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最新消息

  • 調整用-52.png

    市場震盪交投暴衝 8月新台幣每日成交量20億美元成「新常態」

    〔 工商時報 / 巫其倫 〕

     
    日本央行副總裁內田真一7日發表談話,透露「日本央行在市場不穩定時不會再升息」,將擱置升息計畫,一句話再度掀翻市場,日圓貶勢再起,新台幣兌美元隨亞幣偏貶,全日在狹幅區間內橫盤整理,終場收在32.681元、小升0.7分,總成交值仍有20.305億美元;近日市場震盪不小,8月以來每日成交量,日日都突破20億元大關。

    匯銀主管指出,美股四大指數收紅,帶動亞股續揚,台股狂漲逾700點,終場站穩21,000點關卡,但匯市震盪相對平淡,新台幣7日升貶互見,外資匯市延續雙向操作,上午偏匯出,匯價一度貶至最低32.758元,但下午又轉匯入,加上出口商如市場預期在32.7元上方等著拋匯,也是匯價由黑翻紅關鍵,股匯總算同步齊揚。

    匯銀主管強調,出口商近期等著賣美元,不只在32.73元附近有很多人布單在等,甚至有些出口商等不及在32.7元左右就出手,逢低拋匯成為近期新台幣支撐關鍵;再加上外資也不像先前一面倒匯出,市場上買賣力道來回拉扯下,讓新台幣陷入區間盤整。

    匯銀主管也提到,近日上方有出口商,下方有外資及投信匯出,還有進口商也有買匯需求,整體市場交投活絡,加上8月以來市場很震盪,資金進出積極下,觀察本月每日總成交值均破20億美元大關。

    而觀察7日主要亞幣走勢,日圓回貶0.95%、人民幣貶0.52%,兩大亞幣領貶下,星幣跟著貶值0.04%,新台幣早盤跟貶,但午後匯價回升,終場升值0.02%,韓元升0.12%。

    至於日圓走勢,在日本央行副總裁一句話後,除淡化近期借貸成本上漲的可能性,也帶動日股指數大漲逾千點、突破35,000點大關,而日圓兌美元的價格則走低、出現147的數字。

    外匯交易員認為,日圓套利交易平倉潮造成日本股市崩盤,且日圓近日升幅很大且快,隨日本央行公開發言後,日圓逐步回貶,有望回到先前常態150價位上方。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2jr6xE
    more
  • 調整用-51.png

    外資回頭有買有賣 熱錢布局 新台幣匯率強升

    〔 工商時報 / 巫其倫 〕
    外資回頭,市場震盪逐漸消化,外資正找機會布局台股,熱錢匯入簇擁下,新台幣兌美元走揚,8日早盤即由黑翻紅,加上出口商上午拋匯猛烈,新台幣盤中一度強升1.3角,最高見32.551元,尾盤央行調節阻升,終場收在32.593元、升8.8分,總成交量仍有19.94億美元。

    匯銀人士分析,外資近日慢慢轉為雙向操作有買有賣,8日進一步轉向,「外資早盤就出現近期罕見的集體匯入」,在匯價突破32.66元近期波段支撐價位後,匯入更加猛烈,加上出口商盤中拋匯,推著新台幣一度劍指32.5元大關。



    外匯交易員說:「外資回來了,有伺機布局台股意味」,8日外資在台股賣超,但資金先匯入等機會,著眼當前市場恐慌止穩,加上日本央行強調不會貿然升息,日幣恐慌性平倉交易緩解,股市預計逐漸回穩,外資超前部署,此時先匯入,價格也不錯。

    另一個主因是日圓強升帶動亞幣升值。據央行資料,美元指數8日續跌0.21%,日圓強漲0.56%、人民幣升0.32%、新台幣升0.27%、星幣升0.23%,唯獨韓元小貶0.07%。

    匯銀人士指出,進口商8日盤中也進場買匯,眼見新台幣開始升值,午後轉趨惜售,而央行終場前調節,主要是希望下檔提供流動性,不讓匯價太快速往同方向前進。自7月最後一個交易日以來,每日成交量都有20億美元以上,匯銀人士認為,最近市場參與者都很活躍,外資、進出口商,甚至投信及保險業都進場買賣,方向兩邊拉扯,「現在是實質供需的盤勢」。

