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氣回溫 央行上修經濟成長率至3.82%
〔 工商時報 / 孫彬訓、巫其倫 〕
台灣中央銀行19日下午舉行第三季理監事會議,央行會後宣布利率決策按兵不動;並公布最新經濟預測,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為3.82%,而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同步上修為2.16%、核心CPI則下修預估值為1.94%。
央行第三季理監事會公布,今年經濟成長率由上季預估的3.77%調升為3.82%,而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則由上季預估的2.12%上調為2.16%、核心CPI則由上季預估的2%,下修為1.94%。
首次公告的2025年預測值,經濟成長率為3.08%,而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1.89%、核心CPI預估為1.79%。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VM28ry
景氣回溫 央行上修經濟成長率至3.82%
-
央行重拳管制房市 行政院尊重:適時說明調整措施
〔 工商時報 / 呂晏慈 〕
中央銀行19日宣布祭出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出重拳抑制房市熱度,針對未來是否提出抑制房市過熱的配套措施,促房市增幅走緩,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應詢表示,尊重央行決定,未來若有相關調整措施,將會適時對外說明。
央行理監事會決議利率「連2凍」,調升存準率1碼,同時,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規範自然人名下有房屋者,第1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自然人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由6成降為5成,並擴大實施地區至全國,相關措施自19日起實施。
央行總裁楊金龍坦言這次決策壓力非常大,幾乎是前6波信用管制的壓力加總,但因情況嚴峻,「Just do it」。他說,央行政策並不受政治干預,而且行政院長卓榮泰過去多次感謝央行對於市場穩定安全機制預先做了努力。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Or6VOD
央行重拳管制房市 行政院尊重:適時說明調整措施
-
央行升存準率1碼 大動作調整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
〔 MoneyDJ新聞 / 記者 陳怡潔 〕
中央銀行今(19)日召開理監事會議,會後決定將重貼現率維持在2%不變,政策利率「連二凍」,符合市場預期;同時,央行也宣布調升新台幣存款準備率0.25個百分點(1碼),並大動作調整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祭出自然人名下有房屋者之第1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自然人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由6成降為5成,並擴大實施地區至全國;購置第3戶(含)以上購屋貸款之最高成數由4成降為3成;餘屋貸款最高成數由4成降為3成等四大措施。
政策利率方面,央行表示,綜合國內外經濟金融情勢,考量今(2024)年以來國內通膨緩步回降趨勢,2025年可望降至2%以下;此外,預期2024年下半年及2025年國內經濟續溫和成長,2024、2025兩年產出缺口皆為微幅負值。央行理事會認為本次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將有助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因此,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維持年息2%、2.375%及4.25%。
