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元小反彈、台幣陷入狹幅盤整 暫收30.48元
〔 自由財經 / 記者 陳梅英 〕
不畏美國政府停擺,美股收紅,連動台股續揚,大盤指數重新站回26000點,惟美元指數在連跌3日後出現反彈,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早盤走勢轉為震盪,中午暫時收在30.48元、貶值1.1分,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5.73億美元。
新台幣昨日結束連7黑後,今早以30.46元、升值0.9分開出,上午盤最高觸及30.455元、最低下探至30.484元,波動區間不到3分,陷入狹幅整理。
主要亞幣則多數走貶,其中,日圓先早盤一度貶至148.22兑1美元,目前又回到147價位;人民幣離岸價則是直接貶破7.13兑1美元;韓元也出現急貶走勢。
外電報導,美國聯邦參議院遲遲未能就臨時撥款法案達成共識,美政府停擺幾成定局,上一次美國政府「關門」時間在2018年美國總統川普的首次任期,持續時間高達35天,為史上最長,期間S&P500指數下跌2.7%、美元指數小跌。
分析師認為,從歷史經驗來看,美政府關門短期確實會引發市場不確定性,但對經濟與股匯市衝擊有限,主要取決於持續的時間。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rYOm5r
美元小反彈、台幣陷入狹幅盤整 暫收30.48元
-
關稅衝擊 減班休息情況惡化
〔 工商時報 / 林莉 〕
今年4/7以來受對等關稅影響實施減班休息事業單位與人數變化
台美關稅談判效應持續擴大,勞動部1日公布最新減班休息統計顯示,本期共有398家企業通報、影響人數8,505人,較上期(按:9月16日公布)增加65家、1,171人。其中,受對等關稅衝擊的企業達310家,影響人數7,755人,占總數約九成。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琦雅表示,製造業仍是主要受影響產業,共327家、8,070人,占總數約九成五,其中又以金屬機電工業最受衝擊,共269家、6,749人。主要反映在外銷訂單不穩、客戶延後下單,導致人力需求暫時趨緩,不過整體增加幅度,已較前一期增加2,471人平緩許多。
黃琦雅指出,本期通報中,100人以上的中型企業共19家、影響2,980人,占整體減班休息比率35%,其中兩家規模較大,分別為汽車零件製造業者通報183人,另一家其他運輸零件製造業341人。
黃琦雅表示,許多業者反應,因美國關稅影響,客戶訂單仍在觀望中,所以決定調整人力配置,並通報實施減班休息。廠商也向勞動部說明,由於政府祭出就業安定措施,在多種調整方式中,最後選擇以減班休息作為因應方案。
不過也有部分廠商訂單回穩,恢復正常上班,黃琦雅指出,12家業者通報,減班休息實施至9月30日屆滿,評估後認為無續延必要;另有4家原訂實施至11月,但因訂單回流,選擇提前終止。整體來看,這16家皆屬製造業,其中以機械設備製造業占比最多。
勞動部指出,減班休息並非無薪假,全時勞工每月工資不得低於最低工資28,590元,且雇主仍須為員工投保勞健保及提繳勞退。
勞動部表示,目前通報減班休息的勞工,有73.6%的企業、293家為適用僱用安定措施的產業,若以人數計,有八成以上、共7,106人員工可以申請薪資差額補貼。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x3V5X1
關稅衝擊 減班休息情況惡化
-
8月製造業景氣燈號連4藍 台經院:傳產「情況很不好」
〔 工商時報 / 陳碧芬 〕
台經院製造業景氣燈號變動
台灣經濟研究院1日發布8月份台經院製造業景氣概估,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7月調整後的8.36分,上升0.88分至8月的9.24分,燈號仍為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已是今年來的連續第四顆藍燈。惟傳產製造業景氣谷底沒有確立,整體製造業景氣實難真正好轉。
觀察8月製造業景氣變動過程,看到好的訊號、但也有產業難言的苦。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指出,8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較上月改善,有四項因素,包括:一、科技產品出貨、接單動能延續,二、新台幣匯率轉貶影響,三、美國對等關稅帶來的衝擊已不若前幾個月明顯,四、製造業廠商對當月景氣看法,較上月調查時明顯改善。
以個別產業的半導體業為例,台經院指出,受惠於AI應用需求強勁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增加,推升需求面及售價面指標,加上相關類股因美國利多消息激勵而出現價量齊揚,拉抬經營環境面指標表現,故8月景氣燈號由代表低迷的黃藍燈轉為持平的綠燈。
