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管會推「虛擬資產保管業務」試辦 明年元旦起受理申請
〔 自由財經 / 記者吳欣恬 〕
金管會今推出「虛擬資產保管業務」的主題式業務試辦,並發布相關說明資料及問答集,將從明年1月1日起受理業者申請,希望促進金融機構發展安全且可靠的虛擬資產保管服務,並支持國內金融創新發展。
金管會透露,目前有5家民營銀行洽詢,收件後原則上審查兩個月,若文件齊備,最快可在明年上半年看到首家業者獲准試辦,為期6個月。
金管會表示,針對本次「虛擬資產保管」的主題式活動,有意參加的業者,自即日起可向金管會提出輔導請求,受理申請期間為明年1月1日至4月30日,金管會在審查後也會對外公布審查通過的業者名單。本次試辦的成果及經驗,後續也將作為金管會增訂相關規範及推動政策參考。
綜規處表示,可申請試辦的對象為金融機構,金融機構也可與金融科技業者合作試辦,且沒有針對金融機構的資格做出限制,主要會看安全、風險管理辦理的情形,業者洽詢多著重在辦理程序面及後續業務規劃,明年若有送件申請會先接受,再以個案考量審核狀況。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mRv0Nl
金管會推「虛擬資產保管業務」試辦 明年元旦起受理申請
-
量能急凍!新台幣陷入狹幅盤整 暫收32.523元
〔 自由時報 / 記者陳梅英 〕
美國感恩節放假,美元因交易清淡持續走弱,日圓兌美元匯率一度升破150大關,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則在市場觀望中在32.52元附近上下波動,中午暫時收在32.523元、貶0.2分,上午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僅3.7億美元。
台股今日則是開低走高,但市場追價意願不足,10點過後大致在平盤附近遊走,目前呈現小漲走勢。
儘管美國10月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顯示通膨仍然頑強,距離2%目標還有段距離,不過國際美元在感恩節前夕因投資人獲利了結反而走跌,今早美元指數更近一步跌破106位置,主要亞幣皆獲得喘息空間。
其中,日圓更因中東停火協議生變避險資金湧入一度升破150大關,人民幣離岸價早盤也回升至7.2309兑1美元,為近一週新高。
新台幣匯價昨日結束連2貶後,今早以32.51元、升值1.1分開出,在市場觀望氣氛下,最高升抵32.5元、最低觸及32.54元,上下波動收窄,陷入狹幅盤整走勢。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EgZ1Dv
量能急凍!新台幣陷入狹幅盤整 暫收32.523元
-
Q3經濟成長率可望上修 明年上看3%以上
〔 自由時報 / 記者陳梅英 〕
本週有多項重要數據發布。其中,中央銀行將公布房貸與建築貸款餘額,預期仍雙雙創高,惟年增幅是否反映政府打炒房效應有所收斂,需進一步觀察;主計總處將公布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與明年經濟預測,在出口表現優於預期下,Q3經濟成長率將上修至3.9%以上。
主計總處日前已發布第三季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率概估值為3.97%,比8月預測數高出0.76個百分點,主因出口表現優於預期,若第四季按照原先預測表現,全年經濟成長率將衝破4%、達4.1%。
主計總處並將更新對明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外界關切若納入川普重返白宮影響,主計總處是否維持8月時預測值3.25%?