    外匯交易員也說,出口商拋匯從先前32.9元左右降到32.7元附近,8日匯價已逼近32.5元,等出口商大舉出手,新台幣還有機會再升一波;短線本周預計先在32.55~32.77元區間測試,下周留意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公布。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DlgKEE
    more
  • 調整用-47.png

    行政院:台灣經濟基本面良好 台股未有不理性波動

    〔 中央社 / 記者 賴于榛 〕
    市場擔憂美中科技戰可能再度升溫,台股今天終場也下跌371.35點。行政院發言人陳世凱說,政府會嚴密注意各種狀況,也會做出因應,目前觀察台灣經濟基本面很好,股市沒有不理性波動。

    外媒報導拜登政府擬進一步緊縮對中國的晶片貿易,市場擔憂美中科技戰可能再度升溫,17日美國半導體指數大跌395.32點,台股今天科技股也賣壓沉重,終場下跌371.35點。

    媒體關心政府如何因應可能升溫的美中科技戰,並且關心股市若持續重挫,國安基金是否進場。陳世凱今天主持行政院會後記者會時表示,台灣隨時面臨很多挑戰,不管中央地方,或是公私部門大家都要一起努力,政府會嚴密注意各種狀況,也會做出相對因應,目前觀察台灣經濟基本面很好,股市也沒有不理性波動。

    陳世凱強調,台灣經濟基本面非常良好,近年來經濟表現相當亮眼大家也很清楚,根據台灣美國商會在今年初發布2024年商業景氣調查中,也有高達81%美商,對於台灣未來一年經濟發展有信心。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aq6509
    more
  • 調整用-46.png

    市場憂央行再升息 2年期定存單利率飆上1.487%、逾20年次高

    〔 工商時報 / 巫其倫 〕

    市場憂中央銀行後續再升息,反應市場對利率走揚看法,央行17日標售250億元2年期定存單,得標加權平均利率續揚至1.487%,創2004年2月以來同天期次高水準(2004~2012央行停發2年期定存單),較上月同天期1.461%上升2.6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為0.01個百分點),僅次於前高2022年5月的1.525%。

    根據央行公布,本次2年期定存單吸引653億元資金進場投標,較6月同天期569億元顯著回升,投標倍數也拉高至2.61倍,同樣大幅高於上期2.28倍,使本期得標比例降為38.28%。

    本期2年期定存單利率升至1.487%,僅次於2022年5月的1.525%,且當期央行為免支付過多利息,還破天荒首度進場截標,最終得標金額僅59億元,創歷史新低。

    銀行資金調度主管指出,本期利率符合市場原先預期的1.47%~1.5%區間內,反應金融業者對於未來央行不會降息的看法一致,至於是否又意外升息上去,「坦白講大家還是會怕怕的」。不過,後續若聯準會啟動降息,我央行升息空間也會被壓縮,利差縮小後壓力減輕,也沒必要再升息。

    銀行主管認為,央行7月起調升存款準備率1碼,市場資金也沒那麼鬆,市場看法與本月初1年期定存單類似;而接下來進入股利發放期,關鍵是外資領到股息後,資金是否大舉外流,加上市場擔心川普當選,兩岸關係風險提升,「外資會跑,資金就沒那麼充裕了」,業者也會擔心這部分。

    本期投標倍數拉高至2.61倍,銀行主管認為,主要是台債利率前陣子上揚後,近期又有滑落跡象,市場眼見台債利率下行,不如就改拿一點定存單,且2年期定存單利率接近1.5%,已經史上次高水準,對業者來說也很有吸引力。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2Y50e4
    more
  • 調整用-45.png

