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最新消息

  • 5.png

    10月證交稅連十黑

    〔經濟日報/ 記者 翁至威〕


    財政部昨(10)日公布前十月稅收約2.8兆元,續創同期新高,年增15%,連續兩年提早在10月就達成全年稅收預算;然而受台股價跌量縮影響,10月證交稅收113億元,年減33.2%,已「連十黑」,累計前十月年減825億元,是史上同期最大減量。



    由於證交稅、貨物稅雙雙較去年同期大減,今年第4季稅收恐將呈現負成長,不過所幸所得稅支撐下,全年稅收仍可望創新高,首度突破3兆元,估超過預算數3,000億至4,000億元左右。

    累計前十月,總稅收已達2兆8,261億元。

    此外,因房市低迷,10月個人房地合一稅27億元,較上月減少8.52%,連續五個月呈現月減,除是房地合一上路以來首見,月減幅也較前幾月擴大。土地增值稅年增率也已連七月負成長,且10月減幅擴大到四成以上。

    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陳玉豐表示,今年前十月累計稅收創新高稅目包括關稅、營所稅、綜所稅、遺產稅、菸酒稅、營業稅、房屋稅、牌照稅。其中,營所稅不僅提前達成全年預算目標,更首度突破兆元大關,累計入帳1兆60億元,主要受惠於去年上市櫃公司獲利大增,另外今年暫繳稅額也增加。

    不過與台股連動頗深的證交稅表現就黯淡許多。受國際經濟情勢影響,以及美國聯準會、央行升息,台股價跌量縮,衝擊證交稅收。

    陳玉豐指出,10月證交稅113億元,年減33.2%,連十個月負成長,10月上市櫃日均成交值2,226億元,是今年各月最低,且連續六個月降到預算目標3,020億元以下。

    而累計前十月證交稅1,474億元,年減35.9%,是近20年最大減幅;年減825億元,則是同期史上最大減量。全年證交稅要達預算數有困難。
     




    *資料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251/6756143
    more
  • 內 _3_.png

    央行鷹派理事認為應升息1碼;批不重房價是錯誤政策

    〔MoneyDJ新聞 / 記者 陳怡潔〕


    中央銀行昨(3)日公布第三季理監事聯席會議貨幣政策議事錄摘要,雖然理事會達成共識應調升政策利率半碼(0.25個百分點)和新台幣存款準備率1碼,不過,會中至少有兩位理事表達央行應該升息1碼,並有理事認為,因部分商品價格受政策性管制以及消費者物價指數對於房租類低估等因素影響,台灣實際通膨壓力遠高於公布數據;而針對房價,有理事批評,央行不應放任房價持續高漲不管,央行只重視房貸成長與集中度等指標,不重視房價的變動,是錯誤的政策。

    關於升息,鷹派理事指出,過去一年多,央行持續低估通膨,應確實檢討。直到今年3月央行才認為通膨有走高風險,並隨即升息1碼;其後國內通膨逐步攀高,惟6月只升息半碼,外加存款準備率調升1碼,這與其他國家央行的反應截然不同,且政策上的因應又回到過去長期以半碼爬行的速度升息。最近國內通膨看似有緩和跡象,但若據此認為國內通膨已有下降趨勢,恐過於樂觀。未來全球性能源價格與食物類極可能再上漲,且國內物價上升已深植大部分品項,尤其是食物類,因此通膨預期不會那麼快下降。

    理事也指出,由於部分商品價格受到政策性管制以及CPI-房租類低估等因素,台灣實際的通膨壓力遠高於公布的數據。只要將真實的住房成本適當反應在 CPI,或價格管制放寬,台灣的通膨率即會大幅上調。因此,央行切不宜認定我國通膨相對溫和,更不能因為目前通膨看似有緩和跡象,對於通膨的態度掉以輕心。更何況我國利率一直以來偏低,對於總體經濟與金融部門已造成長期的負面效果。因此,這次調升仍以半碼的速度爬行,這對於抑制通膨與消弭民眾通膨預期心理,並沒有任何幫助,而且台美利差將持續擴大,促使新台幣貶值,將進一步加深輸入型通膨壓力。