另外,國發會將公布10月景氣燈號,在9月重返黃紅燈後,10月是否再度躍上紅燈,仍有變數。
根據國發會資料,景氣燈號睽違2年半於6月終於再見紅燈後、7月立馬掉回黃紅燈,8月又變回紅燈、9月則再度落至黃紅燈,景氣燈號變化有如春天後母臉,捉模不定。惟國發會表示,雖然燈號在黃紅燈與紅燈區之間來來回回,但是領先及同時指標分別連11個月、17個月上升,顯示景氣維持成長態勢。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V051Dy
Q3經濟成長率可望上修 明年上看3%以上
-
從勁敵變兄弟!供應鏈合作 南韓成為台灣最大入超國
〔 中時新聞網 / 吳靜君 〕
財政部表示,南韓為我國第5大出口市場,次於中國大陸與香港、美國、日本及新加坡、第4大進口來源,次於中國大陸與香港、美國及日本,雙方經貿往來熱絡,我對南韓貿易長期處於入超狀態。
近來在AI供應鏈分工運作下,台、韓互動更見增溫,今年前10月我國對南韓出口168 億美元,占出口總值 4.3%,年增 11.0%,自韓進口349億美元,占進口總值 10.8%,創歷史新高,年增 50.0%,出、進口相抵,入超 181 億美元,提前刷新歷年全年紀錄,且超越日本167億美元,成為我最大入超來源國。
我國與南韓同為出口導向之經濟體,產業結構頗為相似,相互進出口的主要貨品多有重疊,均以電子產品為大宗,石油煉製品亦占一席之地。如以入超貨品觀察,今年前10月我對南韓入超前5大貨品,合計占我對韓總入超8成6,其中排名首位的積體電路入超高達 129 億美元,占 71.3%,主因南韓在記憶體擁有領先優勢、以及此波AI商機中,雙方同為國際大廠關鍵元件合作夥伴,其大量供應DRAM予國內廠商進行封裝整合所致。
南韓煉油產業頗具規模,加以儲油設施完備,我自韓進口柴油、半精煉石油增加,致石油煉製品入超 8 億美元,占 4.3%居次;電腦零附件、環烴,用於工業塑料之對二甲苯、苯等同為持續入超貨品,金額在6到7億美元;鋼鐵結構物因今年以來我國為建置離岸風場,自南韓採購之鋼鐵製塔及格狀桅桿呈倍數成長,入超金額擴增為5億美元。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WAL8R7
從勁敵變兄弟!供應鏈合作 南韓成為台灣最大入超國
-
外幣放款 連四月正成長
〔 工商時報 / 魏喬怡 〕
受美國降息、AI需求增兩大因素,國銀看好外幣放款動能持續成長。據央行統計,至今年9月底國銀外幣放款達4,783.47億元,較8月略減142.77億元,但年增率高達3.54%,連四月維持正成長,反映出整體趨勢向上。
中信銀行指出,美國聯準會(Fed)一如預期11月降息1碼,主席鮑爾也強調貨幣政策不受到選舉結果影響,因此預估今年最後一次會議,還會再降息1碼。而今年經核准對外投資金額,累計至9月已較去年整年度成長76%,同一時間的進出口貿易數據累計值,也較去年同期增加10.15%,加上美元降息因素,可望持續帶動外幣放款動能。
外匯大行兆豐銀也表示,台灣經濟以出口為主力,因地緣政治因素及國際景氣能見度不佳,國內廠商生產、擴廠及投資都趨於保守,對外幣放款需求相對減少,但聯準會啟動降息以來,提升國內企金外幣放款業務的成長。外幣放款需求的變動,除美元利率走勢外,還須視國際景氣及終端消費需求是否提振,將掌握既有客戶企金外幣放款商機,利用海外據點廣布的優勢,透過國內外分行合作引介,開發外幣授信案源。
台北富邦銀行也認為外幣放款持續增加,主因全球經貿成長穩步回升,AI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熱絡,繼續推動外幣放款動能的擴大。
第一銀行說明,下半年來海外分行放款穩步成長,9月海外分行放款相較去年同期成長約5%,但國際政經情勢瞬息萬變,海外經營仍重視風控,將採在地及台商客群並進的方式,深化同區域內海外分行間的合作,擴大業務量能。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WAL8R7
外幣放款 連四月正成長
-
大摩看2025年亞洲市場 台韓列紅色警戒
〔 工商時報 / 簡威瑟 〕
摩根士丹利最新釋出新興亞洲2025年投資觀點,提出亞洲高度依賴貿易的經濟體系,將面臨更大的外部壓力,特別是因美國逐步提高關稅與全球貿易放緩所帶來的挑戰,預料各市場表現會有不小差異,2025年的五大關鍵「台海緊張」赫然入列,成全球投資人不得不持續正視的議題之一。
摩根士丹利新興市場策略師Jonathan Garner領銜的團隊,於歲末拋出2025年展望,迅速吸引市場注意。他並提出,今年美國總統選舉已改變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由共和黨政府全面執政的「紅色浪潮」來臨,未來可能出現更高的關稅環境,對經濟增長產生衝擊,不利亞太與新興市場股市表現。
