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新聞

  • View More C.png
    國際新聞

    美汽油供應1996年同期最低,波克夏第四大持股破底

    〔賴宏昌〕




    美國汽車協會(AAA)統計顯示,2022年7月14日全美每加侖普通汽油平均價格年增46.3%至4.605美元、低於7月13日的4.631美元,並且低於一週前的4.752美元,較6月14日的5.016美元(史上最高紀錄)下跌8.2%。

    能源情報署(EIA)7月13日公布,截至2022年7月8日為止當週,美國汽油產品供應量平均每天年減13.2%至806.2萬桶、創1996年同期(796.8萬桶)最低,較2020年同期(新冠疫情高峰期)下跌6.8%。

    截至2022年7月8日為止的四週期間,平均美國汽油產品供應量(需求指標)平均每天年減8.0%至872.6萬桶、遠大於7月1日為止四週平均年減幅(5.5%),創2000年同期(排除2020年同期不計)最低,連續第15週低於一年前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與2020年同期相比,2022年7月8日為止四週期間的美國汽油產品供應量僅擴增0.9%。

    截至2022年7月8日為止的四週期間,美國汽油產品出口量平均每天年增27.9%至93.9萬桶、創2010年開始統計以來同期最高紀錄,較2020年同期的47.4萬桶成長98.1%。

    Gas Buddy石油分析部主管Patrick De Haan週四(7月14日)推文指出,全美汽油價格已連續30天走低、最終可能超越2020年新冠疫情所引發的連續67天下跌紀錄。

    De Haan並且指出,美國週四汽油消費金額較一個月前減少1.65億美元,全美每加侖普通汽油平均價格可望在8月14日之前下探3.99美元。

    波克夏第四大持股雪佛龍破底

    華爾街日報7月13日報導,巴菲特(Warren Buffett)掌控的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 Inc.)今年以來大力投資雪佛龍(Chevron Corp.)。

    截至4月底為止,雪佛龍名列波克夏海瑟威的第四大持股。

    石油業巨擘、道瓊工業平均指數成分股雪佛龍(CVX.US)週四下跌1.49%、收135.94美元,創2月24日以來收盤新低、較6月8日所寫下的181.13美元史上最高收盤紀錄下跌25%。
    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NYMEX)近(8)月西德州中級(WTI)原油期貨週四下跌0.52美元、收95.78美元,創4月11日以來收盤新低;盤中最低跌至90.56美元、創2月25日以來最低。

    S&P全球市場情報首席商業經濟學家Chris Williamson 7月6日撰文指出,全球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新接訂單/庫存比已呈現下跌趨勢,布蘭特原油在當前製造業環境下沒有下跌將會是非常不尋常的現象。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livenews/gj/moneydj/a4bfb3ce-def6-4855-8e0c-907a34ad1c4c
    *圖片來源:網路
  • View More A.png
    國際新聞

    6月通膨破9% 聯準會人士:升息4碼恐箭在弦上

    〔中央社〕




    亞特蘭大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波士蒂克今天指出,6月通膨高出預期,恐讓決策官員考慮於本月稍晚的聯準會議升息4碼。他的話加深外界對聯準會再次大幅升息的預判。

    路透社報導,波士蒂克(Raphael Bostic)在行程期間告訴媒體:「一切都按這樣的情勢在走。」美國勞工部公布最新的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勁揚9.1%,較5月加速攀升,讓預測人士大感意外。

    雖然波士蒂克說尚需深入研究這份報告的具體細節,但他覺得目前的數據顯示通膨軌跡「並非往好的一面走…何種才是讓人能適應的程度才是後續問題」。

    聯準會(Fed)今年6月調高利率75個基點(3碼),在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報告出爐前,多數分析師和市場已判斷聯準會7月也會有類似規模的升息決定。

    聯準會下次會議定7月26至27日舉行,交易人預測屆時將調高聯邦資金目標利率1個百分點(4碼);根據目前聯準會期約定價,交易人估計有高於80%機率聯準會本月稍晚開會時將升息整整1個百分點。

