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新聞

  • View More 調整用-239.png
    國際新聞

    美中元首通話緩解貿易風險 美元指數自今年谷底收斂跌幅

    〔 聯合新聞網 〕



     


































    美中兩國元首同意進一步舉行貿易會談之後,美元指數周四縮斂跌幅。歐洲央行如預期降息、但暗示經濟成長可能成長之後,歐元觸及中高點。

     

    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走勢的美元指數(DXY)跌0.05%至 98.741。受美國上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高於預期和歐洲央行決策的影響,美元指數一度下跌0.4%,跌到今年迄今低點,但在川普和習近平通話的報導傳出後反彈。



    5月31日當周美國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增加8,000人,達到24.7萬人,高於經濟學家預期的23.5萬人。美國4月貿易逆差大幅收窄,但交易員對此不以為然。

     

    歐元兌美元一度升值0.7%至盤中高點1.1495美元,因為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表示接近降息周期的終點;不過,該匯率隨後在紐約交易時段縮窄了漲幅。

     

    歐洲央行周四將存款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2%,這是本周期第八度降息。

     

    東方匯理G-10外匯研究與策略主管Valentin Marinov表示,「歐元投資人的解讀似乎是,歐洲央行此次行動可以算是'鷹派'降息,並且暗示了寬鬆周期的潛在終結。」

     

    英鎊兌美元受美元普遍疲軟推動,一度上漲0.5%至1.3616美元,是當日盤中高點,也是2025年新高。

     

    美元兌日圓在美國上午時段川普與習近平通話的消息後一度上漲0.8%,至 143.97日圓的當日高點。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1KNQ5W
  • View More 調整用-238.png
    國際新聞

    歐洲央行第八度降息 但暗示寬鬆週期接近尾聲

    〔 MoneyDJ新聞 / 記者 黃智勤 〕



     
































    歐洲央行決議第八度降息,但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態度意外偏鷹,暗示寬鬆週期已接近尾聲。

     

    路透、金融時報等外媒報導,歐洲央行5日召開貨幣政策會議後宣佈,自6月11日起將存款機制利率(即基準利率)、主要再融資利率和邊際放款利率分別下調1碼(25個基點)至2.00%、2.15%、2.40%,符合市場預期。

     

    歐洲央行也下修通膨展望,預估2025年平均通膨率為2.0%、2026年續降至1.6%,反映能源價格降溫、歐元走強的影響;當局也預估,歐元區2025年GDP成長率將為0.9%。

     

    歐洲央行自去年啟動寬鬆週期以來,已第八度降息;歐元區通膨也已降至央行設定的2%目標之下。

     

    不過,拉加德意外發表鷹派言論,暗示歐洲央行可能接近結束寬鬆,並稱目前的利率處於「有利位置」,足以因應經濟不確定性;歐元兌美元匯率應聲上漲0.5%。

     

    市場現預期,歐洲央行將於7月暫停降息,年底前應該只會再降息1次,可能發生在12月。

     

    RBC BlueBay Asset Management投資組合經理亨斯(Kaspar Hense)指出,歐洲央行已帶領歐洲經濟實現「軟著陸」。

     

    丹斯克銀行(Danske Bank)分析師指出,歐洲央行的抗通膨之戰已幾乎結束,但受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消費者謹慎影響,經濟成長仍可能乏力。

     

    值得注意的是,拉加德戴著一串刻有「責任」(in charge)文字的項鍊出席記者會,承諾將做滿任期,否認市場盛傳她將提前辭職、轉任世界經濟論壇擔任主席的謠言。

    歐洲央行也批准保加利亞自2026年起加入歐元區,成為第21個採用歐元的國家。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OYKbQr
  • View More 調整用-237.png
    國際新聞

    高盛總裁:幾乎所有人的美元部位都遠高於正常水準

    〔 MoneyDJ新聞 / 記者 賴宏昌 〕



     
































    英國金融時報週四(6月5日)報導,高盛(Goldman Sachs)總裁John Waldron受訪時表示,美國經濟將面臨緩慢通膨(slowflation)、而非經濟衰退或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美國經濟成長率預估將介於1-1.5%之間、通膨率預估為3%,這種情境的危害程度將會比1970年代更小。


