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國際觀點

  • View More 23.6.12-10.png
    時事分析

    Armor 宏觀經濟 - 回顧與分析 0708

    近期美國總統選舉的不確定性使債券市場出現波動,市場預期收益率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保持高位,無論誰當選,這次選舉對美國債務問題的影響不容忽視,這也對市場參與者資產配置提出了新的挑戰。

    美國聯邦債務快速增加,Trump和Biden任內都增加了約7兆美元的國債,根據歷史經驗,無節制的債務最終會對國家造成不利影響,美國目前的國債利息支付已超過國防開支,幾乎達到醫療保險支出水平,這給國家的經濟穩定帶來了隱憂。

    聯邦預算赤字持續擴大,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本財年的赤字將達到1.9兆美元。僅僅十二年前,美國的總債務約為國內生產總值的70%,而今年將與GDP持平,甚至更高,預計到2028年,債務將達到GDP的106%,2034年更將達到122%,巨額債務將對未來的經濟增長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美國財政部長Yellen表示,如果能將債務穩定在當前水平,美國的財政狀況將處於合理位置,美國若想避免重蹈歷史覆轍,需加強財政紀律和跨黨派合作,以應對不斷上升的債務挑戰。

    隨著美國大選臨近,市場對債券收益率走勢的預期出現波動,美國的債務問題不僅影響國內經濟,還可能對全球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調整資產配置需保持謹慎,靈活應對變化。

    撰文-鎧資本Jolly Chen
  • View More 調整用-32.png
    國際新聞

    FED官員:不應過度依賴自然利率去制定貨幣政策

    〔 工商時報 〕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總裁John C. Williams(見圖)週三(7月3日)在歐洲央行(ECB)論壇上指出,有人認為自然利率(r-star)的上升是基於儲蓄供需平衡的持續變化,例如人工智慧(AI)、再生能源的投資額提升以及政府債務增加。事實上,一些長期自然利率指標已升至遠高於大流行前的水準。

    Williams認為,自然利率雖充滿高度不確定性,但「自然利率大幅上揚」的論述尚未通過兩項重要檢驗,其中之一就是自然利率必須先克服數十年來持續壓低的力量之後、才有可能走高。

    Williams表示,就這部分而言,近期公布的數據進一步證明、全球人口結構和生產力成長率延續大流行前趨勢。

    Williams強調,自然利率的高度不確定性意味著、人們不應過度依賴自然利率預估值去決定特定時間點的適當貨幣政策。

    Williams於2020年10月指出,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自2012年以來學到了很多關於經濟、就業和通貨膨脹的短期和長期行為,這些經驗教訓將為FOMC的政策作法提供依據。

    Williams當時說,FOMC學到了三項重要的教訓,最重要的就是中性利率(r-star)的長期下滑、導致美國的中性實質利率趨近於零。

    MarketWatch報導,柯林頓政府時期美國財政部長桑默斯(Lawrence H. Summers)6月表示,聯準會(FED)低估了中性利率,美國中性利率應該是4.5%,利率沒有太多調降空間。

    根據6月12日發布的經濟預測摘要(SEP),FED官員預測的中性利率(長期聯邦基金利率中位數)為2.8%、高於3月發布的2.6%以及2023年12月發布的2.5%。

    FED主席鮑爾(Jerome H. Powell)6月12日在利率會議會後記者會上表示,中性利率是由長期緩慢變化的力量所驅動,目前無法確認的是、利率與經濟是否正經歷一系列持續但短暫的衝擊。

    鮑爾於2020年8月指出,FOMC與會者的中性聯邦基金利率預測中位數自2012年初的4.25%跌至2.5%、對貨幣政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下修主要是反映均衡實質利率(r*或r-star, 或稱「長期中性利率)」的下滑。

    鮑爾當時表示,均衡實質利率不受貨幣政策影響,主要是受到人口結構變化與生產力成長率等基本面因素所驅動。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lQx6aQ
  • View More 調整用-31.png
    國際新聞