    波士蒂克表示,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已講得很清楚,我想我這裡也講得很白,若物價不穩定,很難想像經濟如何會以穩健和可持續方式成長」。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714002038-260408?chdtv
    *圖片來源:網路
  • View More 美元勢不可擋.png
    國際新聞

    美元勢不可擋 踐踏全球主要貨幣

    〔自由財經/綜合報導〕




    彭博週三(6日)報導,在經濟衰退擔憂日益加劇情況下,外匯交易員紛紛湧入美元作為避險資產,全球貨幣承壓。Corpay首席市場策略師沙莫塔(Karl Schamotta)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指出,美元在外匯市場上滾動,就像一個「勢不可擋」的巨人,踐踏全球其他主要貨幣。

    週二,歐元兌美元匯率觸及200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加元兌美元匯率下跌也超過1美分至76.71。沙莫塔表示,由於投資人對全球經濟衰退擔憂,增加了對安全資產的需求,因此正在尋找市場安全躲藏地方。

    隨著投資者降低歐洲央行的政策預期,歐元正在接近20年低點,可能挑戰與美元的平價,情緒指標指向歐元區最大經濟體的衰退,限制歐洲央行通過提高利率來應對高通膨的能力。

    沙莫塔表示,美聯準會和歐洲央行之間的貨幣政策分歧,也是歐元疲軟的基礎。歐元兌美元的下滑反映隨著歐盟天然氣價格飆升,歐元區即將陷入經濟衰退。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983520
    *圖片來源:網路
  • View More DWS示警.png
    國際新聞

    抗通膨太激進 DWS示警將衝擊全球經濟

    〔工商時報 / 數位編輯 /  時報資訊 任珮云〕




    DWS資產管理公司發佈最新投資總監觀點,針對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前瞻,預計今年歐元區的經濟成長率為2.9%,明年為1.8%;而美國今年成長可能放緩至2%,明年則可能放緩至0.8%;至於中國今年的GDP為3.8%,明年為5.3%。在歐元區方面,如果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完全中斷(並且沒有採取補償措施),預計歐元區今年的成長率將僅達到2%,2023年將下降至1.4%。

    上述三大經濟體,歐、美的GDP呈下滑,但中國則依然在明年有5.3%的相對較佳成長。

    DWS指出,隨著各國央行明確將對抗通膨列為優先事項,全球經濟無疑將明顯降溫,除非緊縮貨幣政策開始放鬆。不排除美國在2022年底到2023年初之間出現溫和衰退的可能性。

    鑑於央行採取更激進的政策,預計美國政策利率年底將高達3.25-3.5%,高於「中性」利率,並且非常接近甚至達到升息週期的高峰。同時,預計歐洲央行將在12個月內將存款利率上調至2%,再融資利率則上調至2.5%。

    依據DWS的基準情境(baseline scenario)模式估算,預計今年歐元區的經濟成長接近3%,而美國今年成長可能放緩至僅2%,明年則可能放緩至0.8%。如果俄羅斯天然氣供應完全中斷(並且沒有採取補償措施),預計歐元區今年的成長率將僅達到2%,2023年將下降至1.4%。至於中國,預計第二季經濟將非常疲軟,與第一季相比成長將下降。預計消費者支出將持續低迷,但在政府的刺激措施提振下,下半年情況將會改善,因此全年消費者支出可實現接近4%的成長。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news/global/674006.html
    *圖片來源:網路
  • View More IMF.png
    國際新聞

    IMF預告再下修全球GDP

    〔經濟日報/編譯 洪啟原、陳律安/綜合外電〕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6日表示,全球經濟前景自4月以來「明顯轉趨黯淡」,考慮到風險升高,仍無法排除明年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並預告7月底發布最新展望報告時,將再度下修全球今年的經濟成長率預估值,為今年來第三度調降。

    喬治艾娃接受路透專訪時說,「自我們4月更新預估數據以來,全球展望更加黯淡」,原因包括通膨全面擴散、央行大幅升息的次數增加、中國大陸經濟成長趨緩,以及外界擴大制裁俄羅斯等,目前經濟學家正在敲定最新的經濟成長預估數字。IMF已在4月調降今年全球經濟預估成長至3.6%,低於1月預估的4.4%。