    針對房價,有位理事表示,過去以來央行反覆強調抑制房價最有效的工具是租稅政策,部分研究確實也發現如此,但房價是金融穩定最重要的指標之一,這結果並不代表央行可以放任房價持續高漲不管。央行若要維持金融穩定,應須針對房價變動實施政策反應。BIS的經濟學家指出,南韓央行自上年開始持續升息,到現在南韓房價的成長率已大幅下降。然而,我國央行只重視房貸成長與集中度等指標,不重視房價的變動,這是錯誤的政策。




    *資料來源:https://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1804600d-8985-4c0c-9e30-fec4bd852a0a
    more
  • 內 _2_.png

    經濟結構轉變 ESG綠金商機崛起

    〔工商時報 / 記者 陳昱光〕


    由金管會證期局指導,證券期貨周邊單位共同主辦的「2022投資新趨勢系列講座」日前舉辦台中場,邀請證交所副總謝俊欽及華南永昌投信董事長黃昭棠進行專題演講,分別以「如何正確運用證券市場進行存股策略-從盤中零股及定期定額談起」與「全民理財時代-市場趨勢及投資策略」為主軸,進行專題演講。

    今年以來全球通膨壓力高漲,加上Fed鷹式升息,使得股、債、匯及商品等金融市場普遍皆受到衝擊。黃昭棠分析,此次通膨為歷史僅見因供給面不足所產生的結構性問題,並非來自於需求面,預料對市場影響會相對較大、較長,在中長期趨勢下,環境永續(ESG)議題將是未來一大商機。

    而現今大環境正面臨到「去全球化浪潮日熾」、「各國央行以印鈔方式解決經濟危機問題的後座力正在顯現」、「人口結構老年化」、「基礎建設老舊及不足」、「地緣政治緊張持續升高」、「氣候變遷的損失不斷增加」、「民粹主義下的政策失誤」等問題,都進一步導致市場震盪加大,財富蒸發的痛覺持續強化。

    黃昭棠表示,Fed今年以來採取強力升息態度,主要是擔憂重蹈1970年代停滯型通膨的覆轍,為抑制通膨,市場震盪短期將難以舒緩,經濟硬著陸風險增加,在市場風險情緒飆升之下,建議承壓策略須側重價值面表現,「價值遠比價格重要」。

    尤其股市是反應投資人理性、非理性的判斷,導致市場存在被高估或低估的情形,因此,需要透過有效的評價方式來判斷投資價值,藉由「優化報酬」與「風險管理」兩大價值投資策略,尋找被低估且具動能的產業,優化投資組合,並偵測經濟、波動指標,規避市場極端風險,期望創造相對指數更高的報酬與更低的風險。

    目前市場預期此波升息高峰將在2023年4、5月,美2年期與10年期公債呈現殖利率倒掛,根據歷史經驗來看,面臨經濟衰退將難以避免,衰退期間約落在5.3個月到18.8個月之間。

    回顧金融市場表現,在2009年以前,景氣好壞顯著影響股市漲跌,而在實行QE之後,2009年開始則是由貨幣供給量對於股市漲跌影響較為顯著。隨著「放錢救經濟」效應發揮到極致,預料2022年可能成為新一個經濟生態的拐點,價值投資策略將更加重要。

    黃昭棠指出,全球各國積極響應淨零碳排,ESG、碳中和趨勢布局為未來市場重要布局焦點,電力基礎建設商機龐大,聚焦儲能、電動車、電池等「綠金」產業鏈,可望創造長期報酬超額表現。

    而目前全球主要碳排放來源中,電力產業占比近4成,交通運輸約2~3成,鋼鐵、塑化、水泥等重汙染製造業約2成,預計在2030年前,全球減少碳排放量主要仰賴現有技術,但要達到2050年淨零目標,則需要許多新技術導入,從乾淨能源走向智慧移動。

    近年ESG概念快速崛起,包括美國、歐盟、英國及日本等主要國家都推出相關政策法案,力挺綠色減碳,全球已有近200個國家推動2050淨零碳排。黃昭棠指出,在碳中和趨勢布局下,乾淨能源技術與生產、乾淨能源公用事業、能源儲存和效率、綠色交通,以及環境和汙染管理為循環經濟的五大關鍵,相關產業將具有長期發展機會。




    *資料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1103000291-260208?chdtv
    more
  • 內 _1_.png