針對房市,央行表示,央行自2020年12月以來,六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實施迄今,有助銀行降低不動產授信風險,不動產貸款之逾放比率仍維持低檔,信用品質尚屬良好。惟2023年下半年起,房市交易成長回升,房價漲幅擴大,帶動購置住宅貸款年增率持續上升,至2024年8月底為11.0%,係2006年5月以來新高,另建築貸款年增率亦回升,至8月底為5.0%,致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居高,至2024年8月底為37.5%,接近歷史高點之37.9%。
央行表示,2024年8月12日至21日央行分別邀請34家本國銀行座談,以道德勸說方式,請其在不影響無自用住宅民眾購屋融資需求,以及業者推動都市更新、危老重建、社會住宅等配合政府政策相關用途,及企業購建自用廠辦等所需之資金前提下,研提未來一年自主管理之不動產貸款具體量化改善方案,改善信用資源過度集中不動產貸款情形。未來央行將定期審視各銀行改善成效,並透過實地查核,督促銀行落實執行改善方案。
央行表示,為進一步強化管理銀行信用資源,抑制房市投機與囤房行為,並引導信用資源優先提供無自用住宅者購屋貸款,茲修正「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抵押貸款業務規定」,自2024年9月20日起實施。主要修正重點有四:
1. 新增規範自然人名下有房屋者之第1戶購屋貸款不得有寬限期。
2. 自然人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由6成降為5成,並擴大實施地區至全國。
3. 公司法人購置住宅貸款、自然人購置高價住宅貸款及第3戶(含)以上購屋貸款之最高成數由4成降為3成。
4. 餘屋貸款最高成數由4成降為3成。
此外,央行認為搭配調升存款準備率,透過加強貨幣信用之數量管理,以強化本行道德勸說措施及本次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成效,將有助進一步減緩信用資源流向不動產市場,因此,決議新台幣活期性及定期性存款準備率各調升0.25個百分點,自2024年10月1日起實施。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pvpLae
央行升存準率1碼 大動作調整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
-
8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創單月次高 首見連2個月突破70億元
〔 風傳媒 〕
信義房屋表示,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今年8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達新台幣71.5億元,年增81.8%,寫下次高紀錄,歷年新高則在今年7月,是房地合一稅上路以來,首見連2個月都突破70億元的高額稅收。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這反映2016年後取得並轉售的屋主,受惠不動產資產價格大漲,繳納較多的房地合一稅,帶動稅收增加。
統計顯示,今年8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71.5億元,寫下次高紀錄,受今年房市交易熱絡帶動,近期連續5個月房地合一稅收年增率都超過8成,不難看出今年售屋的屋主房價增值可觀,也繳納高額房地合一稅。
8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王為台中市
以六都包括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台南市和高雄市來看,8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王為台中市,稅收金額高達12.5億元,年增65.1%;其次是新北市是11.6億元,年增70.3%,第3為高雄市11.3億元,年增135.9%,以成長幅度來看,高雄市居六都之冠。
曾敬德指出,近年房價出現大漲,過去一年房市交易量也大,加上房地合一稅2.0改革上路,適用短期高稅率的時間拉長,帶動房地合一稅收暴增,建議民眾房地合一稅因為房價漲高,稅負變重時更要聰明節稅,但合法節稅的同時也要注意必須符合相關條件。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ReknMD
8月個人房地合一稅收創單月次高 首見連2個月突破70億元
-
孫明德:兩大因素Fed降息1碼機率大 新台幣11月將強升
