資。日本生命印度資產管理公司(Nippon Life India Asset Management)聲明,考慮到近期小型股大幅上漲和投資者參與度增加,這一舉措(停止認購)是有必要的。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364180
  • View More 3.png
    國際新聞

    美硬著陸機率近100%?德銀:Fed將大寬鬆 美股俏

    〔MoneyDJ新聞/記者 郭妍希〕

    德意志銀行警告,美國經濟衰退機率已逼近100%,歷史上從未出現幸運躲過衰退命運的案例。
    Fortune 15日報導,德銀首席經濟學家David Folkerts-Landau 14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美國最快今(2023)年10月就可能陷入衰退。歷史上,聯準會(Fed)若啟動積極升息循環,經濟從未躲過硬著陸。

    根據德銀的指標,美國經濟未來12個月陷入衰退的機率「逼近百分百」,但前提是消費者已將疫情封城期間累積的儲蓄消耗殆盡。Folkerts-Landau相信,消費者的積蓄要等到接近年底時才會耗盡,這是德銀認定美國會在Q4衰退的理由。

    美國政府要求大學畢業生須重新開始償還學貸,將對下半年帶來額外逆風。更糟的是,德銀預測,美國接下來一整年都難以爬出衰退泥沼,恐怕是2024年唯一一個經濟萎縮的工業大國。

    不過,德銀相信,Fed可望於明(2024)年3月啟動「積極」的寬鬆貨幣政策循環,將聯邦基金利率從5.4%終點利率一路往下調,到了明年第三季會下探2.625%。通常會提前6個月反映的美股將因而受惠。

    德銀預測,到了今年底,標準普爾500指數將從目前的4,373點攀升至4,500點,惟上升之路恐怕會相當顛頗。

    1992年替索羅斯量子基金策動放空英鎊交易、大賺10億美元的主謀者Stanley Druckenmiller先前就曾警告,美國經濟瀕臨衰退邊緣、恐出現硬著陸。

    曾為索羅斯管理超過10年資金的Druckenmiller 5月9日在2023年Sohn投資大會表示,美國經濟恐怕本季就會衰退、比原先預期還要早,零售銷售下滑、美國區域銀行爆發危機,促使他拉前經濟衰退的時間點。

    Druckenmiller警告,在吹出龐大資產泡沫後,美國經濟一旦硬著陸,恐導致企業獲利大減至少20%、失業率從目前的3.4%上升至超過5%,破產案件也會增多。

    他4月25日在挪威主權基金於奧斯陸舉辦的會議曾表示,為因應經濟衰退困境,美國決策者可能再次啟動降息。他說,「Fed過去一年確實有些膽識,但就歷史來看,我不認為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是勇氣的典範。」


     


    *資料來源:https://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e820ef83-4716-4d36-96a4-75df34002edf&c=MB010000
  • View More 2.png
    國際新聞

    資金轉入新國債 美聯儲逆回購跌破2兆美元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6月15日,美聯儲在固定利率隔夜逆回購操作(overnight reverse repurchase agreement, ON RRP )中,接納了103個交易對手、總計約1.992兆美元 (約近新台幣 61兆元)存放,是自2022年6月以來首次低於2兆美元(約新台幣61.4兆元)水準。根據彭博報導,主要是財政部票據發行激增,推動美聯儲資金外流的因素。

    逆回購餘額在去年12月30日創下2.55兆美元(約新台幣 78兆元)紀錄。現在,隨著美國銀行危機風波平息、美國政府債務違約危機得到解決,加上美聯儲加息接近尾聲,之前進入隔夜逆回購的資金開始撤出。

    數據顯示,美國總統拜登所簽署暫停債務上限的立法後,截至6月22日前,財政部已發行約 2800 億美元 (約新台幣近 8.6兆元)的1年或更短時間內到期的債券。 德意志銀行表示,美債供應增加,這些國債就成為這些資金的新目標。

    報導表示,目前美聯儲逆回購工具流出的規模和速度,成了華爾街策略師們的熱議話題,而流動性流失對於銀行系統的影響也是討論的關鍵之一。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週三表示,尚不清楚過剩的流動性是會從銀行準備金還是逆回購工具流失。但鮑威爾承認,由於流動性依舊充裕,儲備金不太可能在短期內變得短少。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33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