    製造業景氣惡化 歐元區6月綜合PMI降溫

    〔 Money DJ新聞 / 記者 黃智勤 〕



    最新數據顯示,歐元區6月商業景氣不振,服務業景氣雖持續擴張,但難以彌補製造業的萎靡情況。

    路透報導,S&P Global和漢堡商業銀行(HCOB)的調查顯示,歐元區6月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從前月的一年來新高52.2降至50.9,略優於初值50.8,並持續高於代表景氣榮枯線的50。

    調查顯示,6月服務業PMI從前月的53.2降至52.8,但略優於初值52.6。製造業PMI則從前月的47.3降至45.8,已連兩年低於代表景氣榮枯線的50。

    HCOB首席經濟學家Cyrus de la Rubia指出,歐元區成長仍主要是由服務業帶動,製造業景氣6月進一步惡化,服務業則仍然強勁成長。

    歐洲央行(ECB)已於6月啟動2019年來的首次降息。路透調查顯示,交易員預期歐洲央行可能於9月和12月再度降息,專家現也更加擔心降息次數太少的風險。

    Cyrus de la Rubia指出,最新PMI數據或許有利歐洲央行降息,但當局仍將謹慎行事,因通膨仍高於疫情前平均值,在經濟疲軟之際仍過於高昂。

    歐盟統計局2日公布, 今(2024)年6月份,歐元區通膨年增率從前月的2.6%降至2.5%,但剔除能源、食品、菸類和酒類的核心通膨年增率為2.9%,與前月持平,且高於分析師預估的2.8%;服務通膨為4.1%,仍然頑強。

    歐洲央行副總裁Luis de Guindos近期指出,雖然有信心通膨將降至當局設定的目標2%,但接下來幾個月可能遭遇一些阻礙。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lQx6Yd
  • View More 調整用-30.png
    國際新聞

    需求仍不振 德5月工業訂單意外萎縮、連五黑

    〔 工商時報 〕



    最新數據顯示,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今(2024)年5月工業訂單意外萎縮,連五個月呈月減,顯示製造業景氣仍未恢復。

    路透、MarketWatch等外媒報導,德國聯邦統計局4日公佈,今(2024)年5月份,德國工業訂單月減1.6%,遜於路透調查的分析師預估值成長0.5%,相較去年同期萎縮8.6%;3-5月訂單共較前季萎縮6.2%,顯見製造業仍持續深陷不景氣。

    調查顯示,5月工業訂單較2021年7月的高峰萎縮了24%。當月萎縮主要因交通建設訂單銳減19.2%(主要到受空巴飛機影響),而汽車訂單也萎縮2.9%。

    S&P Global和漢堡商業銀行(HCOB)近期的調查顯示,德國6月製造業PMI終值從前月的45.4降至43.5,衡量新訂單的指標加速萎縮,去庫存週期尚未出現轉折跡象。

    德國經濟部指出,工業訂單持續萎縮,加上企業對未來的看法轉為悲觀,德國製造業接下來幾個月的景氣恐怕依舊疲軟。

    Ifo經濟研究所近期將德國今(2024)年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預估從0.2%上修至0.4%,看好下半年全球商品貿易、工業生產復甦將帶來正面影響。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ezNYmx
  • View More 23.6.12-7.png
    時事分析

    Armor 宏觀經濟 - 回顧與分析 0703

    在首次2024年美國總統辯論中,經濟問題成為焦點,兩位候選人分別提出了各自的觀點和政策。

    首先,針對通膨,Biden提到他減少處方藥價格的努力以及建設新住房以降低房價的計劃,Trump則宣稱在他任內經濟表現最佳,對於Trump提出的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關稅的計劃,他辯稱這不會增加美國人的負擔,然而,經濟學家估計這將使美國中等收入家庭每年多支出至少1,700美元。

    國債議題上,國債已達34.72兆美元,兩人都被問及他們在增加國債中的責任,Trump稱在疫情前國家已準備好還債,而Biden則強調對超富人徵稅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市場認為無論誰當選,國債都將繼續增加。