〔 工商時報 / 記者 黃彥宏 〕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暨群益期貨總經顧問孫明德12日指出,聯準會下周降息1碼的機率更大,主要有二大因素:一是不驚動市場,若降2碼投資人將懷疑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將使股市大跌波動加劇;二是不要驚動川普,若一次降兩碼,川普將打擊聯準會是「為了助選、替執政黨搶選票」。不過,預期美國選舉完將加速降息,亞幣將隨之大幅升值,包括新台幣將在11月急升。
孫明德表示,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8月統計,將民間投資大幅上調至3.89%,相較於國內其他總經機構預測高出許多,主因主計總處開始發現製造業的投資有所增加,不過台灣的隱憂在於「利率比物價低」,因此民眾買房、買股熱情不斷,逼央行現在用政策打房降溫;以台灣央行的角度來看,國內物價高應要升息抑制通膨,但唯一讓央行陷入抉擇的是美國將展開降息,央行在此時若升息將引發市場疑慮,不過事實上台美利差仍相當大,美國利率是從5%往下降,台灣利率仍在2%低水平。
此外,全球企業對景氣看法正在轉變,今年第三季轉趨樂觀,從全球企業樂觀指數五大指標分析:樂觀程度、供應鏈連續性、財務信心、投資信心、ESG等,均有所上升,尤其紡織業(包括紡織品、木材、紙張和皮革)迎來近三年最高分數,然製造業雖回升,但只有AI、先進製程相關的需求強勁復甦,其餘電子零組件、不動產業則並不相當樂觀,其中汽車製造業最悲觀。
孫明德指出,中國生產過剩的趨勢持續,目前最糟的產業是水泥、鋼鐵,與房地產相關機械,因經濟不振使需求低迷;至於未來下一個「慘業」需特別注意的為:太陽能、風能、電動車及電池,生產過剩問題將逐漸浮出,進一步影響全球供應鏈。
全球股市部分,孫明德表示,Stock Trader's Almanac創辦人Yale Hirsch提出「總統選舉周期理論」,由於總統要提振經濟獲得連任,在任期第三年時股市表現最佳,尤其是第一任期要連任時最明顯。據統計,從1973年尼克森至今拜登當總統的任期內,標普500指數在美國總統第一、二、三、選舉年的上漲機率與平均漲跌,分別為:69%與11%、54%與0.6%、85%與17.3%、85%與7.6%。觀察數據可知,美國總統選舉年的股市表現,僅次於任期第三年的時候。
若用同樣標準來看匯率,孫明德指出,美元指數在美國大選年最強,尤其是第二任期最後一年最明顯,很有可能是政策刺激的結果,以服務業為主體的美國在選舉年美元強會讓民眾有感;但美元今年最強的時間已過,隨著美國總統選舉過後,美元隨之貶值、亞幣將強升,預期新台幣在11月會強力升值。據統計,美元指數在美國總統第一、二、三、選舉年的升值機率與平均升貶,分別為:62%與1.1、38%與-3、54%與-0.8、77%與3.6。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7dKZdb
孫明德:兩大因素Fed降息1碼機率大 新台幣11月將強升
-
房貸鬧錢荒交易緩!房市成屋待售供給增約5,000戶
〔 工商時報 / 記者 郭及天 〕
8月以來銀行房貸逼近滿水位、房貸鬧錢荒,央行要求銀行降低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緊縮銀根讓房市交易速度放緩,而成屋市場待售量也出現增長。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各大線上售屋平台待售物件,並排除重複後,發現8月全台成屋市場待售量月增2.5%,較7月增加約5000戶左右。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近二年來房市買氣熱絡,市場更是瀰漫一股「供不應求」的氛圍,但自8月起房貸審核趨嚴、利率拉高、成數降低、排隊等撥款狀況頻傳,房市資金急凍,衝擊民眾購屋信心。觀察8月國內各大房仲公布內部交易市況,受到房貸鬧錢荒、房貸緊縮的影響,均較7月明顯降溫,大都較7月減少二成以上,顯見民眾因擔心房貸撥貸不如預期,購屋態度轉趨保守觀望,房市交易降溫,也讓8月成屋待售量不減反增。
進一步觀察8月七大都會區的成屋待售量均較7月增加,新北市月增3.6%、桃園市月增3.5%,高雄市月增3.1%,台北市成長2.9%,新竹縣市與台南市均月增2.6%,台中市則成長1.7%。陳金萍說明,七大都會區待售均呈現量增,不過,不同產品待售量量增幅度並不相同,以目前市場交易主力的中低總價、小宅產品來說,因去化速度快,即使8月待售量增加,這類產品增幅有限,但中大坪數住宅相對去化緩慢,8月成屋待售量增幅則較為明顯。
陳金萍指出,針對這波「房貸之亂」,雖然行政院已定調,要求維護金融體質安全,以民眾自住、首購及對保中的貸款為優先,可望降低對於自住、首購族群的衝擊,不過,因各銀行房貸放款逼近滿水位,房貸鬧錢荒的狀況恐怕短時間內仍難以舒緩,資金緊縮將導致房市交易量欲大不易,今年房市交易勢必受影響,雖然根據永慶預估,全年度交易量仍較去年的30.7萬棟量增格局無懸念,不過,可以觀察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年增率已出現逐月收斂,預期未來幾個月將延續這樣的趨勢不變,房市明顯降溫。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OrYx29