摩根士丹利看2025年新興市場前景
除不令市場感到意外的潛在高關稅衝擊,大摩認為,若進一步考慮大陸對抗通縮等問題,及半導體、科技產業面臨的周期性挑戰,建議旗下客戶,於新興市場布局更應專注於印度、東協結構性內需增長,南非市場也可望復甦。相較下,大摩對南韓、台灣、大陸最悲觀,均持「減碼」態度。
摩根士丹利提出的2025年聚焦主軸,包括:一、因共和黨政府可能會大幅拉高貿易的關稅與非關稅壁壘,多極化(Multipolar)世界正在崛起。二、半導體與科技產業降評至「減碼」。三、投資內需(大陸以外)優於出口產業,正面看待新興市場經濟體中的傳統經濟發展機會。四、看好亞洲金融加速發展,對金融類股(不含大陸)廣泛給予「增持」投資評等,認為亞洲金融市場的發展,可能將繼續受到內部資金流動與政策推動。
最後,與台灣另一切身相關的要點是,大摩提出油價與台海關係的緊張,是2025年五大主軸中,最需要密切關注的風險變因。
進一步剖析大摩對半導體與科技產業的看法,事實上,大摩7月時已將族群投資評等由「加碼」降為「中立」,此時進一步降至「減碼」,強調保護主義對半導體與科技產業影響,可能遠大於其他產業。對應至與科技息息相關的台灣與南韓市場,摩根士丹利坦言,相關產業估值過高、資金配置集中、經濟體對貿易的高度敏感性,再加上地緣政治挑戰,促使大摩對台、韓二大市場保守以待,並給予「減碼」投資評等的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大摩亞洲不含日本與新興市場最看好的各20檔關注個股清單,台灣這次入列的代表,不是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反映出產業面對半導體轉趨謹慎的觀點。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b3RNlE
大摩看2025年亞洲市場 台韓列紅色警戒
-
重返2字頭!下週國內油價大降0.4元
〔 自由財經 / 記者 林菁樺 〕
加油族等等!因中油啟動平穩措施吸收後,下週國內汽、柴油價格預估將降0.4元,寫近19個月新低,發油量最大的95汽油也重返2字頭。
國際油價因OPEC+延長自願額外減產措施至今年底、中國擬推出大規模刺激經濟措施而上漲;中油累算至11月7日的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為74.44美元,較上週72.33上漲2.11美元。本週與上週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均為32.086較上週32.048貶值0.038元。
依中油浮動油價調整機制作業原則,以及不考量亞洲鄰近國家最低價及平穩措施的條件下,與本週參考零售價格相比,預估下週汽油零售價調漲0.9元,柴油調漲1.2元。中油啟動雙平穩措施吸收,預估汽油實際調降0.4元、柴油調降0.4元。
若按預估降幅,下週國內92無鉛汽油每公升28.4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9.9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1.9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6.8元;實際調整金額有待週日中午12點,以台灣中油全球資訊網暨經濟部網站正式對外公布為準。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XRo2p0
重返2字頭!下週國內油價大降0.4元
-
大選後美元續揚、新台幣貶勢煞不住!盤中失守32.3元
〔 工商時報 / 巫其倫 〕
川普勝選重返執政,激勵美債殖利率、美元同步大漲,美元指數創逾四個月新高,非美貨幣續貶,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繼前日放量重貶逾2角後,7日早盤貶勢煞不住,外資及投信加碼匯出,一早即摜破32.3元關卡,終場收在32.24元、續貶6.6分,創8月17日以來收盤新低,台北外匯市場成交量14.69億美元。
匯銀主管表示,由於美元指數續強,主要幣別繼續走疲,新台幣跟著國際盤大跌,一早最低觸及32.32元,創近三個月盤中新低,後續在日本央行官員出面喊話,表態將對日圓走弱採取行動,日圓順利止血,新台幣也貶勢稍稍收斂,加上央行盤中強勢阻貶,勉強將新台幣守在32.3元下方。