    亞洲金融風暴再現? 楊金龍:可能性不大

    〔自由財經 / 記者 陳梅英〕


    日圓今年以來貶值逾兩成,外界擔心亞洲金融風暴再現。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認為,「可能性不大」,因一九九七年、二○○八年教訓之後,各國金融體制比較健全,但是要留意美國利率急速上升後的作用力、即經濟硬著陸的風險。

    美國十一月再度升息三碼,今年以來已升息十五碼,有立委關切聯邦基金利率是否會一路升至五%才會停止。楊金龍說,確實有這樣的說法,聯準會(Fed)這次升息後,利率已來到三.七五%至四%,市場預測明年最高會達到五%至五.二五%,不過,「預測都會上上下下」,現在還說不準」。

    楊金龍提醒,就如Fed主席鮑爾所說,因貨幣政策的效果有遞延性,美國利率急速上升,後座力會慢慢顯現,現在美國勞動市場雖然還有些緊俏,已有許多產業開始下修。

    美國利率若到五%,比台股多數股票現金殖利率還好,會不會大家都跑去存美元,加劇資金流出、新台幣貶值?

    楊金龍指出,匯率很難預測,要小心「賺到利差賠掉匯差」,台幣之前從三十二元一路升至二十七元,現在又貶回三十二元,投資人要考慮的是,「你現在進場匯價是三十二元,新台幣會如預期貶至三十三元、三十四元嗎?不一定啊」。

    另,近期因英鎊直直落,外界認為英國將陷入「失落十年」。楊金龍說,考量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後,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保三」無虞,應在三%至三.五%之間,明年則在二.五%至三%,台灣不會有「失落十年」的可能。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549598
    more
  • 4.png

    警訊響起!景氣分數斷崖暴跌 2年首見黃藍燈「險亮低迷藍燈」

    〔聯合報 / 記者 陳素玲〕


    經濟警訊正式響起!國發會昨天公布九月景氣對策信號,分數「斷崖式」暴跌六分降到十七分,燈號因此從代表景氣穩定的綠燈掉到代表轉向低迷的黃藍燈,僅差一分就直接變為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國發會官員說,景氣轉為疲弱的趨勢很明顯,未來挑戰相當大。這也是兩年來首見黃藍燈,分數則是二○一九年三月以來最低。

    龔明鑫:明年保三挑戰大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昨天在立法院經委會表示,今年底到明年都是景氣低點,今年經濟「保三」(經濟成長率百分之三)沒問題,但明年「保三」是比較大挑戰。至於全球會不會發生類似二○○八年金融風暴?他說,目前看起來不會。

    八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降至廿三分,連續亮出六顆綠燈,差一分就亮黃藍燈。外界預期九月變燈幾成定局,但沒想到不但變燈,還呈現直線墜落,確認未來經濟向下修正走勢。

    學者指擴大財政僅救急

    對於今、明年經濟展望,龔明鑫在立院答詢指出,經濟景氣會有循環,但台灣產業實力有其基本盤,目前有些電子庫存去化壓力,可能會到明年第一季甚至第二季,因此經濟景氣比較有挑戰性。

    他說,前三季出口都不錯,第四季出口出現挑戰,政府因應做法是希望撐住內需消費,除了疫後消費,也加大公共建設投資,因此明年總預算規模增加到二點七兆元、成長百分之廿,以擴大財政方式穩定經濟發展。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表示,從經濟學家凱因斯的理論來看,擴大財政支出並非不行,等於是用「救急」的政策來處理,但以當前景氣前景不佳的情況下,很難達成長期效果,目前有點像是金融海嘯時期,只能等景氣復甦,經濟理論與經濟現實很難搭上,擴大財政恐難達成長期效果。

    從現在到明年都是低點

    龔明鑫說,從現在到明年都是景氣低點,明年挑戰比今年高,主要是歐美持續升息,產生市場緊縮效果,台灣很多最終產品是到歐美國家;比較好的消息則是市場會有移轉,例如東南亞不錯,如何將訂單移轉到東南亞,是台灣可以做的事情。他說,台灣產業競爭力還是不錯,台灣可以強化基礎建設,擴大內需。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zryMe0
    more
  • 7.png

    科技業寒風 加入無薪假行列

    〔Yahoo財經 / 記者 簡永祥、馬瑞璿〕


    總體經濟變差,民生消費需求減弱,享有兩年高成長的科技業也遭遇逆風。這股寒風近來吹向半導體業,包括台積電、聯電、南亞科、旺宏及日月光等指標大廠資本支出紛踩煞車,對本季及明年上半年景氣也轉趨保守。面板大廠群創昨天更宣布,高階主管自願十月起減薪。