    稅收議題上,雙方主要討論了Trump時期的《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Trump強調這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稅行動,而Biden則認為這主要使富人受益,並提議提高對超富人的稅率。

    Trump在辯論中攻擊Biden,而Biden表現不穩定,兩人在經濟、墮胎、移民、烏克蘭和加沙的戰爭以及高爾夫球比賽等話題展開爭論。在社會高度兩極化和選民對政治現狀深感不安的背景下,兩人的辯論反映了當前美國政治的分裂與焦慮。

    兩位候選人對經濟的不同政策和立場,將直接影響未來的資產配置策略,在當前經濟不確定性和政治風險增加的情況下,市場參與者應該更加關注資產的多樣化配置,保持穩健的投資策略,減少對單一政策變動的依賴,以確保資產的安全和穩定增值。

    撰文-鎧資本Jolly Chen
  • View More 調整用-26.png
    國際新聞

    高物價、經濟乏力 德GfK消費者信心指數意外下降

    〔 工商時報 〕



    最新調查顯示,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意外下滑,反映家庭感受到高物價帶來的壓力,經濟復甦步調也仍然乏力。

    路透報導,市調機構GfK和紐倫堡市場決策研究所(NIM)公佈,德國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從前月的-21.0降至-21.8,止步連四升,且遠不如路透調查的經濟學家預估值-18.9。

    各項指標顯示,德國經濟仍未擺脫疲態,近期出爐的Ifo企業信心指數和HCOB公佈的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均不如預期。

    NIM消費分析師柏克(Rolf Buerkl)指出,消費景氣的上升趨勢嘎然而止,反映擺脫消費疲軟的頹勢仍然困難。調查顯示,消費者對收入和經濟情況的預期均微幅下滑,消費意願也徘徊在低水平,儲蓄意願雖已偏高,但仍進一步提升。

    柏克也指出,德國5月通膨年增率略高於預期,顯然讓消費者感到更加不確定,這也反映在儲蓄意願的提升上;德國5月通膨年增率為2.8%,高於預期,主因服務價格仍然頑強。

    Ifo上週將德國今(2024)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預估從0.2%上修至0.4%,反映消費者購買力增強以及下半年全球商品貿易、工業生產復甦的正面影響。不過,Ifo所長菲斯特(Clemens Fuest)表示,德國經濟仍尚未走出停滯期。

    歐洲央行於6月初降息一碼,啟動2019年來的首次降息,今年接下來還可能再降息1~2次。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yL8xzq
  • View More 調整用 _1_.png
    國際新聞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FED應至少等到年底才開始降息

    〔 工商時報 〕



    CNBC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週四(6月27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聯準會(FED)應該至少等到年底才開始降息。她指出,FED升息週期期間美國經濟的強勁表現受益於勞動力供給擴增以及生產力提升,強勁的經濟成長意味著、通膨持續面臨上行風險。

    IMF預估,在美國勞動市場降溫和消費者需求疲軟的影響下,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年增率今年底將降至2.5%左右、2025年年中觸及FED設定的2%目標。

    法新社報導,喬治艾娃週四指出,美國是二十國集團(G20)國家當中唯一經濟產出目前高於疫情前水準的經濟體。

    IMF目前預估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率為2.6%、較4月預期的下修0.1個百分點。IMF指出,美國財政赤字過於龐大、導致公共債務GDP(國內生產總額)占比持續攀高,未來應關注貿易限制持續擴大可能產生的衝擊。

    根據IMF週四發布的報告,美國通膨展望可能面臨的上行風險包括、住房通膨下跌速度比預期緩慢或比預期更快逆轉。

    此外,儘管人力供給顯著擴大,美國名目薪資增幅依舊偏高,這可能會阻礙原本應該轉趨疲軟的非住房服務通膨。

    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BO)6月18日發布的「2024-2034年預算與經濟展望」報告,FED將自2025年初起開始降息。

