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新聞

  • View More 20211123-3.png
    國際新聞

    外銷訂單連20紅 創三高

    〔經濟日報 / 記者鍾泓良 / 台北報導〕

    經濟部統計處昨(22)日公布10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91.0億美元,創下歷年同月新高,年增14.6%,連20紅。累計今年前十月訂單金額達5,407.3億美元,創下33年來新高,並已超過2020年全年5,336.6億美元,今年十個月一舉賺贏去年一整年,另今年前十月接單年增30.2%,也創下1988年以來最高。

    統計處預測,11月外銷訂單金額為590至605億美元,年增2.1%至4.7%,有望拿下連21紅。統計處若預估準確,更有機會前11個月就突破6,000億美元,今年全年突破6,500億美元。
    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依照過往趨勢分析,無論要突破6,000億美元或6,500億美元兩大關都有機會。但她強調,因為年底不確定因素多,還是必須等結果出爐。

    而按貨品別分析,資通信產品及電子產品受惠於5G、高效能運算等商機持續,及年底備貨需求釋出,加上顯示卡、伺服器、網通產品等需求熱絡,訂單金額分別達185.1億美元及172.1億美元,均創歷年同月新高,但同時間因科技貨品去年高基期及供應鏈不順,兩貨品均呈現月減。
    光學器材則呈現大尺寸面板需求放緩、價格下滑,但車用、商用及醫療方面的面板需求續旺等極端情形,10月外銷訂單金額為25.9億美元,年增14.1%。

    傳統貨品方面,因全球景氣回溫,業者對設備投資意願提升,及原材物料行情維持高檔,帶動產品價量俱揚。基本金屬、機械、塑橡膠製品及化學品訂單金額均創同月新高,分別年增39.1%、21.0%、28.5%及48.4%。
    統計處展望未來,因歐洲疫情升溫,加上供應鏈不順持續干擾外銷訂單表現,但隨著疫苗施打率提升及主要國家擴大基礎建設等,按照台灣外銷訂單愈到年底愈暢旺的往例,有望持續攻高。
    據統計處調查廠商對11月外銷訂單接單看法,按接單金額計算之動向指數則為50.0,預期11月份整體外銷訂單金額將與10月份持平。然而,資訊通信產品、基本金屬及光學器材動向指數分別為49.8、48.5及37.0,顯示這些廠商預估11月表現將更差。
     
  • View More 20211123-2.png
    國際新聞

    全球供應鏈 最糟時期已過

    〔經濟日報 / 編譯季晶晶 / 綜合外電〕

    全球供應鏈困境正開始改善,但航運、製造和零售業高階主管表示,營運要到明年才能回到更正常的水準,但若新冠疫情爆發擾亂關鍵的配銷中心作業,貨物運送將持續延遲。
    華爾街日報報導,在美國,沃爾瑪、家得寶及目標百貨等主要零售商都表示,已進口假期購物季所需要的大部分商品,海運費率也已從歷史新高水準回落,在11月12日止當周,跨太平洋的貨櫃運輸成本下降超過25%,是兩年來最大跌幅。

    牛津經濟研究院亞洲經濟部門主管庫吉斯表示:「就全球而言,供應鏈問題最糟糕的時期已經過去。」該機構訪調45個經濟體的「各國專家」發現,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供應鏈干擾已經、或將在本季觸頂。
    在亞洲,近幾周與新冠疫情相關的停工、能源短缺和港口限制都已緩解,馬來西亞、越南等國家的工廠產量在過去一個月回升。Natixis經濟學家說,這應能改善亞洲的工業生產與全球供應,但也警告許多國家仍苦於因應缺工等問題。
    企業高管和經濟學家說,西方消費者對商品的強勁需求、美國塞港未解、卡車司機短缺及全球運費上漲,持續影響復甦,而且還有極端天候和新冠疫復熾等潛在威脅。
  • View More 20211123.png
    國際新聞