    高盛4月提到,美國政府治理的負面趨勢正侵蝕美國資產長期享有的「過度特權(Exorbitant Privilege)」,這將對美國資產回報和美元構成壓力。


    高盛研究部(Goldman Sachs Research)去年11月指出,美國若全面課徵10%的關稅,2025年底核心(排除食品、能源)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年增率將上看3%左右。


    根據高盛週四發布的文字稿內容,Waldron在6月2日錄製的訪談節目中提到,高盛自4月2日以來已調整了部位、盡可能地降低風險,維持相對保守態勢、更謹慎地管理流動性並增加一些緩衝。


    Waldron表示、他對美國財政問題感到擔憂。Waldron說,美國在經濟相對良好時期、財政赤字GDP(國內生產總值)占比竟然高於6%,一旦真的面臨更為艱難的景氣、將沒有太多財政刺激空間。


    Waldron認為,這種情況是不可持續的、降低赤字似乎是當務之急。他認為,美國受益於其過度特權、但赤字正變得相當龐大,在可預見的未來若維持現有的擴增赤字速度、將會是不可持續的。


    Waldron表示,他認為幾乎所有人都持有過多的美元,全球對美元的配置都過頭了、遠高於正常水準,高盛客戶正在考慮減少一些過度的美元配置、並開始思考是否要進行避險。


    Waldron強調,政策衝擊的持續時間越長、越有可能看到更為明顯的資產配置變動。


    Reuters 5月報導,Waldron受訪時表示,投資人近期減碼美元資產的舉動、顯示他們正在回歸到更為中性的貨幣配置,而非大規模的奪門而逃。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1KNQ8V
  • View More 調整用-233.png
    國際新聞

    財政惡化警鈴響 債券衛士現蹤、推高長債殖利率

    〔 TechNews財經新報 〕



     
































    專家觀察到,隨著財政狀況惡化的疑慮轉濃,債券衛士(bond vigilantes)已在全球出擊,同步推高美、日、英等國的長債殖利率。

    MarketWatch報導,先鋒集團資深經理人夏克維奇(Daniel Shaykevich)指出,各國政府對「赤字融資」(deficit financing)的需求可能使全球公債殖利率走揚,因借貸需求超越投資人挹注資金的意願,包括美債投資人在內的債券投資者開始要求更多補償。

    美國國會正在審議減稅法案,使各界對美國政府的巨額赤字更加擔憂;美國20年期公債拍賣需求疲軟更引發債市賣壓;美國10年期公債21日尾盤升至4.589%,3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升至5.09%(註:公債價格與殖利率呈現反向走勢)。

    英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默默升至1990年代中期以來最高水準,日本長天期主權債券殖利率近日急升,30年期和40年期公債殖利率21日分別觸及3.185%、3.635%,同創歷史新高。

    SPI資產管理公司伊尼斯(Stephen Innes)指出,東京的債券衛士已按下警鈴,若回音傳到華府也別驚訝;Yardeni Research近日發佈報告指出,日本面臨經濟萎縮、債務高漲的艱難財政局面,主權債務危機可能先在日本上演。

    債券衛士一詞為策略師Ed Yardeni 於1980年代創造的說法,意指在政府過度擴張財政支出時,因憂心通膨上漲、固定收益減少而拋售債券的投資人;公債價格下跌/殖利率上升,推升政府借錢的成本,無形中也對當局帶來壓力。

    投資策略方面,夏克維奇認為,考量經濟可能放緩、長債的風險溢價上升,5~10年期美國公債或許值得買進。但他也指出,固定收益投資需考慮匯率風險,不妨考慮全球配置的主動管理型債券基金,例如Vanguard總體國際債券ETF。

    金融時報近日撰文指出,台灣散戶投資人大舉買進美債ETF,且標的以長天期美債為主,計入美債名目價格和新台幣升值的損失後,5月已苦吞11~12%虧損。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YYbbNo
  • View More 調整用-232.png
    國際新聞