但台經院指出,傳產製造業「情況很不好」的現象,如受市場低迷與客戶下單保守影響,業者自行持續減產,抵銷部分科技業成長動能,拖累原物料投入與成本等面向指標表現。
以個別產業來看,機械業因美歐及東協市場需求疲軟,本產業出口及外銷訂單年增幅較上月收斂,加上去年同期因廠商配合交貨期墊高基期,8月生產指數年增率由正轉負,8月其產業景氣燈號續為代表衰退的藍燈。
台經院表示,經濟前景仍然存在挑戰,如半導體等產業關稅尚未完全明朗,關稅帶來短期通膨壓力,聯準會已於9月18日宣布降息一碼因應。
中國方面也是台灣製造業的壓力源,雖中國官方推出「反內捲」政策及救市措施,對過度競爭產業進行減產,以緩解通貨緊縮壓力,但能否有效提升消費信心,帶動經濟成長仍有待觀察。
製造業須持續審慎因應潛在風險與挑戰,以維持產業的穩定發展。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VWbAM6
8月製造業景氣燈號連4藍 台經院:傳產「情況很不好」
-
景氣穩健 央行大幅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4.55%
〔 工商時報 / 巫其倫、陳美君 〕
台灣中央銀行18日下午舉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央行會後宣布利率決策按兵不動;並公布最新經濟預測,上修2025年經濟成長率估值為4.55%,並預估明年成長率2.68%。而2025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同步下修為1.75%、核心CPI預估為1.67%;2026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預估為1.66%、核心CPI預估為1.64%。
央行第三季理監事會公布,2025年經濟成長率由上季預估的3.05%大幅上修為4.55%,優於主計總處預期。
通膨率方面,2025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則由上季預估的1.81%下調為1.75%、核心CPI則由上季預估的1.69%下調為1.67%。2026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預估為1.66%、核心CPI預估為1.64%。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vLbnGL
景氣穩健 央行大幅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4.55%
-
「不會重演5月匯市踩踏!」央行楊金龍喊話 新台幣再貶破30.16元
〔 Yahoo!股市 〕
央行總裁楊金龍強調,近期新台幣已較為穩定,不會重演5月「踩踏事件」,新台幣兌美元今(19)日早盤持續走弱,最低觸及30.166元,貶值5.9分。
截至上午10時18分,新台幣兌美元匯價在30.108元附近震盪,貶幅約1分。
外匯專家李其展分析,台幣走勢主要受美元反彈影響。美元指數一度升至97.45,帶動亞幣同步承壓,日圓回貶至148兌1美元關卡,韓元也跌至1394.9兌1美元。
李其展指出,公開市場操作影響有限,短期仍要觀察新台幣能否守穩30元整數關卡。
央行昨日理監事會,針對外界關切,新台幣穩在30元關卡左右,是否可避免出現5月初的「匯市踩踏」情況?楊金龍回應,當時因市場過度預期,外資短線大舉進出,導致新台幣在短短兩個交易日內急升近2元,出口商恐慌性拋匯,匯市出現劇烈波動。央行後續透過溝通與市場調節,才讓情況逐步趨緩。他表示,自7月以來,新台幣過度波動的情況已明顯減少,「現在匯率相對穩定」。
至於外界關注央行是否會透過調整存款準備率穩定資金?楊金龍指出,存準率主要用於「收縮資金」,若要「釋放資金」應以公開市場操作為主,因為操作更具彈性、能每日調整,能更快速回應國際金融環境變化,避免匯市再次過度震盪。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9nAz3v
「不會重演5月匯市踩踏!」央行楊金龍喊話 新台幣再貶破30.16元
-
連六凍!央行利率維持不變 沒鬆綁房市
〔 Yahoo!股市 〕
央行今(18)日舉行今年第三季理監事會,維持利率政策不變,連6凍,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和短期融通利率各維持 2%、2.375%及 4.25%,也沒鬆綁房市,維持第七波信用管制。
「本行理事會一致同意維持利率政策不變。」央行表示,綜合國內外經濟情勢,考量今年國內通膨率將降到2%以下,明年有望續降,此外,預期今年國內經濟穩健成長,明年成長力道尚屬溫和,為了審慎因應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以及美國經貿政策對國內經濟可能的影響,全體利監視認為,本次維持政策利率不變,有助於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
