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週彙

  • 超強勢的新台幣匯率不只讓出口大廠哀鴻遍野,就連央行也淪為匯損受災大戶。(經濟日報 資料庫).jpeg

    台幣強勢 央行成匯損受災戶

    〔經濟日報 / 記者陳美君 / 台北報導〕

    台灣出口景氣史上最旺,激勵新台幣匯率強升,讓新台幣站上「最強亞幣」寶座;但超強勢的新台幣匯率不只讓出口大廠哀鴻遍野,就連中央銀行也淪為匯損受災大戶;據統計,自2016年至2020年這五年,央行外匯存底有四年都有外匯資產評價損失,今年截至8月底,評價損失已達5,410.35億元。

    根據立法院最新報告,央行外匯存底運用產生的外匯資產評價損益結果,自2016年至2020年間,除2018年有評價利益4,238.61億元外,其餘年度皆產生外匯資產評價損失。

    其中,2016年外匯資產評價損失為5,049.63億元、2017年更是破兆元大關、飆上1兆1,563.08億元,2020年因新台幣持續升值,使外匯資產評價損失擴增至7,971.92億元,較2019年的4,878.48億元,大幅增加3,093.44億元,增幅達63.41%;今年截至8月底,外匯資產評價損益達到5,410.35億元。

    立院報告指出,去年國際主要國家為緩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持續採行寬鬆貨幣政策,致新台幣匯率波動加劇,央行為維持匯率穩定,去年下半年及全年淨買匯分別為352億美元及391億美元,去年底持有外匯存底5,299.11億美元,較前年底的4,781.26億美元增加517.85億美元,增幅達10.83%;至今年8月底則增加至5,435.78億美元。

    該報告認為,今年8月底止,央行外匯資產評價損失已達5,410.35億元,但央行所提兌換損失準備504億元未及評價損失的10%,以8月底我國外匯存底5,435.78億美元的規模而言也明顯不足。

    該報告表示,我國為小型開放經濟體,貿易依存度高,外匯市場屬淺碟型,維持新台幣匯率相對穩定有其必要性。央行在考量安全性、流動性及收益性等原則下,應適時評估國際金融情勢發展,動態調整外匯存底的投資組合。

    另外,央行持有外匯資產主要為提供我國對外交易流動性,挹注國際收支需求,目的在於調節供需,維持有秩序的外匯市場,雖其對外匯資產管理非首重收益性,但仍應依國際經濟金融情勢強化因應匯率波動的風險承擔能力,以促進財務穩健及維持金融穩定。
    more
  • 圖/Unsplash.png

    勞保退休年齡又調高1歲 何時可領勞退金?

    〔工商時報 / 數位編輯〕
     
    「我什麼時候可以領勞保退休金?」勞保財務存在危機,尤其依《勞工保險條例》規定,明(111)年起請領勞保年金的法定年齡將調高1歲、到63歲,更讓不少人憂心愈晚領、恐怕會領不到退休金。但其實,如果不在意一定要按月領年金,只要在民國98年1月1日之前就有參加勞保的勞工,並符合勞保條例第58條規定的條件中的一項,最早50歲就可以一次請領老年給付。至於是否適合一次領,則可上勞保局網站試算,作為參考。

    勞工保險局表示,98年1月1日勞保年金施行後,老年給付分為3種給付項目,分別是1.老年年金給付;2.老年一次金給付;3.一次請領老年給付,最近經常被提及的明年起要63歲才請領勞保年金,指的是第1種「老年年金給付」,也就是按月給付的勞保年金。

    如果不在意非得按月領到勞保年金,甚至早計畫將勞保老年給付一次領走,就可以不用管勞保老年年金的請領年齡到底是幾歲,如果在98年1月1日前就已經有勞保年資的,可以選擇第3種「一次請領老年給付」,只要可以檢視是否符合勞保條例第58條規定,並離職退保,就可以請領。

    根據勞保條例第58條規定,符合一次請領老年給付的資格有:一、參加保險年資合計滿1年,年滿60歲或女性被保險人年滿55歲退職者;二、參加保險年資合計滿15年,年滿55歲退職者;三、在同一投保單位參加保險年資合計滿25年退職者;四、參加保險年資合計滿25年,年滿50歲退職者;五、擔任具有危險、堅強體力等特殊性質之工作合計滿5年,年滿55歲退職者;六、轉投軍人保險、公教人員保險,符合勞工保險條例第76條保留勞保年資規定退職者。

    所謂「具有危險、堅強體力等特殊性質之工作」,在勞動部改制前的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曾發過解釋令,指從事符合異常氣壓危害預防標準規定之高壓室內作業、潛水作業。

    今年52歲的李小姐,投保勞保年資超過25年,考量勞保財務岌岌可危,未來年金改革恐受影響,且本身一直有在投資理財,正考慮是否要一次請領老年給付,勞保局提醒,勞保老年給付一旦核付後即不得變更,且年金活到老領到老,保愈久領愈多,建議民眾選擇前可先上勞保局網站試算,或以自然人憑證或健保卡+戶號上勞保局e化服務系統查詢,審慎考慮清楚。