    她被問能否排除全球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時說:「風險已升高,所以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

    她表示,最新的經濟數據顯示,包括中國大陸和俄羅斯在內的一些大型經濟體,經濟在第2季萎縮,2023年的風險更高,「2022年將會很艱難,但2023年也許會更艱難,因2023年經濟衰退風險更大」。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11/6445148?from=udn_ch2cate7225sub6811_pulldownmenu_v2
    *圖片來源:網路
  • View More 超市拒漲.jpg
    國際新聞

    通膨罩頂 英超市拒漲 食品大廠悍停貨

    〔工商時報 / 吳慧珍〕




    英國連鎖超市龍頭特易購(Tesco),拒絕在當前高通膨環境漲價,以免加重顧客荷包負擔,與美國食品巨頭卡夫亨氏(Kraft Heinz)爆發定價糾紛,卡夫亨氏暫停供貨給特易購。

    握有英國雜貨市場27%以上市占的特易購,為卡夫亨氏蕃茄醬、焗豆等產品從貨架上消失致歉,強調「我們不會將不合理的漲價轉嫁到顧客身上。」

    特易購敬告顧客,還是有很多替代選擇,可改買其他廠牌或超市自有品牌,希望與卡夫亨氏的爭議能盡快落幕。  

    卡夫亨氏回應表示,儘管為大宗商品及生產成本上漲所苦,該公司仍奮力提供市場優質產品。卡夫亨氏發言人指出,會與特易購密切合作,有信心能夠圓滿解決。

    英國第二大連鎖超市集團Sainsbury’s則說,門市仍販售卡夫亨氏全品項產品。

    2016年特易購與供應商也鬧過類似糾紛,即轟動一時的「馬麥門」事件(Marmitegate),當時英國歐脫風暴導致英鎊急貶,特易購將數十種聯合利華(Unilever)產品從網站下架。

    因應原物料成本飆漲的衝擊,食品大廠醞釀漲價,與歐洲零售商的價格談判讓雙方關係日緊張。只有大到像特易購這類零售巨頭,才有籌碼和卡夫亨氏討價還價。

    供應成本大漲、關鍵產品短缺、人力不足加上消費者手頭拮据,英國超市面對數十年來最嚴峻的經濟環境,不得不想辦法自救,包括縮減產品種類、設法撙節成本。還會與同業玩諜對諜,到對手賣場蒐集價格和商品情報,試圖搶占先機。

    龍頭特易購及二哥Sainsbury’s等連鎖超市,儘管自身利潤遭壓縮,被迫將部分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仍努力減輕顧客痛苦,不讓生鮮蔬果、魚肉家禽等重要民生消費品漲得太凶。

    據市調機構Kantar資料,英國6月雜貨通膨率觸及8.3%的13年高點,消費者看緊荷包鎖定廉價品。美國花旗集團預測,明年初英國食物通膨率將攀高到20%。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news/global/669913.html
    *圖片來源:網路
  • View More 歐美央行.jpeg
    國際新聞

    歐美央行總裁:比起經濟成長 必須以對抗通膨為重

    〔自由財經 /綜合報導〕




    多國央行總裁週三(29日)表示,降低全球高通膨將是痛苦的行動,甚至可能導致經濟成長崩潰,但央行必須迅速採取行動,以防止價格快速成長變得根深蒂固。

    《路透》報導,由於能源價格飆升、疫情大流行之後的供應鏈瓶頸,以及在某些情況下炙手可熱的勞動力推高了一些成本,並可能造成難以打破的薪資價格螺旋,通貨膨脹正在全球打破數十年來的高點。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出席歐洲央行年度貨幣政策會議時表示,這段過程可能會帶來一些痛苦,但最嚴重的痛苦是央行未能解決這種高通膨,放任他持續下去。

    歐洲央行(ECB)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則指出,疫情前的低通膨不會重現,一直以來低估物價漲勢的ECB現在也必須採取行動,因為未來幾年價格成長可能會維持在央行的2%目標以上。