針對沒鬆綁房市,央行說明,去年9月第七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實施以來,銀行受限貸款成下降,民眾看漲房價預期心理趨緩,房市交易持續降溫,房價漲勢趨緩,國銀辦理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貸款比率也持續增加,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由上年6月底的高點37.62%,緩降至今年8月底的36.71%。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6q4V45
連六凍!央行利率維持不變 沒鬆綁房市
-
SEMI全球總裁:台灣是半導體生態中心 全世界都倚賴台灣
〔 自由財經 / 記者 洪友芳 〕
全球半導體年度盛會SEMICON Taiwan國際半導體展今(10)盛大開展,值30周年慶,SEMI全球總裁Ajit Manocha表示,台灣已成為半導體生態的中心,全世界都非常依賴台灣,台灣雖小,卻是最受全球歡迎的地區,從這次半導體展熱烈參與情況就可看出;儘管面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問題,但他相信問題會解決,呼籲業界繼續努力向前,共同迎向下一個30年。
今日參加開幕典禮除了Ajit Manocha之外,還有行政院院長卓榮泰、SEMI全球董事會主席吳田玉、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聯電共同總經理簡山傑,總統府資政沈榮津、經濟部、外交部等官員、多國駐台大使與等貴賓皆出席,共同揭開展期序幕。
Ajit Manocha致詞時表示,過去30年,SEMICON Taiwan從區域性商展,逐漸銳變為全球公認的產業連結與技術前瞻。他已參與SEMICON Taiwan達9年,今年特別不一樣,更盛大也更好,來自60多個國家的參展就可看出熱烈盛況,也說明台灣雖小,卻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地區。
他說,台灣在全球的地位已不可同日而語,跟人們提到「半導體」時,第一個想到國家就是台灣,台灣已成為半導體生態系的中心,全世界都非常依賴台灣。
Ajit Manocha並提到,他於1980年代曾任職於美國貝爾實驗室,1987年見證台積電的創立,當時有不少同事回台灣加入台積電,他們對台積電做出卓越貢獻。隨著台灣半導體業發展茁壯,台積電、日月光、聯電都成為半導體產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尤其台積電正往美國、歐洲、日本擴展,這更足以證明世界很依賴台灣。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QaGM85
SEMI全球總裁:台灣是半導體生態中心 全世界都倚賴台灣
-
打炒房五年有成!房貸集中度仍偏高 央行不鬆手
〔 工商時報 / 陳美君 〕
中央銀行自2020年12月以來,陸續加碼七波房市管制,累計實施近五年;據聯徵中心統計,全國房貸平均核貸成數從2020年第四季的73.49%,降至今年第二季的71.86%,四年半來降幅達1.63個百分點;房貸利率也從1.45%漲至2.41%,漲幅約0.96個百分點,顯示央行打炒房下,房貸成數下滑、利息支出也隨之增加。
數據顯示,央行實施近五年的打炒房措施,確實讓房市逐步恢復冷靜,但央行最關注的房市指標「不動產貸款集中度」,截至今年7月仍達36.74%,雖較2009年10月的歷史高點37.9%,降低1.16個百分點,仍居相對高位,成為央行持續控管房市的關鍵主因。
央行自去年8月中旬採取道德勸說,請銀行自主控管去年第四季至今年第四季、為期一年的不動產貸款總量,並於去年9月實施「史上最嚴」的第七波房市管制措施,關鍵主因,就是不樂見銀行的信用資源,全都集中在不動產上。央行官員認為,實施以來,銀行受限貸款成數下降,民眾看漲房價預期心理趨緩,房市交易持續降溫,房價漲勢亦續減緩。
央行緊盯的房市三指標,也彰顯近五年來的打炒房頗具成效,包括銀行房貸與建築貸款餘額年增率減緩、不動產貸款集中度趨緩,以及國銀辦理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貸款占購置住宅貸款比率上升。央行也觀察到,自去年第四季起房價漲幅減緩:國泰、信義房價指數季增率收斂;政大永慶房價指數季增率轉為負值。
第二季理監事會議上,央行理事們對於房市管制措施是否到了鬆綁時機,有一番熱烈討論。有理事認為,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雖下降但仍居高,贊同維持管制措施不變,未來仍須持續關注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審視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執行成效。