房貸鬧錢荒交易緩!房市成屋待售供給增約5,000戶
-
新新併股價兩樣情!新光金下殺逾6% 台新金漲3%慶祝
〔 Yahoo!新聞 / 記者 王翊綺 〕
「新新併」台新金(2887)、新光金(2888)決定合併為「台新新光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兌換比例為台新金0.6022:新光金1股。不過由於日前中信金(2891)宣布搶親,新光金股價在雙龍搶珠下水漲船高,停牌前價格為12.45元,今(23)日開盤最低下殺6.42%至11.65元。
台新金、新光金董事會達成,新光金將以1股換0.6022股台新金,不過雙方停牌前價格分別為18.8元及12.45元,等於新光金折價約9%,今日兩檔恢復交易,新光金最低下殺6.42%至11.65元,台新金則上漲3.45%至至19.45元慶祝。中信金(2891)則續跌1.49%至32.95元。
雙方合併後,台新金為存續公司,新光金為消滅公司,合併後存續公司將更名為「台新新光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台新金、新光金雙方董事會通過,將於今年10月9日召開股東臨時會,提醒股東通過本合併案,主管機關核准以後訂定合併基準日,雙方合併之後總資產規模將會晉升為台灣第4大金控,合併市值可望進入台灣證交所上市公司,市值排行前20名。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pvZNGb
新新併股價兩樣情!新光金下殺逾6% 台新金漲3%慶祝
-
暌違五個月! 新台幣收盤強勢重返31元價位
〔 工商時報 / 巫其倫 〕
美元指數大幅回落,已跌破102,激勵非美幣別漲勢,新台幣兌美元開啟升值之鑰,繼昨日狂升逾2.5角後,20日開盤又直接突破32元整數,早盤最高升抵31.842元,暌違近五個月再度重現31元價位,匯價重返3月底水準,終場收在31.993元、升3.7分,匯價連五紅,並創4月2日以來收盤新高,市場觀望本周全球央行年會,總成交量縮為18.135億美元
回顧近期新台幣漲勢,從上一波7月底最低貶至32.93元急速狂升,僅用半個月左右就回到31.9元附近,升值速度超乎市場預期,整個8月以來已經狂升近9角,美元指數繼續回落,新台幣8月有望強升整整1元,下一步瞄準31.5元關卡。
匯銀主管分析,外資及出口商20日一早集體湧入,開盤前15分鐘匯價極速狂升,但上午升至31.85元左右就踩煞車,主要是進口商終於願意進場,匯價來到32元下方已經相對便宜,進口商買匯使匯價升幅逐步收斂。
另一方面,匯銀主管指出,部分外資在下午開始逢低匯出買美元,也有投信在下午匯出,且進口商下午買盤力道更大,眼見匯價又要貶回32元價位,但關鍵在於出口商在32元整數上掛單很多,成為終場新台幣重返31元價位的關鍵支撐。
匯銀主管也提到,下周就是8月下旬,出口商月底拋匯需求湧現,現在對出口商來說是兩難,壓力很大,即使匯價一路走揚,但此時不賣下周壓力更大,因此最近策略都是「能賣盡量先賣」,下周若外資持續匯入,加上出口商加碼拋匯,新台幣偏強趨勢可期。
外匯交易員則說,美元指數已跌破前波低點,非美幣別繼續走強,但20日包括日圓、人民幣等主要亞幣,匯價漲幅均有收斂或小幅回落,主因本周美國聯準會即將公布會議紀要,加上後續還有全球央行年會,市場偏向觀望,但就算沒有大幅往單邊升值,整體仍是震盪偏升格局。
觀察主要亞幣表現,日圓回落0.31%、人民幣小貶0.05%、新台幣則升值0.12%、星幣升0.18%、韓元升0.32%。
至於新台幣8月升值幅度,交易員坦言,「有點超乎預期」,現在美國都還沒降席,沒想到市場反應如此之快,預期在9月美國降息後,非美幣別漲勢會先告段落,除非美國經濟數據比現在更爛,屆時包含新台幣在內主要幣別可能再升一波。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VMRv3Z
暌違五個月! 新台幣收盤強勢重返31元價位
-
限貸令搶貸難 買房意願近七月新低
〔 工商時報 / 戴瑞瑤 〕
多家銀行房貸「滿水位」祭出限貸令,市場傳出已有銀行喊出年息4%、比信貸利率高,甚至申貸必須一個月前排隊等現象,買方向銀行貸款難度增高,房市也受到影響。
國泰金20日公布8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買房指數創下七個月新低,認為現在非買房時機的受訪者比率拉高到64.7%,為八個月新高,顯示就算屋主想賣,也可能面臨買方難以貸到款的窘境。