    美房貸利率站三個月高點 房市買氣可能更慘

    〔 台視財經 〕



     
































    美國總統川普力拚延長減稅優惠,市場擔憂美國財政赤字暴增,加上美債降評等不利因素,美債賣壓沉重,殖利率大幅上揚。

    美國房貸利率跟著站上三個月高點,觀望氣氛濃重,房市買氣可能再往下探底。根據美國房貸機構房地美(Freddie Mac)5月22日公布,截至5月22日當週,美國房貸市場主流30年期固定利率房貸(30-Yr fixed-rate mortgage)平均利率為6.86%,相比前週6.81%高出0.05個百分點,創今年2月中旬以來最高水準,而去年同期水準落在6.94%。



    春季一般是美國房市的銷售旺季,不料今年因房貸利率動輒逼近7%,整體買氣大受衝擊。原本專家期待待售物件供給增加,有利吸引買家進場,但仍不敵房貸利率衝高的壓力,即使面對房市旺季,買氣依舊紋風不動。全美不動產仲介協會(NAR)22日公布最新報告,美國4月成屋銷售(Existing-home sales)經季節調整後的年率為400萬戶,較前月略減0.5%,創2009年以來同期新低,成交均價則上漲至414,000美元,再創歷年同月新高。

    假設民眾購買414,000美元房價物件,搭配現行房貸利率6.86%,支付兩成頭期款,剩餘八成30年房貸,每月還款金額高達2,172美元。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mx22p9
  • View More 調整用-231.png
    國際新聞

    經濟復甦變調?歐5月PMI低迷、服務業景氣軟

    〔 MoneyDJ新聞 / 記者 黃智勤 〕



     
































    最新調查顯示,歐元區5月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意外陷入萎縮,身為經濟主力的服務業需求低迷,突顯美國關稅戰帶來不利影響、拖累經濟復甦腳步。

     

    路透報導,S&P Global和漢堡商業銀行(HCOB)公佈,今(2025)年5月份,衡量歐元區商業景氣的綜合PMI初值從前月的50.4降至49.5,不僅創六個月來新低,也跌落至代表景氣榮枯線的50以下,遠遜於分析師預估的50.7。

     

    調查顯示,作為經濟主力的服務業PMI當月從50.1降至48.9,製造業PMI則從49.0升至49.4。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歐洲經濟成長一直處於停滯,由於企業抑制投資、政府未能實施扭轉結構、促進成長的政策,各界對經濟復甦的預測一再破滅。

     

    ING經濟學家Bert Colijn指出,美國掀起貿易戰,對歐元區經濟帶來壓力,經濟活動持續低迷,短期內存在下行風險。

     

    川普目前雖已大幅降低中國關稅(降至30%),並暫緩中國以外區域的對等關稅90日(維持10%基準稅率),市場仍密切關注暫停期結束前協商關稅的進度。

     

    HCOB首席經濟學家德拉魯比亞(Cyrus de la Rubia)則表達樂觀看法,認為製造業復甦基礎廣泛,德國和法國都出現讓人振奮的跡象。他也看好,德國可望擴大財政支出,將成為帶動歐元區成長的引擎。

     

    泛歐STOXX 600指數22日下挫0.64%(3.55點)、收550.27點,但仍徘徊在近兩個月來新高,並已完全收復對等關稅以來的股災失土。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NYgOGk
  • View More 調整用-227.png
    國際新聞

    APEC:亞太今年出口恐大崩跌

    〔 工商時報 / 鍾志恆 〕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15日在韓國濟州島,舉行為期兩天貿易部長會議,並發表區域趨勢分析報告調降今年經貿預測。來自21個成員國的部長將討論全球貿易所面對的挑戰。中日韓等國家則把握機會與美國進行貿易談判。

    根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資料,這次APEC部長會議討論針對貿易便捷化協定的AI革新、多邊貿易系統的連繫、和永續貿易帶來的繁榮等三大主題。

