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國際觀點

  • View More 外 _3_.png
    國際新聞

    半導體產業突然轉冷 設備廠商料難逃頹勢

    〔鉅亨網新聞中心〕




    半導體產業由極度繁榮走向蕭條,做為產業重要一環的設備廠商,自然已感受到涼意。

    根據國際半導體行業協會 (SEMI) 數據,2021 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為 1026 億美元,年增 44%。與此同時,設備廠商們的市值也來到新高。然而,隨著 2022 年需求衰退,情況已急轉直下。

    個人電腦及智慧手機等部分終端產品需求開始減速,尤其是今年下半年,7、8 月半導體整體供需關係快速反轉,9 月需求更是直線下滑,即便是此前被視為是半導體產業新增長引擎的汽車和資料中心,也在經濟疲軟的影響下開始失速,半導體產業整體興旺前景已經不再。



    *資料來源:https://news.cnyes.com/news/id/4996989?exp=a
  • View More 宏觀經濟.png
    時事分析

    Armor 宏觀經濟 - 回顧與分析 1101

    【Armor 宏觀經濟 - 回顧與分析 1101】

    歐洲央行上週符合預期將利率進一步升息3碼,歐洲央行行長Christine Lagarde重申了央行對抗高通膨的決心,即使經濟前景預計會進一步惡化,歐洲央行也不得不進一步加息,加息的速度和範圍將取決於歐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通膨。本週的貨幣政策可能繼續引領資本市場的走勢,聯準會週三的利率決策令人熱切期待,隨後英格蘭銀行和挪威銀行將在周四做出利率決策,預計會進一步加息,但央行何時或是否會放慢加息週期的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11月6日至18日在埃及將舉行COP27世界氣候大會,聯合國提前呼籲加大氣候保護力度,並在各個領域進行徹底變革。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發布的報告,目前保護氣候的努力遠遠不足以實現巴黎氣候協議中升溫控制在1.5度的目標,與此同時,位於巴黎的國際能源署 (IEA) 強調,儘管存在各種經濟衝擊,史無前例的全球能源危機仍有可能加速能源轉型。

    撰文-鎧資本Jolly Chen

    #r加息 #貨幣政策 #能源危機 #產業轉型
  • View More 5.png
    國際新聞

    晶片法減少美對亞洲國家半導體依賴?拜登:習近平感到擔憂

    〔聯合報/ 編譯 張君堯〕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27日表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對美國加強其國內半導體晶片生產「表示擔憂」,因為美國政府正採取行動減少對亞洲供應商的依賴並限制中國獲得晶片製造技術。

    彭博報導,拜登指出「我從習近平那裡聽說他對這一點感到有點擔心」,並提到自己在8月簽署的「晶片和科技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將幫助美國在晶片製造方面「超越世界其他國家」。

    此外,拜登選在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的一座設施發表上述講話,美光科技公司計劃在晶片製造投入1000億美元,拜登表示這項投資是受到晶片科技法案的刺激,並補充說「光是美光的投資就會讓美國在全球存儲晶片和生產中的份額增加500%」,最後更強調「我們正在扭轉局面」。

    上述法案旨在讓美國減少對亞洲晶片製造巨頭的依賴,然而這引發包括南韓和日本等海外國家的擔憂。美國商務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Commerce)還於7日公布旨在限制向中國出售先進半導體和設備的禁令,希望藉此打擊中國打造尖端晶片的基礎。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6811/6720773?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5-news
  • View More 3.png
    國際新聞

    需求強勁緩解經濟衰退擔憂 國際油價上漲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出口創紀錄,需求旺盛,緩解經濟衰退憂慮。國際油價週四(27日)上漲,延續前一天近3%的漲勢。

    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12月交割價上漲1.17美元,或1.3%,收每桶89.08美元。

    布蘭特原油12月交割價上漲1.27美元,或1.3%,收每桶96.96美元。

    美國第3季GDP成長2.6%,高於預估,也從連2季的萎縮中反彈。

    OANDA 高級市場分析師莫亞(Edward Moya)指出,在美國經濟上季出現反彈後,原油價格正在上漲,但他補充說,受經濟放緩看法影響,油價的漲勢仍被限制。此外,相對疲軟的美元也為油價提供了支撐。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104042
  • View More 6.png
    國際新聞

    對抗通膨 歐洲央行再度決議升息3碼

    〔CTWANT / 網編組〕

    歐洲央行27日再度決議升息3碼,這是今年第3次升息,同時也縮減了對歐洲銀行的支持。針對是否再繼續升息,歐洲央行沒有正面回應,稱其將取決於數據。

    根據CNBC報導,歐洲央行表示,現在正在改變其目標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的條款和條件,在大流行的嚴重階段,該工具在應對價格穩定的下行風險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現今鑑於通貨膨脹迅速攀升,需要重新調整。