新青案貸款威力強,買房指數從2月就一路走高,但7月開始出現下降,8月再降到-44.8,除與近期買房熱潮,帶動房價居高不下,加上近期各家銀行房貸幾乎達到滿水位有關。而市場出現限貸令,買房者可能向銀行貸到的利率高,又或必須排隊等額度,大幅增加買房門檻,導致買房意願出現鬆動。
調查顯示,8月有高達64.7%受訪者認為現在不是買房的好時機,占比較7月增加1.6個百分點,創今年以來的八個月新高;認為現在為買房時機的受訪民眾則占19.9%,較7月減少2個百分點,暌違七個月降到2成以下;回答「不知道」的民眾占15.4%,即轉向觀望的民眾增加。
賣房意願則持續升溫,8月為11.2,雖相較7月的11.7有小幅走低,但仍連續四個月維持正數,也是連續兩個月雙位數。國泰金分析,主要是房屋稅差別稅率2.0方案,從7月正式上路,不少屋主因財務因素,或擔心未來房價變化決定賣屋。
認為現在是好的賣房時機的受訪民眾占46.3%,雖較7月稍微下降0.5個百分點,但已連續四個月站上4成以上,顯示屋主賣屋的意願仍高;認為現在不是賣房時機的受訪民眾占35.1%,為連續四個月低於4成;回答「不知道」的受訪民眾占18.6%,連續三個月低於2成,單月增加0.7個百分點,顯示有部分屋主已轉向觀望。
今年上半年來對中小企業放款增加前五大銀行,分別為:兆豐銀482.93億元、一銀362.9億元、永豐銀354.92億元、彰銀324.65億元與北富銀297.25億元。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oyZoLD
限貸令搶貸難 買房意願近七月新低
-
中小企業6月放款創30個月新高 總餘額首破十兆
〔 工商時報 / 魏喬怡 、戴瑞瑤 〕
電子業、出口暢旺,帶動國銀中小企業放款衝破十兆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13日指出,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6月單月增加1,013億元,創30個月來的新高,總餘額也首度破十兆大關,今年前六月新增放款達3,162.55億元、年增率3.24%,已達標75.3%。近二個月中小企業放款就近2千億元,占上半年新增授信的63%以上。
童政彰指出,截至2024年6月底,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達新台幣10兆827億元,較5月底增加1,013億元、月增率1.01%、年增率達6.91%,是繼5月突破900億元、創29個月新高後再創近30個月新高。
童政彰強調,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突破十兆元,代表國銀對中小企業支持力道穩定成長,現在國銀全體放款已達40兆2388億,對中小企業支持占1/4,對整體企業放款比重是65%、其中民營企業放款比重就有68%,代表金融機構支持力道穩健在成長。
為鼓勵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金管會每年都會設定目標,今年全年中小企業放款目標為4,200億元,截至上半年新增3,162億元,達成率為75.3%,童政彰認為,今年達成年度目標相當有機會、相當樂觀。
童政彰分析,這二個月中小企業放款增加較多的原因,經與銀行了解,主要是電子產業出口暢旺帶動資金需求;另外,政策性放款推升,包括:經濟部「疫後振興專案貸款」及「低碳智慧納管貸款」。
而6月放款大增千億元則有四大因素,童政彰指出,一是企業營運周轉金、短期備料的需求增加、二是資本性放款也增加、三是出口帶動外幣放款、四是聯貸案增加。
在個別銀方面,銀行局統計,國銀對中小企業放款餘額最高前五名銀行,分別是一銀的9,621億元、合庫銀的8,313億元、華南銀的7,900億元,第四、第五名是台企銀與兆豐銀,分別達7,761億元、6,979億元。
民營銀行放款餘額前五大為:玉山銀的5,848億元、北富銀3,730億元、中信銀3,664億元、永豐銀及國泰世華銀,分別為3,605億元、3,301億元,其中,玉山銀與北富銀有擠進前十大。
今年上半年來對中小企業放款增加前五大銀行,分別為:兆豐銀482.93億元、一銀362.9億元、永豐銀354.92億元、彰銀324.65億元與北富銀297.25億元。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ky15zK
中小企業6月放款創30個月新高 總餘額首破十兆
-
7月CPI年增率2.52% 行政院:漲幅擴大密切關注物價走勢
〔 工商時報 / 呂晏慈 〕
中元節將至,各地普渡及祭祀活動將盛大展開,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14日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針對對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2.52%,漲幅擴大,責請各部會密切掌握國內外物價情勢,以及中元普渡祭祀商品、牲禮之供應及價格情勢。