    產業界人士說,面板及其上游驅動IC產業最早受到終端需求減弱影響,因通膨、升息及俄烏戰爭,消費力減弱,加上各國相繼放寬邊境管制,原本全球瘋搶的電腦、電視和平板等訂單急凍,面板及其關鍵元件驅動IC同受波及,友達、群創等面板大廠如今都鼓勵員工休假,因應產能需求銳減。

    勞動部統計,今年第三季無薪假人數增加,除原本因疫情升高受影響最深的服務業外,部分科技廠也加入放無薪假行列。此外,這波科技業寒風遍及全球,微軟、英特爾已祭出針對性裁員;原本業績火熱的輝達、超微、美光等晶片大廠也相繼示警,看淡後市營運表現。

    南韓記憶體大廠SK海力士日前公布第三季獲利銳減六成,並大砍一半的資本支出;三星雖未下修資本支出,但也宣布美國擴建新廠計畫暫停,都可以看出終端需求下滑速度超乎預期。

    由於記憶體幾乎是所有科技產品必備元件,三大記憶體第三季財報不佳且對後市示警,反映整體市況轉趨嚴峻。就連位居全球晶圓代工之冠的台積電,在最新一季的法說會,也首度鬆口部分先進製程及成熟製程產能鬆動,意謂過去十季產能滿載的台積電也被半導體庫存調整風暴掃到。

    台積電、聯電、南亞科、旺宏及日月光等指標大廠,都在法說會中宣布下修今年資本支出。台積電資本支出二度下修,估今年降至三六○億美元;聯電則下修資本支出兩成,減少卅億美元;南亞科今年資本支出也二度下修至二二○億元,降幅百分之廿二點五,明年投資金額仍也會比今年少;旺宏也宣布第四季減產,資本支出由年初預估的一六○億元下修至一○六億元,降幅百分之卅三點八。

    半導體業下修資本支出,代表客戶訂單轉趨保守,並看淡未來營運成長動能,因而減緩增產動能。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zryMe0
    more
  • 2.png

    房市交易創新低!連六個月跌破3萬棟 恐見6年來首衰退

    〔Yahoo財經 / 記者 葉憶如〕


    房市冷!9月房市交易量2.38萬棟,創下今年2月以來單月新低紀錄,今年移轉已連六個月跌破3萬棟,並出現年減15%衰退,由於去年第4季基期甚高,房仲業者估全年跌破32萬棟,恐見6年來首度衰退。

    據最新買賣移轉棟數顯示,9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僅2.38萬棟,創下2月後最低的單月紀錄,去年疫情影響僅約3個月時間,僅7~9月移轉棟數跌破單月3萬棟,不過今年疫情爆發後,市場遇到利率升升不息、股市跌跌不休,移轉棟數已經連續六個月跌破三萬棟,9月僅剩下2.38萬棟,年增率轉為衰退15%,由於去年第四季移轉棟數基期甚高,若是今年第四季移轉棟數年減3成則全年移轉將跌破32萬棟,是六年以來首見衰退。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今年移轉棟數將比去年34.8萬棟衰退,雖然幅度不大,但實際上的市況比數據反應的更嚴峻,主要因為第一季的房市交易相當暢旺,不過下半年房市交易清淡,兩者平均下來衰退幅度不大,但若以最近房市的體感溫度來看,交易量量縮狀況已經是相當明顯,尤其近月預售案實價揭露件數已經較去年旺季腰斬,投資退場市場剩剛性需求撐盤,去年以來的賣方市場,已經轉向買賣雙方較為平衡的市場。

    內政部月報顯示,9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剩2.38萬棟,年減幅度達15%,較不理想的是移轉棟數近月衰退趨勢,並沒有止跌回穩跡象,9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創下2月後的新低量,以第四季移轉棟數衰退3成推估,全年移轉棟數將跌破32萬棟,這波房市景氣高峰落在今年第一季跡象越來越明顯。

    曾敬德指出,目前已經有科技業鼓勵員工多休假,市場也預期明年企業會面臨更多的挑戰,而當前房價處於歷史高檔,在市場出現利率升升不息、股市跌跌不休的狀況下,房市也熄火進入盤整修正,所幸企業回流的趨勢並未改變,即使房市修正,還是會有一定的基本面支撐。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MX7bAK
    more
  • 6.png

