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新聞

  • View More 調整用-165.png
    國際新聞

    《歐股》俄烏和平協議有譜 歐股再登歷史新高

    〔 台視財經 〕



     




















     


    市場關注俄烏停戰談判,期待迎接和平曙光,多家企業也繳出優秀財報,激勵歐洲股市13日再度寫下歷史新高,德股迎來兩年來最大單日漲幅。

    泛歐STOXX 600指數2月13日上揚1.09%(5.97點)、收553.75點,連數個交易日創歷史新高;產業方面,汽車股強漲4.4%。歐洲主要指數13日漲跌互見。德國DAX指數上揚2.09%(4636.99點)、收22.612.02點;英國FTSE 100指數下挫0.49%(42.72點),收8,764.72點;法國CAC 40指數上揚1.52%(121.92點)、收8,164.11點。

    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已分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通話,並稱兩位領導人都希望迎來和平、停戰談判將「立即」啟動。據悉,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和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將於14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會晤澤倫斯基,商討停戰談判事宜。

    泛歐STOXX 600指數今年來已勁漲9%,連數個交易日創歷史新高。雖然川普關稅政策仍有不確定性,但這可能促使歐洲央行(ECB)加大降息步伐,歐元貶值也對出口型企業有利,俄烏停戰希望更是帶動樂觀情緒升溫。LSEG數據顯示,已公佈財報的129家泛歐STOXX 600指數成分企業中,近六成業績優於預期。經濟數據方面,英國第四季經濟成長0.1%,優於分析師預估的萎縮0.1%。個股方面,德國工業巨頭西門子獲利優於預期,激勵股價大漲7%;荷蘭支付巨頭Adyen和德國外送巨頭、Foodpanda母公司Delivery Hero財報亦讓市場驚艷,股價分別大漲14.4%、12.7%。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XZ8x3M
  • View More 調整用-164.png
    國際新聞

    美國1月PPI通膨2023年初以來最火熱、高於市場預期

    〔 Yahoo!股市 〕



     




















     


    美國勞工部勞工統計局(BLS)週四(2月13日)公布,2025年1月最終需求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月增率(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報0.4%、創2024年11月以來新低,高於市場預期的0.3%;2024年12月PPI月增率自0.2%上修至0.5%。

    2025年1月最終需求PPI年增率(未經季節性因素調整)持平於3.5%、平2023年2月以來最高紀錄,高於市場預期的3.2%。

    BLS指出,2025年1月最終需求物品指數月增率報0.6%、創2024年11月以來新高,連續第4個月呈現正數;最終需求服務指數月增率報0.3%、創2024年11月以來新低。

    美國1月核心(排除食品、能源、商務服務不計)PPI月增率報0.3%、創2024年11月以來新低,年增率(未經季節性因素調整)自3.5%降至3.4%、創2024年9月以來最低。

    美國1月最終需求服務PPI年增率(未經季節性因素調整)自12月的4.3%(2023年1月以來最高)降至4.1%。

    2025年1月最終需求物品PPI年增率(未經季節性因素調整)自12月的1.9%升至2.3%、創2023年2月以來新高。

    美國1月排除食品與能源的最終需求物品PPI月增0.1%;最終需求能源PPI月增1.7%、貢獻最終需求物品指數月增率過半漲幅,最終需求食品PPI月增1.1%。

    美國1月最終需求服務指數月增率報0.3%、連續第6個月呈現正數。其中,排除商務服務、運輸以及倉儲的最終需求服務PPI月增率報0.4%、貢獻最終需求服務指數月增率四分之三漲幅。最終需求運輸以及倉儲服務PPI月增0.6%。

    美國1月最終需求商務服務PPI月增率報0.1%。作為對照,2024年7月最終需求商務服務PPI月增率報-1.7%、創2009年開始統計以來最低。

    華爾街日報知名聯準會(FED)觀察家Nick Timiraos週四撰文指出,根據巴克萊(Barclays)等13家華爾街券商依據PPI、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進行的推算(預測中位數),2025年1月美國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月增率、年增率分別為0.28%、2.6%。

    FED自2012年起明確定義所謂的「穩定物價」使命為PCE價格指數年增率須達2.0%。FED主席鮑爾(Jerome H. Powell)週二表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2%長期通膨目標將保留、不會成為政策框架檢討焦點。