    歐洲央行說明,適用於該工具的利率將從11月23日起調整,並且給銀行提供自願提前還款日期。歐洲央行提及,為了使信貸機構持有的最低準備金的報酬與歐元體系更貼近貨幣市場狀況,管委會決定將最低準備金的報酬設定為歐洲央行的存款機制利率。

    至於縮減資產負債表方面,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將於12月討論採取這一步驟的條件。她透露,團隊將關注3個主要因素,包括通貨膨脹、迄今為止採取的措施以及傳輸時延,因為這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出貨幣對經濟產生的影響。

    27日的升息將歐洲央行的主要基準利率從0.75%提高到1.5%,這是自2009年主權債務危機之前以來的最高水平。

    然而,歐洲央行確認其評級上調週期尚未結束。歐洲央行指出,隨著連續第3次重大政策利率上調,管委會在取消貨幣政策寬鬆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管委會做出了今天的決定,預計將進一步升息,以確保通貨膨脹及時回到2%的中期通貨膨脹目標。

    幾位經濟學家預計12月將再次升息2碼,然而歐洲央行並未表明未來升息的水平,只稱其將取決於數據。


    *資料來源:https://www.ctwant.com/article/216213?utm_source=yahoo&utm_medium=rss&utm_campaign=216213
  • View More 宏觀經濟.png
    時事分析

    Armor 宏觀經濟 - 回顧與分析 1024

    【Armor 宏觀經濟 - 回顧與分析 1024】

    美國債券收益率自盤中高點下跌幫助紐約證券交易所迎來了一個輝煌的週末,三大指數全面上漲,道瓊斯工業指數在近一個月首次突破31,000點。在關鍵利率自年初以來總共調升了三個百分點之後,聯準會的一些代表對過度收緊貨幣政策表示擔憂,點燃了人們對聯準會加息幅度更為溫和的希望。

    英國的政治角力正在進入下一輪,上任僅六週後,英國首相Liz Truss於上週四請辭,Truss已經和國王談過,將辭去保守黨領袖的職務並希望繼續擔任政府首腦,直到找到繼任者。在Truss的經濟政策對英國金融市場造成嚴重動蕩之後,這位47歲的女士最近幾天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與此同時,她不得不撤回大部分計劃中的措施,也在一周內失去了兩名部長。目前前財政部長Rishi Sunak和前國防部長Penny Mordaunt被認為是Truss最有希望的繼任者。

    全球局勢依舊動盪不安,除了正在進行的企業財報季,本週的焦點尤其集中在歐洲央行週四的利率決議上。

    撰文-鎧資本Jolly Chen

    #特拉斯請辭 #利率決議 #升息憂慮

     
  • View More 宏觀經濟 _1_.png
    時事分析

    Armor 宏觀經濟 - 回顧與分析 1017

    【Armor 宏觀經濟 - 回顧與分析 1017】

    儘管美國聯準會積極收緊貨幣政策,通膨仍處於高位,因此11月可能會再次大幅加息。最新的通膨數據證實了聯準會的擔憂,即高通膨可能會極其持久。在上次貨幣政策會議上,許多聯準會成員表示,他們認為在應對價格快速上漲方面做得太少與應對通膨方面做得太多,兩相比較前者風險更大。這從會議紀要中可以看出,在新的通膨報告發布後,再次大規模加息的道路打開了。

    英國首相Liz Truss正在為她的政治生存而戰,面臨各方壓力,無論是來自她自己的黨內還是來自外部。上週五,Truss解雇了僅上任38天的財政部長Kwasi Kwarteng,並在同一天宣布Jeremy Hunt將立即接管財政事務,而Hunt週末已經暗示政府的稅收計劃可能會有進一步的變化。英國在9月公佈了一項預算,其中包括高達450億英鎊的減稅,但是沒有計劃為新債務融資,隨後的市場動盪促使英格蘭銀行啟動緊急購買計劃以支持國內金融市場,圍繞政府有爭議的稅收方案的混亂正在蔓延。Truss本人在上任僅五週後也面臨著辭職的巨大壓力。

    撰文-鎧資本Jolly Chen

    #聯準會 #英國首相 #稅收政策
  • View More 1.png
    國際新聞

    日圓跌破24年新低!日央行緊張 換10萬台幣秒賺近7千

    〔eNews新聞網 / 記者 陳彩梅〕

    台灣今(13)日起正式開放國門,日本也在11日開放自由行,若想要前往日本旅遊,不妨趁今天進行旅遊換匯!隨著日圓兌美元匯率持續下探,換匯價跌破了24年新低,相較半年來高點,只要換新台幣10萬元,就可以多賺超過新台幣6700元。