    Yahoo Finance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週一受訪時指出,FED明年可望實現2%通膨目標。

    根據FED 6月12日發布的經濟預測摘要(SEP),2024年美國PCE價格指數年增率中位數預測值自2.4%上修至2.6%、2025年自2.2%上修至2.3%,2026年預估為2.0%。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ez2jYR
  • View More 調整用-25.png
    國際新聞

    日本商社伊藤忠和"巴菲特"合作、股價衝歷史高

    〔 工商時報 〕



     

    日本5大商社(三菱商事、三井物產、住友商事、丸紅、伊藤忠商事)獲美國投資大師巴菲特(Warren Buffett)青睞、投資,其中的伊藤忠商事(Itochu)表示,首度和巴菲特掌管的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進行合作、將協助其旗下服飾品牌擴展亞洲業務。伊藤忠股價聞訊衝上歷史新高紀錄。

    截至日本股市28日早盤收盤(台北時間上午10點30分)為止,伊藤忠大漲3.10%、暫收7,893日圓,稍早最高漲至7,914日圓、創掛牌上市來盤中歷史新高紀錄。目前伊藤忠歷史收盤最高紀錄為6月26日的7,733日圓。

    日經新聞27日報導,伊藤忠商事最高財務負責人(CFO)鉢村剛透露,和巴菲特掌管的波克夏海瑟威之間、已實現了首個合作案件,將為波克夏旗下企業的服飾品牌擴展亞洲業務。伊藤忠此次取得了波克夏旗下企業營運的服飾品牌「Fruit of the Loom」的主要許可權、協助其擴展包含日本在內的亞洲業務,目標5年後實現200億日圓的年銷售目標。

    鉢村剛向日經新聞表示,「對我們來說、這是和波克夏之間的第一個合作案件。這是波克夏對伊藤忠信任關係的體現」。鉢村剛並指出,正和波克夏洽談其他合作案。

    據報導,波克夏是包含伊藤忠在內的日本5大商社的大股東,且一直考慮和5大商社進行合作。波克夏在2020年8月宣布取得日本5大商社5%股權、之後在2024年2月將持股比重提高至約9%。巴菲特在2023年4月訪問日本時、曾和日本5大商社高層進行會面。

    波克夏自2019年以來、每年皆發行日圓債,並在今年4月第8度發行日圓債,發行總額為2,633億日圓,發行額規模超越前一次(2023年11月、1,220億日圓)、為該公司史上第2大規模(僅低於2019年9月的4,300億日圓)。

    巴菲特2月24日在致股東信中表示,波克夏海瑟威已將日本5大商社的持股比重提高至約9%。

    波克夏在2020年8月買進上述五家日本商社股票時就曾表示,打算長期持有這些日本投資,未來對這五家日本企業的持股比重可能會拉高至9.9%。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dn3K42
  • View More 23.6.12-5.png
    時事分析

    Armor 宏觀經濟 - 回顧與分析 0626

    聯準會在最新一次會議上維持基準利率不變,目標區間為5.25%至5.5%。市場對於聯準會將在九月進行首次降息的預期仍然存在,並認為年內可能還會有第二次降息,儘管通膨有所緩解,但仍高於聯準會2%的目標,這意味著抵押貸款利率在今夏將持續高位,給房地產市場帶來壓力,Bright MLS首席經濟學家Lisa Sturtevant表示,高昂的抵押貸款利率將迫使一些購房者推遲計劃,等待利率下調。

    儘管通膨回落的跡象令人鼓舞,但聯準會強調需要更多數據來確認其持久性。聯準會官員John Williams表示,預計利率將在未來幾年逐漸下降,反映出通膨回落至2%目標以及經濟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聯準會官員則謹慎觀察通膨和勞動力市場數據,希望在經濟條件允許時適時調整政策。

    對於市場參與者來說,處於當前的貨幣政策環境下,穩健資產配置顯得尤為重要,隨著利率可能逐步下降,高質量的固定收益將成為安全的避風港,能夠提供穩健的收益,並且在經濟放緩時具有較低的風險,保持防禦性策略能夠在經濟不確定性中保護資產並捕捉穩定的收益機會。