    拜登提名鮑爾 續任聯準會主席

    〔聯合報 / 編譯洪啟原 / 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拜登廿二日宣布,將提名美國聯準會(Fed)現任主席鮑爾續任四年,並且拔擢聯準會理事布蘭納德為副主席,維持美國貨幣政策的連貫性與一致性。若提名案獲得參院批准,兩人首要面臨的挑戰,將是如何在高通膨壓力下加快量化寬鬆(QE)措施的退場,以及未來升息步調。
    鮑爾目前任期將在明年二月屆滿,由於多名共和黨參議員已表態支持他續任,預料他將順利獲得參院批准。拜登表示:「雖然還有許多工作待完成,但我們過去十個月來,已在讓美國人回到職場、讓經濟再度前進等方面,獲得驚人進展,這個成功證明了我所追求的經濟議程及聯準會採取的果決行動。」

    另一方面,布蘭納德將擔任主管貨幣政策的副主席一職,但這項人事案可能會在參院遭遇阻力。拜登說:「我有信心鮑爾主席和布蘭納德副主席將聚焦於維持通膨低迷、物價穩定,並達成充分就業,讓我們的經濟比以往都要更強勁。」
    鮑爾和布蘭納德對貨幣政策的立場類似,兩人最大差異在於對銀行監管及氣候變遷所帶來經濟風險的態度。
    鮑爾二○一八年獲川普提名出任聯準會主席。川普曾多次向聯準會喊話要求降息,甚至要求實施負利率,但遭鮑爾拒絕,被外界讚譽能在政治壓力下保持獨立。
     
  • View More 20211119-3.png
    國際新聞

    比起央行貨幣政策 明年「財政減碼」對經濟影響恐更大

    〔彭博 Bloomberg〕

    金融市場在全神貫注地盯著全球央行為了應對通膨將如何調整貨幣政策。
    但退出抗疫刺激措施的財政緊縮,可能對明年全球經濟產生更大影響。扶持家庭和企業的公共項目在克服新冠疫情造成的經濟衰退時是最強勁的復甦動力,如今政府正在踩剎車。
    據瑞銀估計,政府2022年減少的預算支出將占到全球GDP的2.5個百分點左右,是2008年金融危機後轉向緊縮時期的五倍。政府勒緊褲腰帶表明經濟成長將會放緩,不過也可能有助於緩解一些國家出現的通膨壓力。
    美國的緊急抗疫計畫正在結束,但拜登政府正在推動一項更長期的支出計畫。歐洲10年前的財政緊縮辯論勢將再度爆發,而英國領導人則聲稱有道德責任開始削減預算赤字。日本新任首相計畫增加支出,但不會與該國創紀錄的疫情刺激規模同日而語。

    中國大陸在預算方面一直持謹慎態度,隨著經濟放緩,這一立場可能會發生轉變。在像巴西這樣的一些新興國家,通膨飆升正在引發有關支出限制的爭論。預算支出削減對全球產出的拖累可能沒有整體數據所顯示的那麼嚴重,這是有原因的。
    明年的預算計畫並非一成不變,如果疫情持續下去,政府還可以調整。而且過去18個月的刺激措施中有一些沒有動用,可以在明年或之後緩解衝擊。
     
  • View More 20211119-2.png
    國際新聞

    備戰央行超級月 全球匯市將掀動盪?

    〔彭博 Bloomberg〕

    外匯交易員押注市場會出現更大波動,投資者試圖重新評估多個主要央行年底前的貨幣政策會議結果。
    12月中旬,Fed、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的政策決定將在24小時內先後發布。本周歐元兌美元對沖未來一個月匯率波動風險的成本創下2020年3月疫情爆發以來最大升幅,期權市場顯示震盪期還遠未結束。
    由於美國通膨數據高於預期,零售銷售表現強勁,一項美元指數升至一年高點,交易員預計Fed將加快收緊貨幣政策。雖然衡量價格波動的指標仍遠低於歷史峰值,但美元兌日圓的1個月期波動率攀升至一年來最高水平, 英鎊波動率也創下3月以來最高值。

    Vanda Research全球宏觀策略師Viraj Patel表示,「我們認為外匯波動率近期可能會上升,與近幾個月來債券市場波動率上升情況一致。鑒於G-10經濟體復甦步伐參差,經濟和貨幣政策分化的主題可能會導致交叉匯率突破疫情後的波動區間。」