政院說明,受惠國際原物料價格續處相對低檔,今年第二季CPI年增率已回落至2.20%,為最近四季以來最低,顯示國內物價壓力有所趨緩,不過,7月下旬蔬果受凱米颱風影響而價揚,加以外食費、房租及醫療費用等服務類漲勢延續,7月CPI年增率2.52%,漲幅擴大,後續國內物價走勢仍須密切關注。
政院表示,考量凱米颱風導致部分農產品產區受損,短期蔬果價格呈現波動,可能推升食物類價格,另中東地緣政治衝突升高,紅海事件、氣候異常等全球通膨風險因素續存,政府持續推動多元穩定物價措施,延長減徵重要關鍵原物料稅負,由源頭減輕業者營業負擔。
此外,面對中元節即將來臨,為穩定農產品價格,充裕應節農產品供應,鄭麗君示農業部持續監控批發市場行情,落實各項調配供應措施。
農業部已盤點相關應節產品,並於節前5至7日加強調配、增加供應,包括:蔬菜增加17.2%、水果增加19.6%、花卉增加2.8%、毛豬增加15.8%、土雞增加20.0%、水產增加6.6%,確保市場供貨無虞,滿足國人需求。
鄭麗君表示,中元普渡推升祭祀供品需求,加以開學季、中秋節即將相繼到來,將推升相關食材、商品需求,請物價聯合稽查小組密切注意價量變動之合理性,不定期啟動稽查,避免不肖業者行哄抬、囤積等不法情事,確保市場秩序,嚴格把關消費者權益。
最後,針對凱米颱風侵台造成部分農產品產區受損,農業部以「從寬、從簡、從速」原則,儘速辦理各項災害救助措施,協助農民復耕、復產,鄭麗君責請農業部持續掌握各地復耕狀況,並與地方產銷團體保持聯繫,動態掌握產業情形,適時提供各項協助及輔導。
農業部表示,目前天候漸趨穩定,中南部重要蔬菜產區復耕順利,8月下旬起,蔬菜供應可望逐步增加,價格漸趨穩定。
為因應產地復耕期間,蔬菜短期供應缺口,農業部輔導農民團體依市場需求,滾動釋出庫存蔬菜,充裕市場貨源,並持續由越南、印尼、韓國等地自主進口補足庫存,維持產銷調度能量。在零售端部分,自7月27日起至8月18日,農業部與全聯福利中心、大潤發、愛買、家樂福等通路計1,545個據點,合作推出甘藍優惠專區,供民眾選購平價蔬菜。
鄭麗君提醒,汛期以來,部分蔬果受氣候條件不穩影響,致供應量減少、價格波動情事。請農業部持續掌握批發市場供需狀況,協同地方產銷班、農民團體等,落實各項調配供應措施,並透過蔬菜滾動式倉貯機制,適時釋出庫存調節市場,以發揮抑制價格上漲預期心理的效果,穩定民生物價。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qv5D3N
7月CPI年增率2.52% 行政院:漲幅擴大密切關注物價走勢
-
四年國發大計上調GDP成長目標
〔 工商時報 / 呂晏慈 〕
行政院會15日將通過「4年國家發展計畫(2025至2028年)」草案,據悉,考量未來4年經濟成長(GDP)仍潛存高度不確定性,有必要強化政策作為,國家發展委員會擬將GDP增長率上調至均2.8%至3.6%、失業率平均下降3.2%至3.5%,以及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率維持在2%的總體經濟目標。
行院長卓榮泰14日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未來4年的關鍵目標為「2上、1下、1平衡」,「2上」是指GDP成長率未來4年平均要在3%以上、人均GDP盼逾4萬美元以上,「1下」是指失業率壓到3.5%以下,「1平衡」是將CPI增幅維持在2%。
未來四年總體經濟目標
財經官員說明,計畫在政策面將納入總統賴清德「國家希望工程」政策重點,包括擴大社會投資、創新經濟智慧國家、2050淨零轉型、擴大醫療投資、均衡台灣、厚植軟實力打造國家品牌、多元平權,以及打造韌型台灣維護安全與和平等,並由各部會說明短中長期做法及目標。
至於未來4年總體經濟目標以過去4年台灣GDP為起跳點,數值依據國內外主客觀情勢,包括國際的GDP、貿易情形變動,以及國內資本、勞動、總要素生產力等,經過模型進行試算,最終得出GDP成長率、失業率、核心CPI上漲率等平均數值。
此外,4年國家發展計畫也納入經濟面、社會面、環境面之次指標群,作未來4年檢視政策落實的標的,預估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及次世代通訊等「五大信賴產業」產值,以及其他如社會住宅數量、溫室氣體排放量等,共囊括28個部會工作重點,但是非以「部會」而以「功能」做分類,針對多項重點工作訂定明確指標。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xv9DeZ
四年國發大計上調GDP成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