    新台幣淪「最弱亞幣」貶破32.7關卡 探8年來新低

    〔 工商時報 / 郭宜欣 〕

    台股今(19日)早盤一度重挫近500點,新台幣重貶逾1.5角,破32.7元關卡,最低觸及32.77元創下近8年新低,新台幣今慘摔逾0.40%,在主要亞幣中表現最弱勢。
    上周末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遇刺之後,當選機率大幅升高,因此川普的一舉一動皆衝擊金融市場表現,加上周三川普又嗆聲台灣搶走美國晶片業,應該為美國提供的防衛付費,政治消息影響市場情緒。

    另一方面,晶片股後市因半導體設備龍頭ASML艾司摩爾的財測不如預期而出現雜音,且台股處在高檔,進而出現劇烈震盪,外資近期大爐增加台股空單,資金擴大匯出。

    美元大幅彈升釀新台幣重貶,今早盤即貶破36.70元關卡,創下2016年5月以來的新低點,後續仍需要觀察外資動向及美國政經消息。

    台股止跌必須先觀察台積電、聯發科及鴻海等大型權值股的表現,但今天狀況都不理想,台積電一度下殺近2%,大盤一度下殺近500點,摔破23,000點關卡,從上周高點重挫1,500點,後市恐面臨一波盤整。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Vzy6MR
    more
  • 調整用-41.png

    景氣回溫了 國銀中小企放款月增973億 攀29月高點

    〔 工商時報 / 戴瑞瑤 〕
     



    中小企業看景氣就要回春了!金管會11日公布5月國銀中小企業放款,單月增加973億元,創下29個月新高,今年設定的史上規模最大增貸目標4,200億元,5月底達標率已破5成,就目前經濟動能來看,今年達標沒問題。

    據金管會統計,至5月底國銀中小企業放款餘額達9兆9,814億元,月增973億元,創下29個月新高,前5月累積已增加2,150億元,相較去年前5月增加815億元,年增1.6倍。

    銀行局指出,5月中小企業放款增加主要有三大因素,即企業營運周轉金、資本支出、綠色授信放款皆增加,尤其景氣回溫帶動的企業營運周轉金、資本支出增加,第三季備貨帶動資金需求,下游廠商看好景氣復甦開始備料,且國內製造業、能源產業發展帶動下,國內投資與內需市場也開始回溫。

    今年前五個月中小企業放款增加最多的前三大銀行,第一是兆豐銀行367.37億元,亞軍是永豐銀331.91億元,第三名是中信銀280.11億元。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gGO2jQ
    more
  • 調整用-40.png

    相關指標年增幅收斂 財政部:6月房市熱度已見趨緩

    〔 工商時報 / 陳碧芬 〕
     

    房市熱度趨緩?財政部官員11日指出,其實去年同期房市處於相對的低檔、基期比較低,今年房市相關數據顯得增長很快,四項房市相關最新統計,顯示6月的年增幅已經開始趨緩,下半年基期差異縮小之後,增幅可望繼續收斂。

    財政部統計,新青安累計撥貸戶數約6.5萬戶、累計房貸金額4,836億元;今年6月單月撥貸戶數6,872戶、金額555億元,月減幅17%、13%,均呈月減格局。就稅目部分,官員分析,一、6月土地增值稅年增率5.8%,增幅也見到收斂,台北市有年減3成的現象,主因是去年5月500萬元以上的大案件比較多。

    二、個人房屋稅部分,6月實徵293億元,雖創歷年同期新高、且連11個月正成長,但主因是去年同期房市低檔,6月年增幅已見趨緩,估計下半年增幅可望收斂。

    三、6月契稅實徵增加15.4億元、年增幅20.5%,亦已經較前幾個月趨緩,以高雄、新北及台中市增加比較多。

    官員指出,觀察5月份內政部建物買賣類移轉棟數,以及6月的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年增率,雖然都還是雙位數以上的正成長,不過其實增幅都已經較上月趨緩。另外,5月五大銀行新承作購屋貸款年增幅8成6,同樣也已經較上月趨緩。

    四、惟個人房地合一稅的部分仍顯出房市熱況,財政部指出,6月實徵淨額66億元,創歷年同期新高,年增30億元、年增幅為8.5%,已經連續11個月的雙位數增成長,以新北、桃園及高雄市增加較多。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6v1ZLO
    more
  • 調整用-39.png