    撰文-鎧資本Jolly Chen
  • View More 調整用 _3_.png
    國際新聞

    需求激增供應緊縮 銅市或醞釀新的超級週期

    〔MoneyDJ 新聞 / 記者 黃文章〕



    《MINING.COM》6月18日報導,斯普羅特資產管理公司(Sprott Asset Management)報告表示,一個新的銅超級週期正在出現,此建立在幾個不斷上升的地緣政治和市場趨勢的基礎上,包括電氣化、國家安全擔憂、環境政策、供應限制和去全球化等。

    「大宗商品超級週期」是指價格持續上漲的時期,持續五年以上,有時甚至數十年。加拿大央行對超級週期的定義為「大宗商品價格遠高於或低於其長期趨勢的較長時期」。上一次的商品超級週期始於1996年,主要受到巴西、印度、俄羅斯,尤其是中國等市場快速工業化所帶來的原料需求的推動,並於2011年達到高峰。

    超級週期的出現是由於大宗商品價格訊號與供應變化之間存在長期滯後。隨著經濟的成長,對商品的需求也隨之增加,最終供不應求。這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但大宗商品生產商最初並沒有對價格上漲做出反應,因為生產商不確定這種情況是否會持續下去。結果,供需差距持續擴大,價格持續面臨上漲壓力。

    最終,商品價格變得如此有吸引力,以至於生產商透過額外投資來增加供應、縮小供需缺口來做出反應。高價格繼續鼓勵投資,直到最終供應超過需求,壓低價格。但即使價格下跌,隨著繁榮時期的投資取得成果,供應量仍持續增加。短缺轉向過剩,大宗商品進入週期的看跌部分。

    銅超級週期的形成或有以下五個主要原因,分別為:需求激增、供應緊縮、資源民族主義、環境問題以及通貨膨脹。銅是最重要的工業金屬之一,用於包括建築施工(電線和管道)、發電/輸電以及電子產品製造等。近年來,全球向清潔能源的轉型進一步擴大了對銅的需求,電動車和再生能源系統對銅的需求也不斷增加。

    然而,分析師紛紛警告,銅市將出現巨大短缺。澳大利亞銀行麥格理集團(Macquarie)報告表示,到2030年,全球銅供需缺口將擴大至160萬噸。作為對比,今年的銅供應缺口大約為8.6萬噸。銅市短缺規模如此之大,可能會阻礙全球經濟成長,透過提高製造成本引發通貨膨脹,並使全球氣候目標偏離軌道。

    最大銅產國智利國家銅業委員會(Cochilco)6月10日公布的月度數據顯示,2024年4月,智利礦產銅產量年減1.7%至405,600公噸,1-4月產量年增1.9%至1,692,700公噸。智利2023年銅產量年減1.4%至525.1萬噸,創下20年來的新低,主要影響因素包括投資不足、項目推遲、礦石品位下滑、水資源限制,以及工會與居民的抗議等。

    報告指出,銅產區的出口禁令和關稅、政治不穩定和不斷上升的資源民族主義可能會擾亂供應鏈和成本結構,導致價格飆升。「資源民族主義」為人民和政府出於戰略和經濟原因對其領土上的自然資源實行控制的傾向。最近兩個銅資源民族主義的例子為秘魯班巴斯銅礦頻受抗議活動困擾和巴拿馬銅礦的關閉。

    *資料來源:https://pse.is/64b3l7
  • View More 調整用 _2_.png
    國際新聞

    CBO:利息支付GDP占比將破表,FED明年開始降息

    〔MoneyDJ 新聞 / 記者 賴宏昌〕

    MarketWatch報導,根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BO)週二(6月18日)發布的更新預測報告,美國今年的預算赤字將較2月預測數據高出4,000億美元至1.92兆美元、高於2023年的1.69兆美元。CBO表示,預算赤字將持續擴大、2034年預估將上看2.8兆美元,未來10年累計赤字預估將達22.1兆美元、較原先預期高出2.1兆美元。