    鮑爾提到,收緊貨幣政策以避免美國經濟衰退的行動可行,隨後補充,這條路途狹窄,不能保證絕對會成功。鮑爾強調,相關政策當然有風險,但這並非對經濟最大的風險,如果不能恢復價格穩定才是央行犯下最大的錯誤。

    國際清算銀行(BIS)總裁卡斯騰斯(Agustin Carstens)表示,政策制定者已邁出第一步,正視問題的所在,現在的工作室收緊政策,因為風險正逐漸增加。

    歐洲央行預計將在7月和9月升息;美國聯準會在6月的會議宣布升息3碼(0.75個百分點),並可能在7月採取類似的措施;英國央行(BOE)本月將利率上調0.25個百分點至1.25%,這已是去年底至今第5度升息,並表示,如果通膨持續,未來將採取「更有利」的行動。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976613
    *圖片來源:網路
  • View More 美股收黑.jpg
    國際新聞

    美股收黑 標普500指數創52年來最差上半年表現

    〔中央社 / 譯者:楊昭彥〕




    美國數據顯示,持續的高通膨抑制消費者支出,華爾街股市今天走跌,結束慘烈的2022上半年。標準普爾500指數創下1970年以來最糟糕的上半年表現。

    道瓊工業指數下跌253.88點或0.82%,以30775.43點作收。

    標準普爾500指數下滑33.45點或0.88%,收3785.38點。

    科技股那斯達克指數挫跌149.16點或1.33%,收11028.73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27.73點或1.07%,收2556.25點。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20701000775-260410?chdtv
    *圖片來源:網路
  • View More 新加坡核心通膨率.jpg
    國際新聞

    新加坡5月核心通膨率達3.6% 創2008年以來新高

    〔中央社 / 新加坡23日專電〕




    受到糧食及電力、天然氣等價格上漲影響,新加坡5月核心通貨膨脹率攀升至3.6%。星媒報導,這是自2008年以來新高。

    俄烏戰爭延燒導致全球物價高漲,新加坡核心通膨率也持續飆漲,4月達到3.3%,創下10年來最高。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及貿工部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星國5月整體通貨膨脹率為5.6%;不包括私人交通及住宿的核心通脹率則為3.6%。新加坡亞洲新聞台(CNA)報導,這是自2008年以來的新高。

    金管局及貿工部指出,5月核心通膨率上升主要受到糧食、服務、零售及其他商品,以及電力、天然氣價格上漲的影響。

    另外,星國整體通貨膨脹率也從4月的5.4%升至5月的5.6%,這主要是核心通膨上揚及住宿、私人交通通膨升溫的緣故。

    金管局及貿工部表示,全球商品價格上漲及俄烏戰事、疫情對供應鏈造成的問題,導致外部通膨維持高壓。短期內,在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及供應吃緊的情況下,原油價格將維持在高位;另外,受到供需失衡、全球運輸及區域供應鏈被打亂的影響,預計糧食等商品價格也將維持在高位。

    金管局估計,新加坡核心通膨率在未來幾個月將持續上升,年底前可望放緩。不過,地緣政治及疫情相關衝擊,仍有可能造成通膨升溫。

    金管局表示,預計新加坡今年全年整體通貨膨脹率落在4.5%至5.5%之間,估計核心通脹率平均為2.5%至3.5%。

    此外,因應通膨壓力,新加坡政府日前宣布將推出總值新幣15億元(約新台幣322億元)援助方案,包括家庭水電費補貼及提供節能津貼給中小型企業。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11/6410213?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圖片來源:網路
  • View More Revlon 露華濃破產.jpg
    國際新聞

    通滯衝擊 全球沒好日子

    〔中國時報 / 楊艾俐〕




    美國政府一直不願承認經濟衰退,各方還在爭辯到底是硬著陸還是軟著陸之際,重量級的民主黨籍經濟學家桑默斯,捅了自家陣營不願面對的馬蜂窩,也就是揭穿拜登國王的新衣,他預測美國是通膨加上衰退,再加上多達2000萬人失業,才能遏制如烈火燎原般的通膨,也就是美國經濟將「極硬著陸」。