    台灣6月出口年增23.5%!謝金河讚:黃仁勳帶來的AI效應

    〔 Yahoo!股市 〕
     

    財政部昨(10)日公布台灣出口數據,6月出口額399億美元,年增23.5%,創下28個月最大增幅,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認為這個成長可說是難能可貴,能成長這那麼多歸功於「黃仁勳帶來的AI效應」,帶動供應鏈如:半導體產業及資通訊產業出口值大增,此外「移轉生產基地奏效」也是主因之一。

    謝金河在個人臉書粉絲專頁「AI開始在台灣發揮效力」為題發文表示,今年第二季出口值1147.3億美元,加上第一季的1104.4億美元,上半年出口2250.3億美元,年增11.4%,以上半年的2250.3億美元來推估全年出口值,今年全年可能落在4500到4600億美元之間,應該介於2021及2022年之間,會是歷史第二高的好成績。

    他指出,去年在總統大選期間,不同的政黨,媒體,學者幾乎全面看壞台灣的出口,最具代表性的是郭台銘,他用16個字形容台灣:「經濟衰退,出口下滑,民生凋敝,民不聊生!」天下說台灣出口,亞洲最差!商周也說五大產業都衰退,台灣出口14年最差,他們都卯足全力抹黑台灣。

    謝金河表示,台灣從去年11月起,對比去年的低基期,今年出口至少會有7個月的成長,真正的考驗是去年7月的376億美元,如今6月出現399億美元的好成績,這也預告7月出口超過376億美元的機會很大,台灣的出口很可能有十幾個月的成長。

    他分析,今年對出口的貢獻最大的主力是資通訊產業,在半導體仍未明顯轉正之前,6月的資通訊產業出口值107.8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14.1%,今年上半年,資通訊產業出口值625.15億美元,年增108.9%,台灣的傳統產業,像石化,紡織,鋼鐵,機械,金屬等都被中國打趴在地上。

    但今年上半年以半導體為主的電子零組件出口807.63億美元,仍然衰退5.6%,所幸資通訊產業出現倍數成長,這是台灣出口表現比預期好最主要原因,他認為這顯然是「黃仁勳帶來AI供應鏈的效力開始發揮威力」。

    謝金河認為出口值能成長的另一個主因「是台灣移轉生產基地奏效」,資通訊產業出口值大增,主要是對美國出口大幅增長,今年上半年,台灣對美國出口521.71億美元,年增60.6%,台灣出口到美國的占比上升至23.2%,再加上東恊市場,占比上升至42%,而台灣出口到中國的占比從43.9%,到去年底降為35.2%,上半年再降到31.2%,台灣對中港出口到6月才轉為正數,台灣出口市場的移動,顯然資通訊產業及半導體產業扮演重要角色!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Ejx5og
    more
  • 調整用-35.png

    熱錢回流 台幣匯價終止連三黑

    〔 工商時報 / 魏喬怡 〕


    美國近期經濟數據低於預期,增強市場降息預期,台股4日再寫新高,新台幣在外資熱錢狂匯入下,早盤直接重返32.5元,午後外資匯入加大,終場新台幣升破32.5元重要關卡,收在32.48元,強升1.52角,匯價終止連三黑,市場靜待周五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公布,總成交量縮小至13.72億美元。
    匯銀主管分析,新台幣較前日升值1.52角,盤中上下波動約僅1角,還在央行可接受範圍內,央行並未特別用力阻升。



    主要亞幣對美元升貶幅


    匯銀主管指出,美國工廠訂單意外下降,美國服務業活動陷入收縮,顯示經濟放緩,降息預期升高,激勵美股大漲帶動台股攻高,新台幣因外資火力推升,連續攻破32.6、32.5元兩關,最高一度狂升逾1.7角至最高32.46元,單日強彈0.47%,創近一個月最大單日升幅,幾乎已收復近三日失土。