    根據克里夫蘭聯邦儲備銀行2月13日公布的通膨預測數據,2025年1月美國核心PCE價格指數月增率、年增率分別為0.37%、2.66%。

    2024年12月美國核心PCE價格指數月增率、年增率分別為0.16%、2.8%。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vpzE2j
  • View More 調整用-160.png
    國際新聞

    穆迪:日、韓、台暫避川普關稅制裁 但恐不會持久

    〔 工商時報 / 黃于庭 〕



     




















     


    根據穆迪信評最新發布的分析報告指出,亞洲的先進經濟體日本、南韓與台灣未被列入美國關稅制裁的名單,是因政治考量和其對美國經濟的投資程度,不過穆迪也提醒,「這三國不能因此掉以輕心」,因為美國政策可能隨時轉向,關稅制裁依然是個變數。如果貿易戰進一步升級,成為涉及多個主要經濟體的全面對抗,出口導向的東北亞經濟體勢必受到嚴重衝擊。

    穆迪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毫不拖延,甫上任數週,貿易戰便正式開打。墨西哥和加拿大透過最後一刻的斡旋,勉強爭取到為期一個月的關稅豁免,但中國大陸就沒這麼幸運。美國對中國製商品的關稅週二上調10%,北京隨即展開報復,中國大陸對美國的煤炭與液化天然氣加徵15%關稅,並對美國原油、農業機械及部分汽車課徵10%關稅。歐盟則似乎成為美國下一個目標。

    在這場貿易戰的炮火交鋒中,三個美國的重要貿易夥伴——日本、南韓與台灣——暫時未受波及。穆迪表示,以這三國對美貿易順差的規模來看,它們本應是關稅打擊的理想對象。日本對美順差高達710億美元,主要來自汽車與機械產品;南韓順差510億美元,多數來自汽車與電子產品;台灣則有480億美元順差,主要仰賴機械與半導體出口。從數據來看,日、韓、台應已在華盛頓的瞄準範圍內。

    穆迪指出,日、韓、台這次能躲過川普的關稅制裁可能有兩大因素,一是深厚的政治關係,像是日本與南韓和美國簽有正式的軍事同盟條約,而台灣則受到《台灣關係法》的隱含保護。美國可能希望透過其他方式施壓,例如要求增加國防支出,而非直接施加關稅;二是這三國對美國的投資,日本是美國最大的外國投資者之一,特別是汽車產業,南韓和台灣企業近年大舉投資美國電子產業,與美國減少對中供應鏈的依賴戰略不謀而合。

    然而,穆迪認為,日、韓、台不能因此掉以輕心。即使沒有直接關稅,這些經濟體仍可能受到間接影響。例如,日、韓汽車製造商在墨西哥設有工廠,一旦美國對墨西哥出口汽車加徵關稅,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及南韓的Kia可能都會受到波及。同樣地,台灣與南韓的半導體與電子業者若在美國設廠,也可能因貿易壁壘或生產成本飆升而遭遇困境。

    穆迪指出,這場貿易戰才剛剛開始,東北亞的發達經濟體或許很快就會發現自己被捲入其中。雖然它們的政治與投資關係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護,但這樣的好運不會永遠持續下去。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WAY2pk
  • View More 調整用-159.png
    國際新聞

    央行與投資需求帶動 全球黃金需求創下新高

    〔 Yahoo!股市 〕



     




















     



    世界黃金協會2月5日報告表示,受到央行與投資者推動市場增長的影響,2024年全球黃金需求創新高。報告表示,2024年第四季黃金總需求(包括OTC場外交易投資)較上年度增長1%,創下季度新高,達到1,297公噸;全年總需求達到4,974公噸,刷新歷史紀錄,也較上年度增長1%。

    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各國央行仍以驚人的速度購入黃金,全年購買量連續第三年超過1,000公噸,達到1,045公噸,較上年度的1,051公噸略減1%;其中,第四季央行黃金購買量大幅加速,達到333公噸,較上年同期的217公噸增長54%。

    黃金全年投資需求達到1,180公噸,增長25%,則是創下四年來新高。其中黃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影響顯著,在連續3年的大幅減少之後,2024年黃金ETF投資需求僅略減6.8公噸,較2023年的減少244公噸大幅改善。金條金幣的投資需求較上年度略減4公噸至1,186公噸,其中金條投資增加,金幣購買減少。