外資7日買超台股,但台北金融市場股匯仍不同調。匯銀主管分析,主因盤初外資匯出力道仍大,加上投信ETF海外投資款持續外逃,且政府基金零星美元買盤,一舉將新台幣打向32.3元,而出口商見匯價低至波段新低,盤中也有進場拋匯,但下午3點後匯市回歸平淡,央行出手下順利緩解新台幣貶壓。
匯銀主管指出,川普勝選且是外全執政,由於其政策不確定性高,美元短線偏強,新台幣貶值壓力不小;但另一方面,市場重心轉移到本周聯準會利率決策,以及降息路徑是否因選舉結果出現變化,但市場仍預期聯準會本周篤定降息1碼,美元上攻力道可能受壓抑,也要看聯準會官員談話,將提供市場後續降息路徑指引,牽動後續資金布局方向。
外匯交易員則說,市場川普交易仍在延續,但近兩個交易日突破105價位後回落,主要是短期大選結果產生後,市場稍微獲利了結,小幅調整部位,但因整體不確定性仍大,修正幅度不大,後續還有向上挑戰106的機會。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Nl3lqq
大選後美元續揚、新台幣貶勢煞不住!盤中失守32.3元
-
台經院樂觀今年經濟成長率站上4字頭
〔 工商時報 / 陳碧芬 〕
台灣經濟研究院7日發布2025年景氣展望及經濟預測,認為2024年台灣經濟,內需維持穩定,出口外銷面臨產業不平均,非資通訊產品因中國生產過剩及日圓貶值影響,直到第三季才止跌上揚,整體成長動能單靠資通訊產品的帶動。
台灣經濟研究院長張建一表示,隨著出口擴張,民間投資成長率也逐季轉佳,內需穩定、外貿逐步回升,台灣經濟維持擴張,前三季成長率分別為6.6%、5.1%及4.0%,估計全年成長率估計可望超過4%以上,此次上修今(2024)年經濟成長率至4.03%,優於7月預測值的3.85%。
展望2025年台灣經濟,台經院分析,全球經濟仍具韌性,加上美歐進入降息循環,有望刺激消費與投資。隨著全球貿易持續擴張,有助於國內輸出和民間投資表現,加以民間消費成長動能穩定,故預期2025年台灣經濟成長仍將依賴內需支撐,而淨外需的貢獻有望回升,整體表現內穩外溫,台經院估測預測,2025年GDP成長率為3.15%,較2024年更新後4.03%減少0.88個百分點。
張建一提醒,全球經濟仍將面臨諸多挑戰,美國新任總統政策、各國央行不同步的貨幣政策、中國不動產市場前景,以及地緣政治衝突如俄烏及中東戰爭等四大項目最為關鍵,不僅影響台灣出口表現,也透過金融市場及進口物價影響台灣內需及消費,值得預先研判並加以關注。
張建一說,川普曾提出很多選舉語言,大家擔心他可能對全球發動貿易戰,會不會在上任後真的落實,要密切觀察,畢竟他確實在第一任期時於2018年對中國發動貿易戰。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LlYlb7
台經院樂觀今年經濟成長率站上4字頭
-
房貸排隊潮 估明年下半年緩解
〔 工商時報 / 孫彬訓 〕
打炒房政策影響銀行房貸核准時間延長,並透過拉高利率「以價制量」,經數月的消化、盤點授信情況,多家房貸大行均表達「年底前不可能緩解」的看法,目前符合條件的房貸案,從送件到核准撥款時間在1~3個月間,加上年底為傳統交屋旺季,評估最快要等到明年下半年,撥款速度才可能恢復正常。
行庫高層表示,近幾年來因缺工缺合及使照核發的遞延,多數建案集中於近期陸續完工,房貸申請量能也跟著增加。以目前已送件,且符合首購、自住等條件的個案來看,核准速度至少1個月起跳,甚至可能拖到3個月之久,預計要到12月、甚至明年1月後才能撥款。考量2020~2023年的預售屋推案,陸續進入交屋期,以今年第二季為基準的撥款速度,加上銀行存款部位、房貸攤還速度等情況綜合評估,最快2025年下半年,整體案件申貸核准撥款時程,才會恢復常態。
房貸申辦核准 變動概況
第一銀行指出,目前分行收到客戶提供齊全的申請文件,尚需經鑑價、申請、審核、核准及跑撥款時間安排等流程,及視銀行資金水位及案件量多寡,但仍會協助客戶在1~3個月的時間內,完成撥貸。
華南銀行為漸進調整房貸業務,現行以排撥方式分散撥款時程,確保購屋客戶取得貸款履行交屋責任,並優先服務已核准尚未撥款(含申請中)民眾,以前述客戶優先依序撥款。如新受理案件符合首購、自用住宅及新青安資格,最快12月時有機會撥款。
彰化銀行強調,因銀行法第72條之2比率接近警戒值,目前房貸以辦理無自用住宅購屋貸款為主,並視銀行資金狀況依序撥貸,以已准額度及完成抵押權設定者優先,今年第四季仍以消化已核准待動撥案件為主,申請案件則以新青安及首購族群優先,由於央行信用管制措施及各部會政策需要一定發酵時間,房貸承作情形會依市場狀況機動調整。
合庫銀行則表示,目前以消化前已受理的房貸案件為主,因案件量較大,審核期拉長,民眾若於現在申請房貸,最快也要等到明年1月才可撥款。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dyNemD
房貸排隊潮 估明年下半年緩解