    經濟快速復甦的跡象正在放大多個市場的波動性,因市場認為央行可能會被迫採取比預期更快的行動。沒有信號表明這種情況會在短期內結束,每次數據發布和官員講話都可能成為誘發價格進一步波動的催化劑。日圓, 英鎊和歐元已突破平時的交易區間。
    美債殖利率和美國零售銷售推動日圓兌美元跌至四年低點, 歐元周三跌至16個月新低。 英鎊徘徊在今年最低水平附近。

    英鎊和歐元重現疲態其他因素也給交易員帶來不確定性。歐洲新冠病例增加、能源危機加劇,以及脫歐風波不斷都令市場承壓。
    期權顯示,美元市場料將進一步反彈。英鎊期權人氣接近2020年12月以來最悲觀水平。對於美元兌日圓匯率,交易員關注的下一個心理位是115。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高級外匯策略師Elias Haddad補充稱,「我預計,如果衡量美國長期通膨預期的指標進一步偏離Fed長期目標,當前的外匯波動會更加明顯和持久。

    目前波動率指標仍然低於長期平均水平,但美國通膨預期失控的風險不容輕忽」。Vanda的Patel認為,12月央行引發的市場波動到新的一年會有所平復,因為屆時歐洲央行預計已公佈有關疫情後購債的更多細節,而英國央行也將如市場預期所料實施加息。
    交易員們預計英國會在12月16日會議上升息15基點。當天瑞士、挪威、土耳其等國家央行也將公佈利率決定。但標準銀行外匯策略主管Steven Barrow稱,如果央行在應對通膨方面失去先手,那麼「各種資產的波動率可能爆發性上升」。

    「一些指標表明,我們正在擺脫非常低的波動環境,包括匯率波動,」 Barrow說。 「問題是接下來會發生什麼,究竟波動率是大幅大幅走高,還是只是小幅上揚。」
  • View More 20211119.png
    國際新聞

    IEA:油價漲勢看到了盡頭 因產量回升

    〔經濟日報 / 編譯林奇賢 / 綜合外電〕

    國際能源署(IEA)表示,隨著美國和其他地方的石油產量回升,推升國際油價至七年高點的全球油市緊俏情況,正在開始舒緩。
    根據IEA發布的月報,石油需求依然強健,但10月供給正在趕上需求,原油庫存的變化顯示「趨勢可能正在轉向」。若這項預測正確,飽受物價上漲衝擊的消費者將有很大的喘息空間。
    IEA表示:「從各項指標看來,全球石油供應依然吃緊,但油價的漲勢放緩可能即將到來。在油價走強之際,美國開始擴大生產。」

    上月全球原油產量日增140萬桶,而11、12月也會增產相同產量,主要是受艾達颶風中斷生產的墨西哥灣恢復石油供應。美國頁岩油業者也把握油價上漲的機會增產。IEA說,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夥伴國(OPEC+)也持續恢復在疫情期間暫停出口的石油。
    IEA將美國第4季的日原油產量預測上修30萬桶,明年則調高20萬桶。明年美國的日產量將增加110萬桶,占OPEC+以外總成長量的60%。
  • View More 20211115-3.png
    國際新聞

    通膨與升息前景 法人:美元可望獲得支撐

    〔聯合報 / 記者賴昭穎 / 台北即時報導〕

    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超過所有經濟學家預期,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目前的美債價格並不具備吸引力,市場押注聯準會將更快收緊政策,對升息的預期提前至明年7月,美元指數短線可望在對通澎擔憂升級的支撐下續強,站穩95關卡後,不排除續朝96價位邁進。
    美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超乎預期、年增6.2%,較9月加速上漲,並創下31年來最高,月增幅0.9%也創近四個月最大,而生產者物價指數則是年增8.6%,為近11年來最大增幅,美元應聲大漲,創下今年6月17日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雖然聯準會已正式啟動縮減購債,但若通膨持續攀高,將可能促使聯準會提前升息,預期心理帶動美元突破95關卡,週漲0.89%。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美國總統拜登在10月通膨數據出爐後表達對通膨的不安,並將扭轉目前通膨趨勢視為當務之急,宣布將對美國能源行業中的市場操縱或價格欺詐行為予以反擊,而聯準會副主席克拉里達也承認當前通膨率遠高於聯準會認為適當的水準,並明確指出通膨、失業率與GDP等三項指標如果持續改善,到2022年底前將可望滿足升息條件。