    報告表示,受人工智慧(AI)技術的持續發展帶動,2024年全球黃金科技需求增長21公噸(+7%),達到326公噸,為總需求的增長提供額外助力。不過,受到金價頻創新高的影響,金飾全年消費量下降11%,至1,877公噸,顯示消費者購買力受到價格上漲的削弱。不過,由於金價上漲,金飾總支出反而增加9%,達到1,440億美元。

    報告表示,去年金價表現亮眼,2024年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下午定盤價創下40次歷史新高。第四季平均金價達到2,663美元/盎司,全年均價為2,386美元/盎司,較上年度上漲23%。受到金價與需求量雙雙攀升的影響,2024年第四季黃金市場總價值達1,110億美元,全年總值更創紀錄,達到3,820億美元。

    2024年全球黃金總供應量較上年度增長1%,達到4,974公噸,也創下數據統計以來的新高,主要由於礦產黃金產量增長與舊金回收增加的影響。其中,礦產黃金產量年增17公噸達到3,661公噸,舊金回收量則是年增11%至1,370公噸。

    報告表示,去年第四季場外交易(OTC)投資大幅減速,僅為20公噸,較上年同期的144公噸大減86%,導致全年場外投資需求年減7%至421公噸。報告指出,高淨值投資者的需求依然強勁,但部分投資人選擇獲利了結。展望2025年,央行與ETF投資者將繼續成為黃金需求的主要推動力。經濟不確定性將使黃金繼續發揮避險資產的作用,但同時也可能對黃金首飾需求帶來壓力。

    外匯經紀商安達公司(Oanda)亞太市場資深市場分析師黃凱文(Kelvin Wong)報告表示,市場對停滯性通貨膨脹(stagflation)的擔憂正在推動黃金價格創下歷史新高。報告指出,美國國債殖利率上升,以及貿易戰升級,正在導致停滯性通膨環境的形成,使投資者紛紛轉向避險資產黃金。

    報告指出,當前貿易戰與2018年的「美中貿易戰1.0」相比,影響範圍更廣,涵蓋了更多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包括歐盟、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如越南和馬來西亞),這些擁有對美貿易順差的國家都可能成為關稅目標。如果美國與這些國家無法達成妥協,可能會引發關稅報復措施升級,導致全球貿易受阻,進一步削弱全球經濟增長,並加劇通膨壓力。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KdzgYe
  • View More 調整用-158.png
    國際新聞

    預期日銀追加升息、日圓一度升破151;日經走軟

    〔 MoneyDJ 新聞 / 記者 蔡承啟 〕



     




















     

     

    預期日本央行(日銀、BOJ)將追加升息,引發日圓匯率(相對於美元)走升,一度升破151關卡、創約2個月來新高水準。日經225指數今日走軟。

     

    根據MoneyDJ 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截至台北時間7日上午10點30分為止,日圓相對於美元匯率貶值0.11%至151.65日圓兌1美元,稍早最高一度升至150.95,為2024年12月10日以來首度升破151關卡、創約2個月來新高;日圓相對於美元匯率6日升值0.75%、連續第4個交易日走升。

     

    截至日本股市7日早盤收盤(台北時間上午10點30分)為止,日經225指數下跌0.44%(跌172.88點)、暫收38,893.65點。

     

    綜合日本媒體7日報導,因市場對日銀將追加升息的預期攀升,在日美利率差可能縮小下,推升日圓走升。本週來、日圓相對於美元匯率加速升值,過去4個交易日(2月3-6日)來、平均以1天升值1日圓的速度揚升。

     

    日銀審議委員田村直樹6日在長野縣金融經濟懇談會上發表演說表示,「要抑制通膨揚升風險、持續且穩定的達成物價穩定目標,有必要在2025年度下半年將政策利率最低調升至1%左右水準」。

     

    日銀在今年1月24日舉行的金融政策決策會議(貨幣會議)上決議、將日本政策利率從0.25%調升至0.5%。此為日銀睽違半年來(2024年7月以來)再度升息、也是2024年3月解除負利率之後第3度進行升息。日本利率升至0.5%後、創下約17年來(2008年10月以來)新高水準。自1995年9月以來、日本政策利率就未曾超過0.5%、因此目前的利率水準也是過去30年來最高。

     