    由於美元指數不斷走強,日圓兌美元匯率跌破官方防衛線145元關卡,13日上午更是維持在146.8元左右,意味著民眾赴銀行換日圓,也變得更加便宜和划算。
     根據銀行牌告的外匯現金賣出匯價,過去半年來最高點為5月26日的0.2365元,當時每新台幣10萬元只能換到42萬2832日圓,而今日早盤台銀的日圓現金賣出價為0.2206元,創下3週以來新低,每新台幣10萬元可以換到45萬3309日圓,兩者相差3萬477日圓,也就是新台幣6700元。
     然而,日本當局也感受到壓力,向來不輕易阻貶日圓的日本央行破例,在上個月日圓貶破145關卡後,不得已進場拋售美元、買日圓,而這也是當局自1998年以來,首度干預匯市。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Hirokazu Matsuno)重申,政府已做好應對匯市過度波動的準備,將持續密切關注外匯市場動向。
     分析師認為,目前市場擔心日本央行突然出手干預,因此對於日圓保持觀望態度,雖然日圓仍會持續疲弱,但走勢會以緩貶為主,不排除未來日圓匯率可能貶至150的可能性。至於旅遊需求的民眾,若有急迫需求,其實可以直接換匯,若不急著出國,則建議採取分批換匯策略,以免買在高價位。

    *資料來源:https://n.yam.com/Article/20221013291289
  • View More 2.png
    國際新聞

    IMF:亞洲央行應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國際貨幣基金(IMF)週四(13日)表示,在美國逐步升息的推動下,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亞幣貶值,將通膨推高至目標之上,大多數亞洲央行必須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

    《路透》報導,IMF亞太部主任斯里尼瓦桑(Krishna Srinivasan)指出,由於美國收緊貨幣政策導致利差擴大,許多亞洲貨幣大幅貶值,這預計將推高這些國家的進口成本。中國和日本是例外,這2國的經濟復甦較弱,整體仍疲軟,通膨率沒有像其他地方一樣急遽上升。

    斯里尼瓦桑在華盛頓舉行的IMF和世銀年會期間的記者會上表示,雖然IMF預測的基準是通膨在年底前觸頂,但匯率大貶可能導致更高的物價以及持續更久的通膨,如果全球利率強力上揚,將需要亞洲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斯里尼瓦桑提到,貨幣大幅貶值和利率上升也可能引發亞洲高負債國家的金融壓力。亞洲是全球最大的債區,除了是最大的儲蓄者,同時也有幾個國家處於債務困境的高風險之中。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88838
  • View More 3.png
    國際新聞

    美國債市:30年期殖利率一度漲破4% 高通膨數據刺激升息預期

    〔彭博〕

    美國國債大幅下挫,30年期殖利率盤中自2011年以來首次超過4%,因之前公佈的CPI報告引發市場對聯儲會在未來兩次會議上繼續大幅升息的猜測。
    抗通膨任重道遠 聯儲會今年最後兩次會議料均加息75基點
    2年期殖利率領漲,一度飆升24個基點至4.53%,創2007年以來最高水平,紐約午後漲幅收窄至16個基點左右。 5年期國債殖利率上漲9個基點至4.20%附近,30年期殖利率最高上漲13個基點至4.01%,後回落至3.92%左右。
    美國勞工部公佈的數據顯示9月份核心通膨率重返40年高點,衝淡了市場對聯儲會將放慢升息速度的期望,國債市場被賣盤席捲。但後來債市逐步收復了大部分失地。
    AmeriVet Securities美國利率交易和策略主管Gregory Faranello表示,「今天的數據鞏固了聯儲會的緊縮政策路徑,轉向基本無望,市場對利率頂部的預測也有所提高」。

    摩根大通CEO:美國經濟「軟著陸」希望渺茫

    與2023年3月聯儲會會期掛鉤的衍生品合約的利率定價一度達到4.96%,再創紀錄新高。利率預期較前交易日大幅走高,但目前已經從峰值回落。
    在CPI數據公佈前,美國國債殖利率曾跌至盤中低點,10年期殖利率報3.84%,英國國債走高提振了全球債券市場人氣。在有關英國政府大規模減稅計畫失去後盾支持的報導發布後,10年期英國國債殖利率下跌超過20個基點。

    據悉英國政府終於屈服 準備放棄減稅計畫中一項關鍵內容 
    Columbia Threadneedle Investments全球固定收益主管Gene Tannuzzo表示,CPI數據意味著暫時不用指望聯儲會政策出現重大逆轉,短期而言,美債殖利率上行應該是最沒什麼阻力的。

    截至美東時間下午3:13,2年期國債殖利率上漲16.2個基點,報4.453%
    3年期國債殖利率上漲13.5個基點,報4.4442%5年期國債殖利率上漲9個基點,報4.2074%7年期國債殖利率上漲7.1個基點,報4.0986%10年期國債殖利率上漲5.3個基點,報3.9496%20年期國債殖利率上漲6.2個基點,報4.2401%30年期國債殖利率上漲5.4個基點,報3.9285%5年期損益平衡利率上漲6.9個基點,報2.4412%5年-30年期國債殖利率之差下降約3.6個基點,報-28.25個基點2年-10年期國債殖利率之差下降約11.1個基點,報-50.76個基點

    原文標題Treasuries Slide as Inflation Jump Dashes Hopes of a Fed Pivot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ERxYqn
  • View More 5.png
    國際新聞

    全球經濟正面臨多重危機,競相升息等同以鄰為壑?