    大眾持有的美國國債預估到2034年底將逼近51兆美元、遠高於目前的逾27兆美元。債務GDP(國內生產總值)占比預估將在2027年升至破紀錄的106.2%、超越二戰後創下的歷史紀錄。

    根據CBO週二發布的「2024-2034年預算與經濟展望」報告,在失業人數增加以及通膨率微幅降溫的背景下,美國經濟成長率預估將自2023年的3.1%放緩至2024年的2.0%。

    CBO預期聯準會(FED)將自2025年初起開始降息。根據CBO的預測,美國經濟成長率將在2025年持穩於2.0%,2026年以及稍後將進一步降至1.8%。2021年起開始呈現大幅成長的移民潮預估將延續至2026年、進而擴大勞動力並提振經濟產出。

    FED自2012年起明確定義所謂的「穩定物價」使命為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年增率須達2%。

    根據CBO週二發布的預測,2024年第4季美國PCE價格指數年增率將達2.7%,2025年、2026年分別降至2.1%、1.9%;2024-2026年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年度平均值分別為4.5%、4.1%、3.7%。

    盡責聯邦預算委員會(CRFB)主席Maya MacGuineas週二指出,CBO最新公布的預測呈現出一項驚人的新紀錄:國債利息支付GDP占比即將創下歷史新高。

    MacGuineas說,這是一條必將導致國家衰弱的道路,美國必須改變路線,如果不做出改變,債務佔產出比重將在2034年升至122%。

    2024會計年度前8個月(2023年10月至2024年5月)國債利息支付金額已超越國防支出,利息支出已超越所有聯邦兒童支出,今年將會看到利息支出超越醫療保險支出。

    根據CRFB週二發布的新聞稿,CBO預估2024年美國國債利息支付金額將達8,920億美元、未來10年累計上看13兆美元。

    *資料來源:https://pse.is/64b3q7
  • View More 調整用 _1_.png
    國際新聞

    英通膨降至2%、三年來首次達標 降息仍得再等等

    〔MoneyDJ 新聞 / 記者 黃智勤〕

    最新數據顯示,英國5月通膨年增率降至2.0%,睽違三年首度重返英國央行(BoE)設定的目標;然而,鑒於核心物價壓力仍在,英國央行本週預料將繼續按兵不動,且可能遲至9月才開始降息。

    CNBC、路透等外媒報導,英國國家統計局(ONS)公布,今(2024)年5月份,英國通膨年增率從前月的2.3%降至2%,符合預期,為2021年來首度回落至目標值。ONS指出,食品價格走低為通膨降溫的主因,但汽車燃料成本出現上升壓力;剔除食品、能源、酒品和菸品的核心通膨年增率則從3.9%降至3.5%。

    英國央行密切關注、作為主要通膨推手的服務通膨年增率從前月的5.9%降至5.7%,但高於路透調查的分析師預估值5.5%,也高於英國央行先前預估的5.3%。

    Schroders高級歐洲經濟學家Azad Zangana指出,隨著能源價格上限機制逐漸退場,下半年通膨可能再度升溫。

    英國通膨雖已從俄烏戰爭爆發後、2022年10月的高峰11.1%大幅降溫,但核心物價壓力仍在,服務通膨也持續頑強,薪資增幅減緩的程度不如預期。

    英國央行將於20日召開貨幣政策會議,各界預料當局本次將按兵不動,將基準利率維持於5.25%不變。

    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全球市場分析師Zara Nokes指出,雖然通膨已成功降至2%目標,但可能只是短暫現象。鑒於核心通膨壓力持續,英國央行可能到8月都還不會降息。

    利率期貨報價顯示,交易員目前預期英國央行8月降息的機率可能僅30%,較可能於9月或11月啟動首次降息。

    *資料來源:https://pse.is/64b2l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