    房價鋼鐵般堅挺 市場卻提早入冬!專家:多頭時間不多了

    〔東森新聞 / 記者 張琬聆〕


    房市再冷,房價依然堅挺向上揚。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第3季建案房價全面走升,平均年漲18.1%,創下波段漲幅新高,又以新竹年漲逾4成最高。不過專家直言,市場已提前入冬,若月底選後沒起色,「真的蠻悲觀的,多頭時間恐怕不多」,最快明年第2季房價可能反轉。




    北市房價連5季創高 年漲每坪12萬

    住展雜誌統計資料顯示,台北市今年第3季新建案房價來到每坪105.6萬元,較上季漲4.3萬元,季漲幅約4.2%,已連續5季改寫歷史新高;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則上漲11.9萬元,年漲幅擴大至12.7%。

    台北市各行政區房價也全部走升,原本漲幅相對落後的萬華、文山區,第2季前新建案均價還在6字頭,第3季起均價全都7字頭起跳,是台北市均價6字頭行政區首度絕跡,尤其萬華更出現史上第1個開價每坪破百萬元建案。

    新竹年漲逾4成 價格拚命測試消費者底線

    近年市場火熱的新竹,第3季買氣同樣趨緩,但減幅較其他都會區小,建案售價依然拚命測試消費者底線,房價續漲至每坪35.7萬元,較上季漲2.6萬元,季漲幅7.9%,更較去年同期漲11.5萬元,年漲幅高達約44.5%,為北台灣房價飆漲幅度最大的縣市。

    新北市新建案房價漲到每坪46.9萬元,季漲約3.1%、年漲約10.4%,連續4季刷新高。住展雜誌研發長何世昌解釋,由於永和今年出現推案空窗期,買盤外溢至鄰近的中和周邊區段,使中和新建案房價直線飆升至6字頭,成為新北市房價水準第二高的行政區,僅次於永和,還贏過板橋、新店,令人始料未及。
    基隆新建案房價每坪24.6萬元,季漲幅約4.2%、年漲幅約11.3%。宜蘭地區房價每坪23.4萬元,季漲幅約3.5%、年漲幅約9.9%。何世昌指出,宜蘭房價漲幅雖然落在末段班,但高鐵延伸題材仍持續發酵,使站點所在地買氣最佳,甚至有不少台北客聞香而至,「此房市能量能延續多久?選後或許見真章!」

    桃園漲幅太凌厲 買盤流回新北

    桃園市新建案房價每坪30.9萬元,僅比上季多0.6萬元,季增約2%;與去年同期相比,則漲了5.1萬元,年漲幅約19.8%。何世昌表示,由於之前房價漲勢凌厲,如南崁、八德等房價追平或高於新北市外圍衛星城鎮,使買盤流回新北市,買氣快速轉淡,新開賣建案售價多走平實路線,單季漲幅敬陪末座。

    月月有利空 擊不退鋼鐵多頭房市

    何世昌認為,今年是房市不平靜的一年,幾乎月月有利空,但因房地合一稅延長重稅閉鎖期、缺工等原因使賣壓仍低,尚未能擊退房市多頭鋼鐵般的鋒芒,北台灣房價雖然持續創歷史新高,但畢竟房價沒有無限上漲這回事,預估第4季漲幅開始收斂,年增幅開始往下滑。

    「事實上目前市場算是已變天、提早入冬了」何世昌強調,關鍵就看選後遞延性買盤是否出籠、帶動買氣,才能得到「補血續命」機會,若買氣依舊遲滯,雖房價不至於在今年底前反轉,但留給多頭的時間恐怕不多,「下彎趨勢恐怕無法挽回」。

    Q4漲幅收斂 最快明年Q2見跌

    「明年真的蠻悲觀!」何世昌認為,由於這波多頭主升段漲幅甚大,以及經濟環境急速惡化,明年恐怕是凜冬將至,預估末升段可能被壓縮到只剩1~2個季度,「最快明年第2季有機會看到跌價」。