    此外,上周高達1200億美元公債的標售需求冷清,反映了市場對聯準會行動太慢的擔憂,目前的美債價格並不具備吸引力,市場押注聯準會將更快收緊政策,對升息的預期提前至明年7月,美元指數短線可望在對通膨擔憂升級的支撐下續強,不排除續朝96的價位前進。
     
  • View More 20211115-2.png
    國際新聞

    兼顧用電與環保 台電:推動燃氣是解方

    〔聯合報 / 記者沈婉玉 / 即時報導〕

    針對環保團體今(14)日於立法院舉辦記者會「挺藻礁」,認為產業轉型、用電負成長才能真正改善空污,台電表示,要推動產業轉型,用電負成長並非一蹴可幾,今年受氣候高溫、防疫及景氣暢旺影響,用電量仍大幅成長,歷史前十大用電尖峰都是在今年創下,其中最高峰發生於7月27日,台電於兼顧穩定供電下於秋冬空品不佳時安排燃煤電廠額外停機降載,同時也積極推動建置空污排放強度僅有燃煤電廠三分之一的燃氣機組。
    面對穩供與環保的雙重目標,台電強調,還須燃氣機組如期上線,增氣才能減煤,守護空氣品質。空污來源眾多,成因也複雜,需要採取「多元治理」的觀點,才能真正有助於空品改善,絕非僅從減少電廠空污排放就能解決問題,台電願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以實際作為盡力兼顧穩定供電與環境保護。

    台電說明,以台中電廠為例,燃氣機組比燃煤機組可減少2/3的空污排放,而燃煤量則在通霄電廠三部燃氣機組上線後,減少達610萬噸。為進一步改善空污,台電積極推動燃氣發電,包含通霄電廠更新擴建、台中電廠新建、興達及協和電廠更新改建等計畫,輔以自建天然氣接收站,提升燃氣發電占比及天然氣存量。
    未來,新設燃氣機組完工商轉後,部分既有燃煤機組將陸續除役或轉為備用,既能達成政府能源轉型政策及穩定供電目標,對於維護環境空氣品質也有正面效益。

    台電指出,增氣減煤已初見成果,自2018年通霄電廠陸續上線後,台中電廠方能更大幅度減煤,具體展現改善空污成果。由於未來每年用電成長率預估將高達2.5%,若要繼續推動增氣減煤,需要大潭電廠接力。
    大潭電廠肩負北部科學園區、各工業區及北北基桃近1000萬人用電需求,對穩定供電至關重要。北部地區身為用電重鎮,去年用電占全國40.5%,但發電量僅有34.6%,長時間需要中南部電力支援。未來核二廠、協和燃油電廠除役後,更需要大潭電廠燃氣新機組適時提升北部供電能力,緩解北部電力供需失衡情況。

    台電說明,減煤是各界所期盼的目標,三接如期上線後可供氣給更新後的大潭7號機以及新增的8、9號機,三接若無法如期供氣,僅能以7號機發電,每年發電量將減少137億度。台電公司目前的燃氣機組已經儘量提升容量因素大量使用,無法再增加發電,以上短少的部分,若以環保減載的燃煤發電來彌補,就要多燒500萬噸煤,不只區域供電無法平衡,也會讓近年努力的空污改善成果再倒退。
    台電表示,增氣減煤是國家重要能源政策,民眾更期待透過減煤改善空氣品質。台電將持續配合政府政策,兼顧穩定供電並努力滿足民眾對良好空品的期待。大潭電廠8號機預計明年上線,9號機預計112年上線,只要供氣能如期到位,增氣減煤、提升空氣品質的目標就能夠進一步深化。
  • View More 20211115.png
    國際新聞

    美物價飆 消費支出恐減緩

    〔經濟日報 / 編譯任中原 / 綜合外電〕

    近來美國通膨率暴漲、且消費者通膨預期升至13年來新高,引發經濟學家擔心,未來幾個月的消費支出可能減緩,同時企業獲利成長也可能因成本大增而減緩,威脅經濟與股市前景。經濟學者也調高美國到明年底之前的通膨預估,因供應鏈持續吃緊。