    〔MoneyDJ新聞/記者 賴宏昌〕

    華爾街日報報導,世界貿易組織(WTO)週三(10月5日)以高能源價格、利率上揚以及戰爭相關衝擊恐將影響需求為由將2023年全球進出口貿易總額成長率預估值自3.4%大幅下修至1%、遠低於今年的3.5%成長率預估值。

    WTO週三並且將2023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值自3.3%下修至2.3%。WTO秘書長伊衛拉(Ngozi Okonjo-Iweala, 見圖)週三在記者會上表示,全球經濟正面臨多重危機,2023年展望已顯著轉趨黯淡,各國央行可能過度升息。

    哥倫比亞大學歐洲研究中心主任暨經濟史學家圖澤(Adam Tooze)週二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世人正處於最全面的貨幣緊縮之中,各國央行競相升息等同典型的「以鄰為壑(beggar-thy-neighbor)」政策。他說,就先進經濟體而言,1990年代以來的全球化時代包括「通膨進一步下滑(disinflation)」以及「央行貨幣擴張」等特徵,但這些現象正在全球全面逆轉,在最壞的情況下可能壓垮房市、導致企業與國家破產,並讓全球數億人失業和陷入困境。

    圖澤表示,基於最壞假設情境,決策者必須思考:利率是否為應付當前經濟失衡的適當工具?央行總裁們是否能找到適當的利率水準、在壓低通膨的同時不會扼殺經濟?負債累累的全球經濟能否經得起以聯準會(FED)為首的升息考驗?

    澳洲央行(RBA)週二出乎市場意料之外僅升息一碼。RBA總裁Philip Lowe指出,近期惡化的全球經濟展望是不確定性來源之一。

    Thomson Reuters報導,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總裁戴莉(Mary Daly)週二表示,歐洲陷入衰退或中國步履蹣跚都將對美國經濟構成逆風,FED升息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到頭來會影響到美國國內經濟,FED必須將此納入考量以避免讓貨幣政策過度緊縮。

    FED副主席布蘭納德(Lael Brainard)9月30日表示,FED廣義名目美元指數年初迄今已升值逾10%,其他國家可能會因貨幣貶值而面臨更多通膨壓力、迫使他們必須透過進一步的升息去加以抵銷。



    *資料來源: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faa298ec-e237-41e5-b642-2d2159aac89a
  • View More 調整用 _1_.png
    國際新聞

    日圓貶勢尚未結束 恐創1970年以來最慘1年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日圓持續疲弱,根據外媒對外匯策略師的調查,預估日圓今年將會創下自1970年以來最慘1年,而且未來1年僅會收復3分之1的跌幅。

    《路透》報導,在極端鷹派的聯準會和極端鴿派的日本央行下,美國與日本的利差持續擴大,這使得日圓今年貶值超過20%,近期更觸及1美元兌146日元的24年新低,日本當局也在9月進行1998年以來的首次干預,共斥資了2.8兆日圓。

    儘管如此,但日圓的疲軟並沒有結束,主要是日本央行不太可能很快改變寬鬆政策的方向,根據《路透》在9月30日至10月5日,針對外匯策略師的行調查,策略師們預估,到今年底時,日圓匯率將在1美元兌144日圓左右交易。若屆時匯率在該水準的話,那意味著日圓今年貶值超過20%,創下自1970年以來最大幅度的貶值。

    美國銀行證券外匯策略師 Shusuke Yamada認為,日圓兌美元的貶值不太可能逆轉,因為這受到美日政策和國際收支逆差的影響,而且干預是單邊進行的。

    不過報導指出,預計未來1年,日圓兌美元匯率將升值7%左右,至1美元兌135日圓,但這僅能收復今年20%以上跌幅的3分之1。

    而在調查中,有近3分之1的策略師預測,日圓將在明年某個時間點,貶破1美元兌145.89日圓的24年低點。

    三菱日聯銀行(MUFG Bank)的全球市場研究主管Derek Halpenny表示,日本央行透過殖利率曲線控制,維持寬鬆貨幣政策,是賣出日圓的明確信號,即使在日本財政部進行干預後,也很難看到日圓貶勢出現逆轉,聯準會和全球主要央行有更多的緊縮貨幣政策要執行,但日本央行只有寬鬆貨幣政策。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408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