    *資料來源:https://fnc.ebc.net.tw/fncnews/content/155266
    more
  • 4.png

    提台灣疫後經濟3大挑戰 國發會:將審慎因應國際變局挑戰

    〔風傳媒/記者 黃信維〕


    國發會今(13)日於行政院第3824次院會就當前經濟情勢與因應提出報告。在邁向疫後的全球嶄新格局,以及俄烏戰爭衝擊持續,台灣整體政策因應得宜,相較於主要經濟體受影響程度較小,顯示我國已然蛻變為兼具韌性與自主能力的經濟成長模式。

    國發會舉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上修我國2022年GDP成長率,從4月的3.2%增至10月預估的3.3%;此外,我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率相對主要國家亦屬溫和。

    國發會說明,儘管如此,未來台灣經濟仍面臨3大挑戰,包括全球金融環境緊縮,除造成多國面臨經濟衰退疑慮,亦加劇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其次,俄烏戰事升溫以及美中貿易紛爭擴大等地緣政治衝突不斷,擾亂全球經濟及安全秩序。

    此外,國發會指出,中國清零政策持續干擾其內需及產業供應鏈,經濟下行風險外溢大增,亦將影響全球經濟前景。

    國發會提到,過去3年因應疫情,在各部會共同打拚下,全力守住台灣經濟,甚至逆勢成長,在疫情間的經濟表現受到全球矚目,請繼續在此一堅實的基礎上繼續努力,並掌握邊境解封的商機,審慎因應國際局勢變化的挑戰,提高經濟與產業的韌性,落實總統國慶演說期許給世界一個更好的台灣成為堅韌之島、韌性國家。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9peylO
    more
  • 5.png

    股匯動盪 退撫基金截至8月虧397億

    〔自由財經/記者 張維真〕


    近期國際金融動盪,讓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相關績效也受關注,昨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安排相關專題報告。據報告指出,今年截至八月底止,退撫基金整體虧損三百九十七億元。該基金管理委員會副主委陳銘賢表示,退撫基金目前主要資產配置項目之一是國內股票投資,以過往經驗來看,股市低點進場,股市好轉時獲利也可觀,將長期佈局。

    今年前8月收益率負5.52%

    據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書面報告指出,退撫基金自一○八年至一一○年收益率分別為十.六二%、八.四六%、十一.八五%,今年截至八月底止,加計未實現損益後,基金整體損失數為三百九十七億元,期間收益率為負五.五二%。

    立委質疑退撫基金是否與國安基金同步進場護盤?財政部與退撫基金委員會皆否認有同步。

    陳銘賢另解釋,目前國內股票投資為退撫基金主要資產配置項目之一,投資標的大多以大型權值股為主,採取長期持有的投資策略,以達到長期、穩定的投資目標。

    退撫基金委員會主委周志宏則表示,由於退撫基金本身有委外與自行操作,因此會有股票的部分,並強調以過往經驗看來,退撫基金若適時在股市低點進場,在股市好轉時所獲得的利益也算可觀,退撫基金是以長期佈局,短期的虧損主要受股市影響所致。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545717
    more
  • 1.png

    台灣9月外匯存底大減43.75億美元,減少金額創近12年來新高

    〔風傳媒/記者 林彥呈〕


    中央銀行今(5)日公布9月底外匯存底為5,411.07億美元,較8月底減少43.75億美元,已是連續第三個月減少,減少金額創近12年來新高。

    央行外匯局長蔡炯民說明,9月外匯存底變動主要因素,包括外匯存底投資運用收益、主要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動,以及央行為了維持外匯市場秩序進場調節。

    蔡炯民指出,其實今年4月外匯存底也曾減少37億美元、去年3月更曾減少42.8億美元,主要反映匯率和進場調節因素,今年9月份市場變動相對劇烈,央行進場調節的金額也比較多,9月外匯存底減少金額創自2010年11月以來新高。

    匯率因素對於外匯存底影響甚鉅,觀察9月主要貨幣對美元表現,澳幣貶值5.74%、英鎊貶值5.1%、加拿大幣貶值4.67%、新台幣貶值4.46%、日圓貶值4.24%、人民幣貶值3.02%、新加坡元貶值2.73%,一枝獨秀的美元指數(DXY)上漲3.14%。

    歷經9月的愁雲慘霧,股市、匯市在10月以來的交易日回神強彈,外界關心央行近日是否進場反手買匯?蔡炯民強調,央行秉持一致性的調節原則,針對短期波動不做評論,長期看的都是「相對性」走勢,如果日圓、韓元、歐元、英鎊都在貶值,新台幣也不可能逆風而行,在市場供需失衡下,央行就會適度進場調節。