    美國10月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意外降至66.8,為十年來最低,主因就是通膨率上升,25%的受訪者表示通膨升高已使生活水準下降,而且家庭用品購買情況急速惡化。
    數據也顯示,美國消費者對未來一年的通膨預期升至4.9%,為2008年來最高,且24%受訪者認為未來一年情況會惡化,比率為2008年6月來新高,使經濟學者擔憂,通膨升高可能壓抑未來幾個月的消費支出成長。
    根據美國農業部,美國整隻冷凍火雞價格已比去年同期上漲約20%,創新高,牛奶和糖等材料的零售價格也漲至多年高點,美國消費者今年的感恩節大餐可能是歷來最貴。

    美股投資人本周將密切關注10月零售銷售等數據,以了解高通膨對消費支出的衝擊程度,並將緊盯沃爾瑪(Walmart)和目標百貨(Target)等零售商主管在發布上季財報時,對物價前景的看法。
    富國銀行學者指出,企業能提高售價來轉嫁新增成本,但可能很快就會遭遇消費者的抗拒。企業在面臨成本壓力之際,還遭遇必須加薪搶人、化解缺工困境的壓力,可能導致獲利成長減緩。一些投資人擔心,美股近來屢創新高,導致本益比逼近17年高點,可能會因通膨急漲和企業獲利成長縮水而回檔修正。
    彭博資訊訪調的結果顯示,經濟學者已上調本季消費者物價(CPI)指數年增率預測至5.8%,高於原估的5.5%;本季消費支出(PCE)平減指數年升率也上調0.3個百分點到4.9%。

    許多經濟學者認為供應鏈吃緊及勞工短缺,將使CPI更進一步攀漲。ING銀行國際經濟學者奈特利指出,工資成本上升,使通膨時間拉長的風險升高,而且許多企業都預料將在未來三個月提高售價。
  • View More 20211112-3.jpg
    國際新聞

    歐盟將推460億美元基建計畫 抗衡大陸「一帶一路」

    〔經濟日報 /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

    彭博資訊報導,歐盟將在下周公布規模超過400億歐元(459億美元)的科技和基建支出計畫,以抗衡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行動。
    根據彭博取得的草案,歐盟的這項「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戰略,將著重在數位、運輸、能源及貿易等領域,旨在提升歐洲在全球的利益和競爭力,並提倡永續環保標準,以及民主、人權、法治等價值觀。
    在7月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上,以美國為首的國家達成了一項協議,各國領導人同意發起名為「重建更美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的全球基建倡議,以因應開發中國家的基建需求,並提出與「一帶一路」計畫抗衡的綠色版基建計畫。
  • View More 20211112-2.jpg
    國際新聞

    OECD:全球經濟成長可能即將觸頂

    〔經濟日報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數據顯示,全球經濟在新冠肺炎疫情後呈現的爆炸成長,可能即將觸頂。
    彭博資訊報導,根據OECD的綜合領先指標,美國、日本、德國和英國的經濟成長正出現即將觸頂的徵兆,加拿大和義大利的經濟成長則將走向溫和。OECD這項指標彙整了大量數據,並藉此預測未來六至九個月的經濟活動。
    至於七大工業國集團(G7)以外的國家,中國大陸和印度的經濟擴張預料將失去動能,巴西的經濟成長則預料將繼續減速。
  • View More 20211112.jpg
    國際新聞

    美聯準會副主席:2022年底前升息

    〔中央社 / 華盛頓8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副主席克拉里達(Richard Clarida)周一表示,美國經濟可能已準備迎接聯準會在明年底之前調升基準貸款利率。
    這是聯準會自上週宣布將開始減縮抗疫激勵規模後,最明確地表達出,聯準會預備採取進一步措施,以控制通貨膨脹,並將貨幣政策正常化。
    克拉里達說,「儘管我們要考慮升息還很遙遠」,但他認為,「調升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的必要條件將在2022年底前具備」。

    聯準會2020年3月將利率調降為零,以協助控制疫情引起的經濟危機,然後展開大規模逐月購債行動,以使信貸持續流向企業與家戶。
    聯準會在上週召開決策會議後宣布,將開始逐月減縮購債規模,直到明年中期完全停止。
    克拉里達在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演說指出,經濟規模居全球第一的美國去年「出現了不僅是歷來最嚴重、也是最短暫的衰退」;但他又說,2021年經濟成長率可望達到1983年以來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