-
新台幣動向 11月上旬貶壓大 匯銀主管揭關鍵原因
〔 工商時報 / 巫其倫 〕
主要亞幣對美元升貶幅
美國大選在即,隨著美元指數漲多回落,外資轉為小幅匯入,加上31日因颱風休市一天,出口商月底拋匯作帳需求提前出籠,激勵新台幣30日翻升,美元匯價終場收在32.031元,升值7分,匯價創逾一周新高。展望11月,匯銀主管為,短線上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美國總統選舉結果,此前匯價較震盪,且若川普勝選,美元指數估將續漲,預期新台幣11月上旬貶壓略大。
匯銀主管表示,新台幣由貶轉升有三項關鍵因素,分別是:一外資轉向匯入,應是考量颱風休市及美國大選不確定性,先匯入布局;二是出口商近期在32.1元附近大舉逢低拋匯,新台幣在此價位上方有強力反壓;三是投信海外投資款匯出有暫緩跡象。
因川普勝選預期心理濃厚,美元避險行情加持下,近期美元指數一路支撐在104之上,主要亞幣10月因此集體翻黑,新台幣對美元10月貶值3.8角或1.19%,月線終結連二紅,但與亞幣重挫相比,新台幣成為最抗跌亞幣。
央行統計顯示,10月主要亞幣全跌趴,新台幣貶值1.19%,其餘如人民幣挫1.5%、星幣下滑3.28%、印尼盾走低3.54%、菲律賓披索大跌3.77%、泰銖重貶4.5%、韓元慘摔4.91%、馬來幣狂洩6.08%、日圓更是崩跌7.15%。
匯銀主管指出,近期全球匯市都偏向觀望,靜待美國大選結果,加上還有美國公布9月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及10月非農就業數據等,均將牽動美國聯準會後續貨幣政策路徑,進而影響外資進出動向,主導新台幣走勢。
匯銀主管認為,11月全球匯市還是全看美元,美大選舉結果前後市場較震盪,「通常在結果出來的一瞬間,市場反應會比較大」,目前多數預期川普當選機率相對較高,但若他真的當選,因為未來政策不確定性較高,尤其揚言加徵關稅,使美國通膨持續居高不下,進而影響降息預期,美元指數勢必續強,估計有機會突破105,因此,新台幣11月上旬的貶值壓可能稍大,需等待市場逐步消化,回歸聯準會決策,匯市才會趨於穩定。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dyNexq
新台幣動向 11月上旬貶壓大 匯銀主管揭關鍵原因
-
出口旺旺! 今年GDP成長破4%在望
〔 工商時報 / 于國欽 〕
亞洲四小龍及大陸經濟成長率
主計總處31日公布第三季GDP概估指出,由於商品出口、三角貿易優於預期,第三季經濟成長3.97%,比原預測3.21%來得好,經濟持續穩定成長,如果把第三季經濟成長帶入,假設第四季原預測不變,今年經濟成長率將達4.1%,創近三年最高。
綜合統計處長蔡鈺泰表示,經濟走向將受美國大選影響,主計總處正密切注意,在11月底根據最新情勢預測,因第三季較預測高出0.76個百分點,足以讓今年經濟成長上修至4.10%(原預測3.90%),儘管第四季會受美國大選影響,仍有許多不確定性,但研判今年經濟成長超過4%的機率是高的。
主計總處如期公布第三季GDP概估,蔡鈺泰接受電訪時表示,概估之所以優於預期,主因第三季商品出口比預測多出20億美元,加以三角貿易比原預測高,兩原因讓經濟成長高於預測。
近年海外生產比連年降低,三角貿易怎會比預期好?蔡鈺泰指出,資通產品是海外生產的大宗,近年高階資通產品雖返台生產,其餘仍得由海外供應,這些年資通的海外生產比雖降低,但迄今仍達80%,隨本季訂單規模擴大,海外生產同步成長,帶動三角貿易,挹注第三季經濟成長動能。
至於民間消費,受惠於股市上漲的財富效果,聚餐及出遊的熱潮,表現仍佳,惟基數已高,加以七月凱米颱風影響餐飲業,出國人數比預期略少,使第三季民間消費只成長1.92%,比原預測2.31%來得低。
主計總處在GDP概估階段,因資料有限無法估出民間投資,只公布資本形成(民間投資、政府投資及存貨變動),第三季資本形成年增率15.27%,蔡鈺泰說,概估數和原預測15.09%差不多,資本形成之所以有不錯表現,係來自半導體業及其供應鏈持續投資所致。
我國經濟成長率通常是指實質GDP年增率,第三季3.97%雖優於預期,仍是近四季最低,若依美國通用的經濟成長率(實質GDP季增年率)則達4.38%,創近三季最高,這些數字說明台灣當前情勢仍屬穩定成長。
有關亞洲四小龍第三季經濟成長率,綜合統計處副處長吳佩璇說,以新加坡4.1%最高,台灣3.97%次之、香港1.8%、南韓1.5%。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YqgXGO
出口旺旺! 今年GDP成長破4%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