    由於川普關稅影響逾半APEC成員國,並重擊亞太區的貿易,APEC指製造業和消費品等外部需求明顯下降,令區內貿易增長幅度急降,商品相關措施不確定性增加服務貿易壓力。

    因此APEC在報告中,把2025年亞太區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從原先3.3%下調至2.6%,明顯低於去年3.6%。受川普關稅打擊,亞太今年整體出口量僅增長0.4%,跟去年成長5.7%相較呈崩跌局面。

    APEC政策支援部主任栗山(Carlos Kuriyama)說,從關稅上升和隨之而來的報復性措施、貿易便捷化進程喊停、到非關稅壁壘的擴散,令大環境不利貿易進行。

    她指不確定性正衝擊企業信心,讓許多公司延後投資,在情勢回復至更能預測的時候才會推出新產品。

    在多國加緊與美國貿易談判之際,這次APEC會議成為各國對話的重要場合。中國、日本與韓國等主要成員會,各自趁機安排加強與美國對話。

    韓國貿易部長鄭仁教表示,在目前全球貿易環境充滿挑戰下,APEC扮演的角色比過去任何時刻都更關鍵。

    知情者透露,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與中國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會趁機再次會談。

    這是中美12日發布《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聯合聲明》,意外宣布各自取消報復性關稅之後,兩國再次進一步展開貿易談判。但消息來源目前尚未提供有關中美會談的更多細節。

    除了美國,APEC成員國之間也趁機展開雙邊貿易談判,像鄭仁教就跟中方貿易代表討論多邊貿易系統,和全球供應鏈問題。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paV29l
  • View More 調整用-226.png
    國際新聞

    市場情緒改善令金價回調 但上漲潛力依然存在

    〔 MoneyDJ 新聞 / 記者 黃文章 〕



     































    金拓新聞5月15日報導,City Index與FOREX.com的市場分析師法瓦德·拉扎克扎達(Fawad Razaqzada)報告表示,短期內金價有可能回落至每盎司3,000美元,稱投資者的情緒改善,因為圍繞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正在減弱。但他認為這次回調可能會是一個買入機會,稱金價的長期趨勢仍然完好。

     

    拉扎克扎達指出,另一個可能支撐金價的因素是美國長期國債再次出現的拋售壓力。30年期美債殖利率已升至4.9%,為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他指出:「本週的CPI與PPI數據均低於預期,加上市場對川普關稅可能引發新一波通膨的擔憂有所減退——即便未完全消除,都對債市造成壓力。」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貴金屬分析師蘇琪·庫珀(Suki Cooper)最新報告仍維持其對黃金的長期看多立場,但坦承金價短期內仍面臨下行壓力,特別是美元的回升可能對金價構成壓力。然而,全球經濟中仍存在許多風險,這些因素可能支撐金價走高,一些觀察指標包括交易所交易產品(ETP)的資金流入、官方部門需求以及中國的購買活動等。

    報告表示:「美元已收復部分失地,市場也迅速撤回對降息的預期。美元目前的交易水準為一個多月以來的高點,而市場目前預計年底前僅降息49.1個基點,相比一週前的預期仍是降息75.9個基點,美元走強導致市場對黃金的配置有所削減。市場對通膨、經濟放緩的擔憂正在緩解,對停滯性通膨與衰退的憂慮也同樣下降。」

    增量投資公司(Incrementum AG)研究團隊週四報告重申其對金價的長期預測——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每盎司4,800美元。而鑑於當前的市場環境與日益加劇的通膨威脅,該團隊也提出一個超級多頭的通膨情境,認為金價至2030年可能上漲至每盎司8,900美元。

    報告表示:「我們正在見證一個世俗牛市正慢慢進入主流市場。根據道氏理論,這一被稱為『大動作階段』的大眾參與期,是牛市的第二階段,也是最長、最具動能的一段,此時媒體報導往往愈發樂觀。依我們看法,黃金正處於這一階段的中心,而這將最終導向最終的狂熱期。」

    儘管金價今年來漲勢驚人,但與以往的牛市相比,此波漲勢其實相對溫和。報告指出:「去年黃金在美元計價下創下43次歷史新高,僅次於1979年的57次,緊隨其後的是1972年與2011年,各有38次。而從今年初到4月30日,黃金已創下22次新高。」