    日銀總裁植田和男在1月24日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今後也計畫持續進行升息,「(升息)速度、時間點將取決於經濟/金融情勢,不會預作判斷」。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Y45zR0
  • View More 調整用-154.png
    國際新聞

    日銀宣布升息1碼 利率站上2008年以來最高

    〔 工商時報 / 陳怡均 〕



     




















     

    日銀(日本央行)24日召開決策會議,一如市場普遍預期宣布升息1碼,利率升抵17年高點,反映該央行愈來愈樂觀看待日本薪資將持續成長、同時也看好通膨可望繼續位在2%目標的水準。
     

    此結果與市場預期大致相符,先前的調查即顯示大部分經濟學家預期日銀準備升息,這也是去年7月以來日銀首度調高利率。

    在亞洲接近午盤時間,日圓兌美元24日升值0.3%,報155.56日圓,日經225指數盤中揚升0.7%,升破4萬美元。日本10年期公債殖利率走揚1.8個基點,報1.223%。

    日銀決策委員會以8票同意、1票反對通過短期政策利率由0.25%調升至0.5%,寫下2008年以來最高利率水準。唯一持反對立場的委員是中村豐明(Toyoaki Nakamura)。

    日銀總裁植田和男將於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政策決議。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L5qqR7
  • View More 調整用-153.png
    國際新聞

    近5年來首次 新加坡宣布放寬貨幣政策

    〔 工商時報 / 佘葳芸 〕



     




















     

    由於新加坡今年經濟成長預計將放緩,核心通膨「放緩的速度快於預期」,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央行)25日宣布放寬貨幣政策,為2020年以來首次。
     

    金管局表示,將小幅降低其匯率政策區間的斜率,即新加坡元名目有效匯率(S$NEER)。不過,政策區間的寬度或中心水平不會改變。

    金管局聲明表示,今年通膨年率將維持在2%以下,「反映出經濟回歸低檔,且穩定的潛在價格壓力。」

    新加坡預估,2025年整體通膨年率平均為1.5%~2.5%,而2024年為 2.4%。另外,今年GDP成長預計將落在1%至3%間,低於2024年的4%。

    金管局也指出:「全球貿易政策轉變的影響,可能為國內製造業和貿易相關服務業帶來壓力。」

    新加坡與其他調整國內貸款利率的央行不同,改變其匯率做為主要貨幣政策工具。新元有效匯率可以在設定的政策區間內變動,不過該國並未揭露具體匯率變動。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p9A434
  • View More 調整用-152.png
    國際新聞

    美關稅戰瞄準中加墨 智庫:四敗俱傷

    〔 聯合新聞網 / 記者 陳熙文、陳湘瑾 〕



     




















     

    美國總統川普威脅課徵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大陸高額關稅,華府智庫分析認為,這將是四敗俱傷,也可能讓美中再度陷入貿易衝突。

     

    川普廿一日聲稱將課徵加拿大和墨西哥百分之廿五的關稅,同時加徵中國大陸百分之十關稅,作為三國容許非法移民和毒品進入美國的懲罰;擬二月一日上路。

     

    澳洲國立大學經濟學教授麥克賓和華府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副總裁諾蘭日前共同撰寫報告指出,美國對墨加課徵高關稅,將減緩美國經濟發展,增加通膨。

     

    報告指出,美國接下來四年恐因此損失二千億美元;加拿大可能損失一千億美元;墨西哥的經濟成長率最嚴重則可能減少百分之二。報告表示,由於美加墨貿易緊密結合,損失可能更嚴重。

     

    不過,報告也點出,川普曾在二○一六年威脅向墨西哥課徵高額關稅,但川普沒有在任內落實,卻因此促成「美墨加協定」(USMCA)。川普執意要向加墨課徵高額關稅,無疑是推翻他任內簽訂的美墨加協定。

     

    另外,報告表示,若美國對大陸加徵百分之十關稅引發中方反擊,雙方都將面臨損失;美國和大陸未來四年將分別損失五五○億美元和一二八○億美元。

     

    報告指出,美國若向三國課徵高額關稅,四方都將面臨重大損失。

     

    瑞銀認為,美國加徵關稅可能從今年九月開始分四階段實施,主要針對中國。如果中國出口美國產品中有百分之七十五被徵收百分之六十關稅,預計中國在今年的經濟增長將放緩至百分之四。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EgeaEv
  • View More 調整用-148.png
    國際新聞