    匯銀主管分析指出,外資近期熱錢一來一回操作股市,有別於前幾天單向匯出,4日反手回補台股,早盤資金不斷湧入,從低點32.6元快速升值,出口商也跟著進場拋匯,兩力量成為新台幣升值關鍵。進口商盤初也想買匯,但眼見匯價飆太快,近中午就轉退場,大多掛單在32.47元左右。



    新台幣對美元匯率走勢


    儘管新台強升,但盤中卻不見央行積極調節。匯銀主管認為,新台幣開高走高,雖較前日升值1.52角,但盤中上下波動大約僅1角,還在央行可接受範圍內,央行僅在盤中提供流動性為主,並未特別用力阻升。

    央行統計,主要亞幣4日全面反彈,韓元狂升0.56%最強、新台幣強彈0.47%居次、泰銖大漲0.41%、日圓勁揚0.31、星幣升值0.3%,其餘升幅介於0.05%~0.24%。

    匯銀主管強調,雖然美國經濟數據鬆動,但是周五非農就業數據更為關鍵,市場多少會擔心非農數據比預期強勁、出現「回馬槍」,屆時降息預期要會降溫,因此稍微轉觀望,也使成交量縮水。

    後續待下周一、周二先消化非農數據的表現,且下周還有台積電發股息題材,市場就且戰且走,外資動向將牽動股匯走勢,預估以區間內盤整為主,大致在32.4元~32.6元來回測試。

    *資料來源:https://pse.is/662bzs
    more
  • 調整用-34.png

    同期新高! 外資上半年淨匯入破1兆 金管會分析3原因

    〔 工商時報 / 魏喬怡 〕


    AI題材發燒,外資熱錢持續湧入台股。金管會5日公布6月外資動向,單月淨匯入66.38億美元(約新台幣2,154億元),今年前六月外資持續匯入加碼台股,上半年外資淨匯入高達322.73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472億元,再創史上同期新高。
    金管會指出,今年6月單月份外資加陸資淨匯入66.61億美元,創2011年以來第7大,而今年前六月累計淨匯入322.99億美元更是創2011年以來同期第1大。

    外資狂匯入主要有三大原因。金管會分析,一是美國商務部公布5月份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年增率2.6%,為近三年來低點;二是歐洲央行於6月率先宣布降息一碼,加強市場對聯準會9月降息的預期,通膨壓力減輕,為市場增添正向情緒,三是台股6月份表現亮眼,為2020年11月以來單月最大漲幅達8.77%,吸引外資匯入投資台股。

    金管會指出,今年6月單月外資加陸資買超上市櫃股票新台幣101.64億元創自2011年以來同期第6大、今年上半年累計買超新台幣282.96億元也創2011年以來同期第7大。

    金管會分析,6月外資買超台股主要原因,就是AI熱潮推動台股多頭趨勢,AI應用題材漲勢延續,美國四大指數持續走揚。受惠於AI相關科技股,台股6月加權指數收於23,032.25點,單月漲幅8.77%,外資順勢維持買超。

    金管會強調,台股整體基本面尚稱穩健。經統計我國上市櫃公司2024年截至5月底累計營收金額為新台幣16.49兆元,較去年同期成長9.96%,營收金額為歷年同期次高,另台股股利殖利率居高,且台灣上市公司在獲利後的配息意願高,使台股殖利率在全球名列前段班,截至113年5月底本益比約22.42倍,現金殖利率達2.56% (加計股票股利為2.66%),顯示台股基本面尚稱穩健。

    *資料來源:https://pse.is/662br8
    more
  • 調整用-33.png

    房市上半年交易寫11年最強 六都買賣移轉年增27.6%

    〔 工商時報 / 郭及天 〕


    六都會區公布2024年6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六都交易量合計為23,801棟,月減11.5%。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說明,6月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反映的是5月至月初的市況,近期受惠於台灣各項經濟數據表現亮眼,台股表現佳、消費者信心增強,中古屋交易市況仍熱絡,但少了新屋交屋潮挹注下,六都6月建物買賣移轉量較5月減少逾1成。
    進一步觀察六都交易市況,除了桃園市月增8.5%外,其餘五都均較5月量縮,台北市月減13.7%,新北市月減19.1%,台中市月減3.9%,台南市量縮15.6%,高雄市月減22.1%,量縮最為明顯。