也有理事說,為期一年的銀行自主控管不動產貸款總量已顯現成效,雖信用資源仍有過度流向不動產市場情形;不過,部分銀行為謹守自主控管目標,相關控管均趨於嚴格;下半年交屋數量龐大,銀行仍處於自主管理階段,恐使部分符合條件的申貸民眾可能無法順利取得貸款,央行應適時妥善處理相關申訴案件。
另有理事說,房價指數成長率仍為正值,顯示房價仍在上升。若現在放寬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恐不利維持過去七波的管制成效。
央行打炒房成效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RkEN2G
打炒房五年有成!房貸集中度仍偏高 央行不鬆手
-
台股創新高帶動 新台幣續攻高、盤中站回30.2元價位
〔 工商時報 / 巫其倫 〕
台北金融市場10日股匯持續雙揚,外資連七日匯入買超台股,加權指數大漲逾300點,衝上25,200點之上,再創歷史新天價;而新台幣對美元匯率早盤續攻高,一舉升破30.3元,惟尾盤央行照慣例進場穩穩調節,3點半後升幅大舉收斂,但仍收下連五紅。
新台幣10日終場收在30.31元,漲幅收斂至7分,連五日走揚,且續創8月21日以來半個多月收盤新高,隨外資瘋狂匯入,總成交量大增至23.56億美元。
匯銀人士表示,外資這波回頭匯入相當迅速,成為驅動新台幣9月強勁反彈關鍵,9月以來已上漲2.95角;而至10日止,近期匯價連五紅期間,每日升幅都至少1角起跳,迫使央行出手壓制升值預期,累計近五日漲幅已達4.18角之多。
匯銀人士指出,外資10日延續匯入格局,資金瘋狂湧入,至少占總成交量一半以上,加上出口商見匯價續揚,早盤就進場拋匯,加深新台幣升幅擴大;相較下,美元買盤缺乏承接力道,少了軍購款及油款匯出,且進口商仍偏向惜購,僅剩央行與外資對作。
匯銀人士說,央行盤中相當努力調節,動用真槍實彈進場,力道明顯比前幾日大,尤其在尾盤3點半後強勢作價,匯價升幅從1.5角一路收斂至1角內,終場力保30.3元,研判此價位上下是近期央行力守區間。
相較亞幣而言,新台幣在台股瘋狂上漲下,單日續揚0.23%相對強勢,仍是單日最強亞幣,而韓元僅升值0.05%、人民幣漲0.04%、星幣升0.09%、日圓升0.2%。
市場對美國聯準會加速降息的預期持續發酵,匯銀人士認為,後續聚焦本週將公布的美國關鍵通膨數據,投資人靜等2份重要通膨數據,包括8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報告,以及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若通膨如預期內下滑,美國降息速度加快的預期更篤定,為非美幣別升值添加柴火。
匯銀人士指出,一個月期無本金交割遠期匯率(NDF)折價幅度,從上周剩下50點左右,一路擴大至135點,二、三個月期也擴大至235、345點左右,市場對於新台幣升值預期持續增加,本周新台幣延續升值節奏,持續往30元整數挑戰,但央行為避免5月初升值預期重燃,在30.2元上方已加強調節,將牽制新台幣此波升值速度。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DOL0lR
台股創新高帶動 新台幣續攻高、盤中站回30.2元價位
-
打造經濟日不落國 龔明鑫:台灣須全球佈局
〔 自由財經 / 記者陳鈺馥 〕
賴政府內閣改組,行政院今日召開「行動創新AI內閣2.0發布記者會」,將轉任經濟部長的政院祕書長龔明鑫強調,總統政見裡有立足台灣、佈局全球,成為經濟日不落國,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台灣還是要全球佈局走出去。
龔明鑫表示,他非常感謝行政院長和副院長,過去1年多對他充分信任和支持,這次又支持他回經濟部娘家。經濟部未來施政重點有幾項,第一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建設要強化,除能源之外,還有治水,明年預算卓揆已指示要特別增加,將來會把落實和執行做好。
龔明鑫指出,第二是中小微企業多元發展方案,他也會加以落實。其實中小微企業和治水是少數預算當中,卓揆主動大幅增加部分,這部分是政策上的重中之重。
龔明鑫提及,中小微企業和傳統產業是台灣發展的根,經濟部永遠跟這些產業站在一起,過去共同經歷美中貿易戰1.0及肺炎疫情挑戰,相信這一次中小微企業、傳產也可以度過挑戰。
龔明鑫分析,第三是科技產業。台灣科技產業在過去9年當中,透過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或科技發展,在全世界供應鏈是關鍵不可或缺的角色。下一步要如何走,AI新十大建設已經有了,科技發展都已擬定目標,包括矽光子、量子計算、機器人都是很重要的科技發展方案,但台灣還有很重要的一步要往前跨。總統政見裡有立足台灣、佈局全球,成為經濟的日不落國,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台灣還是要全球佈局走出去。