    韓元貶至15年低點 南韓央行降息步調意外喊卡

    〔 Money DJ 新聞 / 記者 李彥瑾 〕



     




















     

    南韓央行今(16)日公布最新利率決策,降息步調意外喊卡,使利率凍結在3%不變,主要是為了維持韓元匯率穩定,防止韓元過度貶值影響金融秩序。

     

    韓聯社等外媒報導,南韓央行1月16日召開貨幣政策委員會(MPC)會議,拍板利率按兵不動,基準7天期貨幣市場回購利率(seven-day repo rate)仍為3%,出乎市場預料。根據路透社調查,34名受訪專家中,只有7人預測利率續凍,其餘27人則預期降息一碼,主要考量南韓景氣烏雲籠罩,需透過降息來刺激經濟成長。

     

    2024年10月,南韓央行宣布降息一碼,為2021年8月轉向緊縮基調以來首次降息,結束長達三年多的緊縮週期,11月再續降一碼,理由是川普即將重返白宮,加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藉由降息維護經濟韌性有其必要。

     

    南韓意外暫停降息,凸顯南韓央行以維護金融穩定為首要目標。受美國降息預期大減影響,近來韓元匯率表現慘淡,重貶至1,450兌1美元,創下15年來最低紀錄。

     

    南韓央行在聲明中表示,由於國內政局不穩、川普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等因素,該行認為暫停降息較為適當,後續將斟酌國內外政經情勢,再決定下一步貨幣政策動向。

     

    此時正值南韓上演政壇風暴,總統尹錫悅鬧出烏龍戒嚴風波後,遭國會彈劾停職,1月15日被戒嚴聯合偵查組正式逮捕,成為南韓史上首位遭逮捕的在任總統。

     

    經濟展望方面,南韓央行警告,因內外部因素導致經濟不確定性升溫,2025年經濟成長率「極可能低於」前次預估的1.9%。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36ZDm9
  • View More 調整用-147.png
    國際新聞

    英通膨較預期溫和 英股上漲、英債殖利率回落

    〔 工商時報 〕



     




















     

    最新調查顯示,英國去(2024)年12月通膨數據較預期溫和,使投資人、決策官員稍稍鬆一口氣。市場預期英國央行(BoE)下月降息的可能性增加,英股上漲,英債殖利率也從高點回落。

     

    路透、CNBC等外媒報導,英國國家統計局15日公佈,去(2024)年12月通膨年增率意外降至2.5%,路透調查的經濟學家原預期通膨會與前月的2.6%持平:剔除食品與能源的核心通膨年增率為3.2%,也較前月的3.5%降溫。

     

    英國央行密切關注的服務通膨從前月的5%降至4.4%,為2022年3月以來新低,也低於專家預估的4.9%。

     

    英國通膨一度於去年9月降至三年低點1.7%,但之後因燃料成本和服務成本上升而反彈。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副首席英國經濟學家Ruth Gregory指出,最新通膨數據較預期溫和,對財政大臣Rachel Reeves而言是一大好消息。

     

    先前投資人憂心通膨加劇,加上對政府財政政策懷有疑慮,英國債市出現拋售潮,英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觸及2008年來新高,但於通膨數據出爐後回落;投資人現認為,英國央行(BoE) 2月6日降息1碼的可能性增加。

     

    英國FTSE指數15日勁漲1.21%,收8,301.13點;以英國中型股為主的FTSE 250指數也強彈2.87%,收20,333.62點,扭轉前一週的跌勢。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lNMVXd
  • View More 調整用-146.png
    國際新聞

    準財長貝森特:Fed應獨立、但川普會表達意見

    〔 Money DJ 新聞 / 記者 郭妍希 〕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選定的財長財政部長提名人貝森特(Scott Bessent、見圖)認為,美元應保有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聯準會(Fed)也應保持獨立,且他準備對俄羅斯原油產業實施更加嚴格的制裁,同時捍衛美國供應鏈。他並強調,不會允許便宜的中國商品淹沒美國及全球市場。

    路透社、CNBC報導,Bessent 16日出席參議院財政委員會確認聽證會時表示,美國必須保衛容易受到戰略競爭者影響的供應鏈,小心部署制裁行動,以此做為政府因應國安需求的部分應對手段。關鍵是,美國必須確保美元保有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