    最近經濟也出現「通滯」新名詞,指的是通貨膨脹+停滯(其實就是蕭條),比硬著陸還要嚴重。如果能從日常生活學習到經濟知識,對付通滯會大有幫助。

    觀察景氣,最直觀的就是看購物中心以及車流,從3月開始,我發現附近車流明顯減少,出入都少有阻塞。我家附近有一家很大的購物中心,今年從春天開始人潮就減少了。接著美國量販店相繼宣布營業衰退或獲利衰退;很多服裝店跳樓大拍賣,減價75%,家電業開始大減價,因為這些都不是生活必需品。

    90年歷史的「露華濃」,可能是我們從小第一個接觸的化妝品牌,也撐不下去了,聲請破產。疫情後女人口罩一戴,不必化妝,更不必擦口紅了。2020年專為美國總統訂製西裝的「布魯克斯兄弟」,已有112年歷史的精品百貨公司「尼曼馬庫斯」都已聲請破產,顯示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當專家還在辯論是軟著陸、硬著陸或通滯時,美國股市前4個月已經進入下坡,縱有反彈,第二天又被打回原點。決定性的崩跌,來自近半個月大跌,道瓊接近1年來的最低點,納斯達克也接近2020年疫情開始的水準。

    湯姆.尼可斯所著的《專業之死》:書中說,現代社會不尊重專家,專家自身也要檢討。這次通滯,民眾早就感受到衰退的跡象,專家卻還在炫耀知識,用艱深字眼、冷僻範例證明自己的觀點,民眾也認為自己不比專家遜色,的確,任何問題只要上谷歌查一下,什麼都可以查到。

    我國的股市更是美國打噴嚏,台灣感冒,回想去年某名嘴大剌剌預言,台灣股市再好20年,又引起一大堆散戶跟進。英文裡有句成語,當街頭擦鞋童都在談股票時,就是要崩盤的時候了。去年台灣在加權指數1萬8000多點時,菜市場、自助餐店裡也是到處在討論股票。

    而台灣往往過度珍愛護國神山,甚至金管會還要來管台積電股價高低,須知台灣半導體股價也跟著美國的費城半導體指數上下,而費城半導體指數已經跌了一半,台積電離最高點不過少20%而已,說不定還要再跌。

    通滯到底會有多嚴重,全世界都要看經濟政策要角─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奉命一定要把通膨壓下去,他唯一的工具就是升息,6月已升息3碼,買車、買房需要貸款的消費者已經卻步,而聯準會今年7月極可能再升3碼,正式結束2008年經濟危機後的寬鬆政策。現在美國股市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別跟聯準會作對」。

    升息也代表企業借貸成本高,再加上原料、汽油、糧食價格飛漲,企業成本遽增,利潤減少,也表示要裁員,未來一、兩年,大部分民眾「好日子不會再來」。美國如此,台灣怎可能自外!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0624000468-260109?chdtv
    *圖片來源: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270936
  • View More 美國經濟.jpg
    國際新聞

    美經濟衰退疑慮 聲浪變大

    〔經濟日報 / 國際中心 / 綜合外電 〕




    示警美國經濟躲不過衰退的聲浪愈來愈大;特斯拉(Tesla)執行長馬斯克21日表示,美國「短期內」就可能出現經濟衰退;「末日博士」羅比尼也警告,美國今年底經濟將陷入衰退,與英國以及歐洲經濟體恐怕都會「硬著陸」;高盛則上修美國明年陷入衰退的機率,從15%調高至30%。

    馬斯克在卡達經濟論壇場邊接受彭博資訊訪問時表示,「經濟衰退在某個時候是不可避免的,至於短期內是否會出現衰退,這很有可能。」他說,「雖然不是確定無疑的,但似乎有此可能」。