    媒體詢問,是否可以公布近期進場調節的金額?蔡炯民表示,央行每半年都會公布相關數據,日前在最新報告中揭露,今年上半年為了穩定匯市,央行進場淨賣匯82.5億美元阻貶新台幣;至於下半年的數字,可能要到明年3、4月才會公布。

    央行呼籲廠商分散結匯 市場供需才會平衡

    去年初,眼看新台幣升勢猛烈,進場調節效果有限,央行當時罕見公開呼籲「同舟共濟,穩定匯市大家一起來」;如今形勢大逆轉,新台幣匯率直直落,外傳央行關切廠商,希望賣出美元阻貶。

    蔡炯民回應,其實央行一直都有和廠商溝通,而且態度始終如一,希望廠商無論是要買匯、賣匯,都能根據實際需求分散交易,不要過於集中、加速結匯,如此一來,市場供需就會比較平衡。

    因應國際金融風險 央行強調台灣「沒問題」

    根據統計,截至今年9月底,外資持有國內股票及債券按當日市價計算,連同其新台幣存款餘額共計4,369億美元,約當外匯存底81%,分別創下2019年7月、5月以來新低。

    蔡炯民指出,9月外資匯出本金加計盈餘共逾80億美元,主要是美國聯準會(Fed)貨幣政策緊縮力道很強,市場利率水準往上走高,對於股市不利,同時衝擊景氣,未來企業獲利可能面臨衰退,市場不確定因素也增加了。

    至於近期市場熱議「金融風暴」是否可能捲土重來?蔡炯民認為,美國經濟如果順利「軟著陸」,景氣沒有修正太多,或是通膨下降速度加快,Fed可能就會放緩升息步伐,市場也能安穩一點,例如這幾天美債殖利率下滑,全球主要股市應聲反彈。

    蔡炯民表示,央行長期以來都向各界說明,美國的貨幣政策仍是主要影響因素,最近市場波動也確實比較大,部分國家可能自身有些問題,但台灣還是經常帳順差的國家,相對持有的外幣流動性高,就目前來看,因應國際金融風險「沒問題」。



     




    *資料來源:https://www.storm.mg/article/4550933
    more
  • 調整用 _2_.png

    17項民生物資年增5.84% 近8年最大漲幅

    蔬菜價格「颱」高 9月CPI年增2.75% 連兩月低於3%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主計總處昨公布九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二.七五%,連續兩個月低於三%,但漲幅較八月擴大,主因颱風影響蔬菜價格;扣除蔬果及能源後,核心CPI漲二.七九%。其中,十七項民生物資平均年增五.八四%、創近八年最大漲幅,雞蛋漲幅近三成六,沙拉油、調理油漲幅擴大至一成六,創逾十三年半新高,衛生紙也漲五.八九%、為逾三年最大漲幅。

    主計總處專門委員曹志弘說明,九月CPI漲幅擴大,主要是九月初颱風影響蔬菜價格,屬於短期因素;九月CPI食物類貢獻近一半漲幅,交通類影響也大,加上房租漸次調升。他表示,近期新台幣貶值,輸入型通膨壓力沒有明顯趨緩,但若國際原物料價格續走跌,還是有利於緩和物價上漲壓力,如果天候沒有異常,十月CPI應會低於九月,且第四季CPI漲幅應會再較第三季縮小。

    根據調查,九月CPI較上月漲○.二四%,較上年同月漲二.七五%。七大類指數中,以食物類年漲五.三%最多,主因蛋類及肉類飼養成本分別上漲三十.一六%及五.四三%,加上水產品、外食費、調理食品及水果各漲七.○八%、六.五四%、六.四二%及五.五四%,但蔬菜下跌三.六八%,抵銷了部分漲幅。

    雞蛋漲35.85% 沙拉油等漲幅逾13年新高

    至於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的十七項重要民生物資,九月平均年增五.八四%、為九十五個月最大漲幅,其中,雞蛋漲三十五.八五%最多,但漲幅較前兩月趨緩;沙拉油及調理油漲十六.○三%次之、漲幅創一六三個月新高;衛生紙、面紙及紙巾也漲五.八九%,為三十七個月最大漲幅;雞肉漲五.九九%、漲幅為十九個月新高。


     




    *資料來源: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544307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