龔明鑫,卓揆不只一次提示,未來經貿秩序可能會有所改變,台灣要有所因應,全世界的訂單分布可能也會產生結構性影響。即川普1.0時,全球供應鏈已經進行改變,川普2.0全球性訂單和結構也發生變化。
他強調,所以未來要成為經濟日不落國或因應新秩序的挑戰,台灣高科技產業的全球佈局和落實,這是非常重要議題,後續規劃等去經濟部後再報告。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ZN2yDA
打造經濟日不落國 龔明鑫:台灣須全球佈局
-
強化資本 壽險掀海外發債潮
〔 Yahoo!股市 / 陳美君 〕
國內壽險業積極籌資厚植資本,除在國內發債外,國泰、南山、新光等壽險業者均赴海外申設SPV(特殊目的公司)發行次債籌資。富邦人壽日前表示,在新加坡設立100%持有的SPV,相關作業已準備好,正在等「最佳發債時機」。
富邦人壽今年4月底經董事會通過,擬在新加坡設立100%持有的SPV,預計設立後可發行債券籌資、強化資本,而設立的交易本金預計為4,000萬美元。若確定發行,將是國內第四家赴海外申設SPV發債的壽險公司。
壽險業2026年將接軌TW-ICS(台版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和IFRS 17(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17號公報),壽險業積極發債強化資本。考量國內債市胃納有限,為增加保險業強化資本籌資管道,金管會鬆綁相關法規,開放保險業得透過成立SPV,在海外發行債券。
富邦人壽先前公告,通過擬設立100%持有、特定目的國外籌資事業,以強化財務結構並充實資本;此交易待金管會核准後辦理並匯出資本金4,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2.9億元)。
富邦人壽說明,預期今年美國聯準會將降息,今年發行債券將具優勢。海外發債將以同發行幣別再直接於海外市場進行資金運用,可降低公司換匯及避險成本;此外,新加坡在符合一定條件下,債券利息有稅負優惠,且當地債市成熟、交易也相當活絡。
國泰人壽去年6月率先在新加坡申設SPV,並二度發債籌資,6月完成10年期6億美元次債定價,票面利率為5.95%;8月再發行15年期首10年不可贖回的美元次債,發行規模3.2億美元,票面利率5.3%;去年9月南山人壽也成功定價首檔海外美元債券,發行7億美元10年期次順位資本債券,票面利率為5.45%;今年6月新光人壽同樣在新加坡設立SPV,並完成美元4億美元10年期次債定價,票面利率6.95%。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2QaEeX
強化資本 壽險掀海外發債潮
-
7月退票張數、金額雙降 央行:全年挑戰歷史新低
〔 工商時報 / 巫其倫 〕
中央銀行27日公布7月存款不足退票統計,單月工作天數雖較上月增加2天,但由於7月僅1個月底峰日,加上季底、半年底效應結束,單月退票張數及金額雙雙下降。而前七月退票金額僅210.66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略增2.59%,若後續月份退票金額回降至25億元上下,全年仍有機會挑戰歷史新低水準的336.35億元,將是連五年低於400億元大關。
根據央行統計,結束上半年底退票高峰期,7月退票張數及金額雙降,張數降至3,801張,而金額也降至34.2億元,年增幅回降至17.08%。7月無連假使工作天數增加,但退票張數及金額雙降,主因月底峰日較上月少了1天。
由於票據交換金額是商業活動熱度的指標,因此退票金額、張數及其比率等指標均為經濟景氣狀況的指標,其變化有助於作景氣狀況的研判。儘管國內退票狀況持穩,但近月億元以上的大戶退票似有上升跡象。
6月大戶退票金額來到5.5億元,而7月大戶退票更來4戶、5.9億元,其中個人戶及公司戶各有2戶,金額分別為3.8、2.1億元。累計近二月大戶退票就達到11.4億元。
不過,央行官員認為,近二月大戶退票雖增加,但未必反映整體市場情況,目前企業及個人資金狀況穩定,退票情況增加應是短期因素,後續需持續觀察。而本月存款不足毛退票金額占票據交換金額比率仍將為0.3%,由比率來看也是持穩。
進一步觀察,今年退票金額大致持平,每月大致維持在25億元以下水準,即使6、7月衝出約35億元水準,但也未出現過往動輒40億元的情況。若下半年退票金額回穩到25億元上下,全年仍有機會挑戰去年全年的336.35億元。
根據央行統計,7月票據交換張數455萬5,432張,月減14.18%,票據交換金額1兆1,502億元,也月減2.42%,主因7月少了1個月底峰日。而7月存款不足毛退票張數3,801張,占票據交換張數之比率持平為0.08%;存款不足毛退票金額34.2億元,占票據交換金額之比率為0.3%,較6月減少0.01個百分點,大致仍持穩。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7VEMlD
7月退票張數、金額雙降 央行:全年挑戰歷史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