    貝森特指出,若川普提出要求、作為結束烏俄戰爭的一部分手段,他將百分百支持加強制裁俄羅斯,尤其是當地原油巨頭,務必要讓俄方坐上談判桌。

    貝森特對中國的態度也相當嚴厲,稱它為「全世界歷史上最不平衡的經濟」,正試圖透過出口擺脫「嚴重的經濟衰退/蕭條」,華盛頓當局不會允許中國以便宜商品淹沒美國或全球市場。

    貝森特相信Fed應保持獨立,能在不受白宮影響的情況下決定貨幣政策。他說,「關於貨幣政策,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應獨立做判斷」,但川普將公開表達他的觀點。

    貝森特去(2024)年曾在一場專訪中暗示,川普可能會指派一位「影子Fed主席」,削弱Fed現任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的影響力。不過,他週四(16日)並未提到這個想法。

    Bessent並強調展延川普2017年減稅法的急迫性,直指若放任法案於今(2025)年底到期、中產階級將因而遭被加稅4兆美元,恐摧毀美國經濟、導致經濟災難(economic calamity)。Bessent也支持川普關稅政策,聲稱這能對抗不公平的貿易措施、提振國家稅收並增加美國談判籌碼。

    被問到川普經濟政策會對通膨產生甚麼影響時,Bessent認為這些政策會讓通膨更加接近Fed目標。

    美元指數16日聞訊持續在兩年高附近徘徊。MoneyDJ iQuote報價顯示,追蹤美元兌一籃子6種主要貨幣的ICE美元指數(US Dollar Index,簡稱DXY) 16日終場下跌0.13%、收108.94點。美元指數甫於1月13日揚升至110.18點、創2022年11月10日以來盤中新高。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1XpQ8D
  • View More 調整用-142.png
    國際新聞

    美債賣壓沉重 上次殖利率漲這麼快、全球股市崩

    〔 工商時報 〕



     




















    受到市場憂心美國經濟深具韌性、川普(Donald Trump)的關稅與移民政策可能再次引發通膨影響,美國公債殖利率揚升至去(2024)年4月以來最高峰、觸及4.7%,這個水位近來經常對美股造成壓力。

    綜合路透社、Business Insider等外電報導,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8日盤中攀升至4.73%、創2024年4月25日以來新高,但下午略為拉回至4.677%。(註:公債價格與殖利率呈反向走勢。) 自去年9月中旬聯準會(Fed)展開降息循環以來,10年債殖利率不跌反漲,至今已跳升超過1個百分點。

    2022~2023年期間,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曾來到上述水位附近,當時全球股市大幅拉回。然而,這一次股市漲勢僅稍停,暗示若殖利率進一步跳升,股市恐怕還有續跌空間。

    高盛包括Christian Mueller-Glissmann的策略師團隊發表報告指出,股市與債券殖利率的關聯性再次轉負,若殖利率在缺少良好經濟數據的環境下持續跳高,終將衝擊股市。

    高盛直指,本次債券遭到拋售、股市卻相對有韌性,若經濟成長傳來利空,近期修正風險偏高。值得注意的是,殖利率曲線轉趨陡峭之際,長債殖利率的漲勢最凶猛,暗示投資人對美國財政及通膨風險感到擔憂。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日前就警告,美國股市可能進入好消息被視為壞消息的階段。

    美銀預測,預定本週五(1月10日)公布的2024年12月就業報告應該「表現穩健」,非農就業人數有望增加175,000人,略低於11月的227,000人。不過,失業率預料將持穩於4.2%。「這應是鼓舞人心的訊號,因為11月失業率幾乎接近4.3%。」

    然而,這份強勁的經濟數據可能促使聯準會(Fed)改變政策立場。美銀指出,若就業市況快速止穩,則本波降息循環或許已經結束。此外,「若本週五的就業報告表現強勁,則利率壓力對股市造成的逆風、將比良好經濟為股市帶來的順風更強烈。」

    根據Bianco Research創辦人Jim Bianco統計,1963年以來,Fed展開降息循環後的115天內,僅1981年的公債殖利率漲幅高於2024年。

    (其中黑色線是2024年Fed降息後的10年債殖利率走勢,1981年是咖啡色線) Bianco認為,這暗示債市不認同Fed降息政策,也代表金融環境出現實質變化。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yDW0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