    路透日前報導,馬斯克本月稍早曾告訴特斯拉高階主管,他對經濟有「超級不好的感覺」。

    羅比尼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則說,他預測美國到今年底前陷入衰退,消費者信心、零售銷售、製造業活動和房市等指標,幾乎全面放緩,但通膨依舊居高不下,「我們愈來愈靠近了。」

    他在論壇的小組會議上說,「不幸的是,這次是需求和供應雙重因素導致停滯性通膨和高通膨」;他還說,歷史經驗顯示,美國通膨率只要超過5%、失業率低於5%,「聯準會想要大幅升息以對抗通膨的任何作法,都會導致硬著陸而非軟著陸」。

    羅比尼特別點名歐元區和英國,認為這兩大經濟體甚至比美國還脆弱。

    高盛的經濟學家則下修美國經濟成長預測,並在20日稍晚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指出,經濟衰退的風險不斷上升。

    高盛團隊現在預測,美國2023年陷入衰退的機率是30%,比先前預測的15%還高;如果2023年僥倖逃過,2024年仍有25%的機率會衰退。這代表未來兩年陷入衰退的累積機率為48%,高於先前預測的35%。

    高盛的經濟學家在報告中指出,聯準會更積極地提前升息,對最終利率水準的預期已經上升,金融狀況進一步收緊,「意味對經濟增長的拖累要大得多,比我們認為所必需的多一些」。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11/6405433
    *圖片來源:https://reurl.cc/b28RX6
  • View More 超級央行日.jpg
    國際新聞

    超級央行日 全球金融大警戒

    〔經濟日報/編譯 湯淑君、記者 陳美君/綜合報導 〕




    全球金融市場今(16)日迎來超級央行日,除了美國聯準會(FED),包括台灣、英國、瑞士和巴西等主要經濟體央行都將舉行貨幣政策會議。市場對FED升息幅度預期,從5月的決策會後一路從2碼增至3碼,甚至4碼,由於通膨壓力驟升,目前市場已高度警戒。

    美國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升抵8.6%,代表在4月稍降後又往上衝得更高,粉碎通膨觸頂下滑的希望,也加深Fed對通膨可能已失控的疑慮,使市場喊出Fed本周應一口氣升息3碼。

    我中央銀行也將於今日召開第2季理監事會議,市場聚焦四大議題,包括央行本季是否升息與升息幅度、是否加碼第五波打炒房、國內經濟成長與通膨率展望,以及對國際景氣的預估。市場預料,央行本季將持續升息,幅度自半碼起跳,但也有不少金融圈主管押寶,央行今日將宣布升息1碼。

    早在一個月前FOMC決議升息2碼時,財經網站MarketWatch專欄作家韋拉德(Cody Willard)就撰文評論說:「Fed昨天升息50個基點,試圖哄人人開心,很蠢。如果他們認真抗通膨,那麼基於利率遠低於應有的水準,他們昨天必須宣布升息75個基點並承諾還會再升3碼,才有震撼力。相反地,他們仍以為可以玩老掉牙的口頭喊話遊戲。」

    在CPI報告顯示通膨不但未觸底,反而繼續上揚後,韋拉德如今認為,現在FOMC應該要一口氣升息4碼,也就是整整1個百分點,才能引起市場注意並發揮「震懾」效果。

    投資刊物「Kobeissi Letter」創辦人暨總編輯柯貝西認為,Fed現在陷入進退兩難處境。

    他說:「如果Fed猛力提高利率,市場會因解讀為衰退疑慮加深而下跌;而如果Fed收斂鷹派語調,那麼市場仍會因為通膨顧慮加深而跌。」他預料Fed「不論在本周或今年底前,都會把煞車踏板踩到底,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至於我央行今年3月時預估,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為4.05%,CPI年增率為2.37%。不過國內疫情第2季急轉直下,加上美通膨率超乎預期,市場研判,台灣央行本季將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恐無法保「4」,CPI年增率會進一步上修,持續超越2%通膨警戒線。

    金融圈人士認為,房市受疫情影響已見趨緩,且央行若升息,對房市也有抑制效果,是否還需要加碼打炒房,市場屏息以待。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11/6391552?from=udn-catelistnews_ch2
    *圖片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