    儘管央行需求是推動金價上漲的重要因素,為高位金價提供了堅實支撐,但隨著投資者尋求對抗通膨與持續的地緣與經濟不確定性,投資需求將成為未來主要的驅動力。報告指出:「即使黃金正慢慢重返市場焦點,西方金融投資者的大規模黃金搶購潮仍不見蹤跡,當前黃金ETF的資金流入仍遠遠落後於股票與債券ETF。」

    世界黃金協會5月8日報告表示,2025年4月,全球黃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持倉增加115.3公噸至3,560.8公噸,連續第4個月迎來強勁增長,並創下2022年8月以來的新高,主要受到亞洲市場需求強勁的帶動;累計今年1-4月總共增加了341.9公噸。總管理資產規模則是較前月增加112億美元至3,786億美元的新高水平。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j9Oo3m
  • View More 調整用-225.png
    國際新聞

    美國PPI月增率創2020年新低,服務創史上最低增幅

    〔 Yahoo!股市 〕



     




























    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BLS)週四(5月15日)公布,2025年4月最終需求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月增率(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報-0.5%、創2020年4月以來最低,低於市場預期的0.2%。

    2025年4月最終需求PPI年增率(未經季節性因素調整)自3月的3.4%降至2.4%、創2024年9月以來最低,低於市場預期的2.5%。

    BLS指出,2025年4月最終需求物品指數月增率報0.0%、遠高於3月的-0.9%,最終需求服務指數月增率報-0.7%、創2009年12月開始統計以來最低。

    美國4月核心(排除食品、能源、商務服務不計)PPI月增率報-0.1%、創2020年4月(-0.8%)以來最低,年增率(未經季節性因素調整)自3月的3.5%降至2.9%。

    美國4月最終需求服務PPI年增率(未經季節性因素調整)自3月的4.6%降至3.3%、創2024年8月以來新低。

    2025年4月最終需求物品PPI年增率(未經季節性因素調整)自3月的0.8%降至0.5%、創2024年10月以來新低。

    美國4月排除食品與能源的最終需求物品PPI月增0.4%,最終需求食品PPI、最終需求能源PPI分別月減1.0%、0.4%。

    美國4月最終需求服務指數月增率報-0.7%、創史上最大跌幅。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跌幅可歸因於最終需求商務服務(衡量批發商和零售商所獲利潤率變化)利潤率下跌1.6%。排除商務服務、運輸以及倉儲的最終需求服務PPI月增率以及最終需求運輸以及倉儲服務PPI月增率分別報-0.3%、-0.4%。

    美國4月最終需求商務服務PPI月增率報-1.6%、創2024年7月以來新低。歷史數據顯示,2024年7月最終需求商務服務PPI月增率報-1.7%、創2009年12月開始統計以來最低。

    Reuters週四報導,根據上述PPI以及週二公布的2025年4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經濟學家推估美國4月核心(排除食品、能源)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年增率報2.5%、低於3月的2.6%。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NYE9ye
  • View More 調整用-221.png
    國際新聞

    川普關稅衝擊美股 統計:資金出逃、湧進歐日

    〔 MoneyDJ 新聞 / 記者 郭妍希 〕



     


























    最新統計發現,受到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關稅政策撼動金融市場的影響,投資人紛紛撤出美國、逃往歐洲與日本。
     

    CNBC 7日報導,美國銀行分析數據後發現,截至4月30日為止當週,美國證券市場一口氣失血89億美元。自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以來,美國股市流入的每100美元、就有5美元在過去三週出走海外。


    與此同時,歐洲股市則吸金34億美元,日本股市也進帳44億美元、為2024年4月以來最大單週流入額。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人似乎更加願意追逐風險。美銀統計顯示,過去一週,加密貨幣、高收益債分別流入23億美元、39億美元。黃金、美國公債則共計失血60億美元。