    進一步觀察今年上半年六大都會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表現,六都整體交易量合計為136,499棟,與去年同期相比年增27.6%,創下自2014年來、11年來最高紀錄,房市買氣旺盛。觀察今年1~6月各都會區與去年同期相比的表現,台北市年增21.8%,新北市年增21.6%,桃園市年增32.1%,台中市年增20.0%,台南市年增40.5%最多,高雄市年增38.2%,顯示南二都2024年表現最為亮眼。

    陳金萍說明,若再細看各都會區歷年1~6月交易量表現,台北市創下10年來最高紀錄,桃園市創2014年以來、11年來新高;台中市上半年交易量25,848棟,創13年新高紀錄;台南市則續創歷史最高,而高雄市創下歷史第二高量,僅次於1999年的24,773棟,可看出今年上半年量能表現處於相對高檔,買氣熱絡。

    陳金萍補充,國內景氣燈號連二月亮出黃紅燈,景氣穩定復甦,而出口表現持續暢旺,內需動能穩健成長,加上台股震盪走高,以及通膨長期化的預期下,推升房市需求,上半年全台交易量年增近3成已無懸念。

    *資料來源:https://pse.is/662bpa
    more
  • 調整用-29.png

    房市熱!5月房貸餘額暴增近1,300億元、史上最大增量

    〔 工商時報 / 巫其倫 〕


    中央銀行25日公布5月消費者貸款與建築貸款餘額,當月五大銀行新增房貸餘額續增逾千億元,帶動整體購屋房貸餘額繼續衝,5月暴增1,242.99億元,創下史上最大增量,逾額升至10兆4,335億元,已連16月上升且再寫史上新高,年增率擴大至9.79%,創下2021年8月以來新高;房貸餘額已連六月在10兆元之上,下月無意外將挑戰10.5兆元大關。
    今年以來國內房市超熱,購屋貸餘額年增率一路上升,房貸餘額年增率已連續整整一年上揚,從去年5月的4.54%狂升至5月已達9.79%,下一步挑戰2021年7月的前高10.2%,隨近期新青安房貸熱度不減,上半年有機會睽違近三年再度重回雙位數成長。

    央行官員分析,房貸餘額衝高,反映在5月五大銀行新承作房貸大增1,162.35億元,創下史上單月最大增速,房貸市場高流量支撐,六都買賣移轉棟數5月年增率也高達25.6%,加上房屋價格也持續居高,使整體房貸餘額增加。

    官員進一步說,今年以來國內景氣不錯、出口回溫,台股股價上揚、成交量大增,帶動整體財富效果,且新青安措施激勵效果延續,民眾購屋剛性需求上升,成為推升房貸餘額衝高主因。

    至於6月央行推出第六波信用管制,是否壓抑房市買氣。官員則說,觀察五大新承作放款,有接近一半都是新青安房貸,但央行此波管制是針對第二戶限貸6成,新青安並非管制範圍,而是屬於剛性自住需求,央行管制第二戶不會對新青安有壓抑作用;但央行同事調升存款準備率,將可直接控制銀行放款時更為審慎,做好做貸款審核等,多少對房市會有壓抑效果。

    不過,供給面的建築貸款(土建融)增幅仍是保守審慎,5月土建融餘額仍上升至3兆2,804億元,單月僅增加32.14億元,餘額雖仍是歷史新高,但年增率已放緩至2.91%,創2017年6月以來新低,距離當年5月的2.89%已不遠。

    官員分析,房市加溫,但建築貸款仍疲軟,建商開案審慎主要反映四大因素,一是景氣不確定性,建案工程期拉長至3年,完工後景氣抓不準;二是股市前景不明,3年後股市多空不好預測;三是新青安政策至2026年7月結束,建商推新案後,工程期蓋完也可能來不及適用到現在新青安優惠;四是營建成本還是居高不下。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70z9m1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