    傳奇投資大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5月3日在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歷史性的六十周年股東大會上才剛表示,他打算繼續持有日本五大商社股票「50年」,就算日本銀行(BOJ)升息也不會改變主意。


    巴菲特並表示,長遠來看,貿易保護政策恐對美國帶來負面影響,尤其是美國已成為世界最先進的國家之際。「就我的觀點來看,這真是一大錯誤,因為世界上有75億人對你不滿,只有3億人在自吹自擂。我不認為這是正確的、也不認為這是明智的。」


    巴菲特警告,美國的財政赤字無法長遠維繫。由於美國是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存在,因此不知道這樣的狀態究竟還能維持2年或20年,但絕對無法永遠持續下去。他指出,若財政政策很愚蠢,紙鈔的價值將一夕蒸發。在部分國家,這種魯莽行徑已成習慣,美國創國的歷史雖短、卻已瀕臨邊緣。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M39kG3
  • View More 調整用-220.png
    國際新聞

    《美債》美英率先達成關稅協議 殖利率強勁上揚

    〔 Yahoo!股市 〕



     


























    川普關稅談判出現重大進展,美英率先達成突破性協議,使英國成為首個與美國達成協議的國家,市場氣氛轉趨樂觀,帶動美債殖利率8日呈現上揚。

    CNBC報價顯示,紐約債市8日尾盤時,對聯準會(Fed)利率政策較為敏感的2年期公債殖利率勁升逾10個基點至3.893%;10年期公債殖利率大漲逾11個基點至4.39%。(註:公債價格與殖利率呈現反向走勢。)

    美國總統川普8日宣布與英國達成經貿協議,所有輸往美國的英製貨品僅徵收10%基礎關稅,至於具體細節還需討論,預計在未來幾週內談妥並對外公布。

    消息曝光後,市場開始瀰漫樂觀與期待的氛圍,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站上當日最高點,美股也受激勵而強勢上漲,三大指數8日齊步收高。

    Fed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7日落幕,會後決議利率連三凍,維持聯邦基準利率目標區間4.25%-4.50%。Fed會後聲明提及「經濟前景不確定性陡增」,並強調Fed肩負「抑制通膨」及「加強就業」兩大使命,但近期通膨率與失業率雙雙攀升,將密切關注相關風險。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AMXoaY
  • View More 調整用-219.png
    國際新聞

    鮑爾:FED無力應對供應鏈中斷引發的通膨預期失控

    〔 台視財經 〕



     


























    品浩(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PIMCO)經濟學家衛艾婷(Tiffany Wilding)表示,聯準會(FED)可能會等到9月才開始採取降息行動,美國經濟的突然走弱屆時將迫使FED啟動一碼以上的調降利率作法。

    報導指出,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預期、美國勞動力市場將在夏末前轉弱到足以促使FED在9月降息。FED前理事、 現任LHMeyer經濟學家的Larry Meyer認為,FED今年不會寬鬆貨幣政策,因為央行的當務之急是在言辭或行動上控制通膨預期。

    FED理事沃勒(Christopher J. Waller)4月接受彭博電視台專訪時表示,關稅在7月之前不會對美國經濟產生重大影響,高關稅隨後若開始生效、失業率可能會迅速上揚。

    FED主席鮑爾(Jerome H. Powell, 見圖)週三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利率決策會議會後記者會上表示,過去4年來、美國通膨率始終高於央行設定的2%目標,這不是一個可以採取先發制人降息的情境。

    鮑爾指出,美國勞動力市場若出現顯著惡化,FED會考慮提供支持、但希望那不是發生在通膨變得非常嚴重的時候。鮑爾強調,FED的責任是讓較長期通膨預期維持穩定、避免一次性的價格上漲成為持續性的通膨問題。他表示,物價穩定是實現長期強勁勞動市場狀況的先決條件。鮑爾指出,FED根本沒有應對供應鏈問題的工具,那主要是政府部門和民間企業的工作。鮑爾是在被問到「關稅若真的引發嚴重的供應鏈中斷、FED有何種工具來確保物價和通膨預期不會失控?」時、做出上述回應。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dQO6L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