    轉自「工商時報」:https://ctee.com.tw/news/policy/551243.html
    more
  • 財政部昨(17)日表示有兩大因應策略,首先是從現行12%評估調高至15%我國企業最低稅負制稅率;第二則是審慎評估受控外國企業(CFC)制度上路期程。 (經濟日報資料庫).png

    全球追稅 財部擬調高最低稅率

    〔經濟日報 / 記者翁至威 / 台北報導〕

    全球大追稅的最低稅負制預估將於2023年上路,財政部昨(17)日表示有兩大因應策略,首先是評估調高我國企業最低稅負制稅率,從現行12%評估調高至15%的可能性;第二則是審慎評估受控外國企業(CFC)制度上路期程。

    財政部表示,這兩項工具都不須經過修法程序,只須由行政院核定,將審慎評估,並持續觀察國際情勢變化及蒐集各界意見,若確定要上路,會評估與國際接軌,在2023年上路。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日邀請財政部等部會專題報告「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與我國因應之規劃與措施」,財政部書面報告昨日提前出爐。

    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是全球稅改方案的一環,OECD近期將提出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的立法範本,並由包容性架構成員國參考據以制定其國內法普遍採行,預計2023年實施。

    財政部表示,我國雖非OECD包容性架構成員,然而屬於我國租稅管轄區且符合前述營收門檻的企業,目前包括我國跨國企業集團(160家)及外商在台子公司(259家),合計419個跨國企業集團將受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影響。

    為因應全球最低稅負制,財政部指出,首先將審慎評估調整營利事業所適用的基本稅額(我國最低稅負制)徵收率。

    財政部表示,我國自2006年起實施最低稅負制,目的是為了讓適用租稅減免規定而繳納較低稅負、甚至免稅的企業,至少應負擔一定比例的最低稅負,根據《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第8條,法定稅率為12%至15%,目前稅率訂為12%。

    財政部官員表示,若能適度提高營利事業最低稅負制稅率,將可避免未來我國跨國企業集團的課稅權拱手讓人,舉例來說,若我國維持12%,而全球最低稅負制15%,差距3%的課稅權,可能就會由其他國家拿走。

    財政部表示,審慎評估調整國內企業最低稅負制稅率的必要性及適當時機。

    此外財政部也將審慎研議CFC上路日期,完善我國稅制,鞏固稅收。

    財政部表示,由於OECD尚未提出立法範本,部分執行措施仍未明朗,且將由各國透過國內法化方式推動。

    財政部將持續關注稅基計算方式等,通盤評估我國課稅規定配合修正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more
  • 老房子在出售時適用舊制,如果有在二年內重購價額較高的自用住宅,已繳納的所得稅,可以作為購房年度的抵稅或退稅依據。記者曾增勳/攝影.png

    換屋重購退稅 必備三要件

    〔經濟日報 / 記者程士華 / 台北報導〕
     
    家人自住多年的老房子要出售,可以留意重購退稅的規定。中區國稅局表示,老房子在出售時適用舊制,如果有在二年內重購價額較高的自用住宅,已繳納的所得稅,可以作為購房年度的抵稅或退稅依據。

    官員表示,現在的自住客要換屋時,原有的自住房屋,多半仍是適用房地交易舊制的老房子,不像出售新房子要課房地合一稅,而是須併入綜所稅當中的「財產交易所得」來申報。
    所謂的舊制,是相對房地合一稅的說法,官員說,房地合一稅是針對2016年1月1日以後取得的房屋及土地,換句話說,舊制就是指2015年12月31日以前取得的不動產,其中土地部分出售所得免稅,出售房屋部分則視為財產交易所得,合併在出售年度的綜所稅申報。

    為減輕自住客換屋、改善生活品質的租稅負擔,官員強調,無論新制或舊制,都有提供「重購退稅」的機制,其中舊制房地適用重購退稅,須符合自住、二年內換屋,以及「小屋換大屋」等三個要件。

    官員指出,舊制房地指的「自住」是綁定戶籍,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或直系親屬,必須在該址設有戶籍登記,同時在出售前一年內,沒有出租或供營業用的房屋,才符合自住的定義。

    第二項要件為時間期限,官員表示,針對自住客重購房屋,稅法要求須於二年內完成換屋的程序,不過包括先買後賣、先賣後買,若是在二年內完成,便能符合重購退稅的要求。

    第三項要件為「小屋換大屋」,官員表示,很多民眾會誤以為「小屋」與「大屋」是指面積,但其實稅法上規範的是「價格」,在舊制當中,新購入的房屋價格,須大於原出售的房屋價格,跟面積反而沒有絕對關係。

    轉自「經濟日報」: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6710/5895535?from=ednappsharing
    more
  • 據金管會證期局統計,國人透過境內、外基金投資大陸房企金額約662.2億元。記者戴瑞瑤/攝影.jpeg

    大陸房企債務違約潮 國人基金投資曝險約660億

    〔聯合報 / 記者戴瑞瑤 / 台北即時〕

    大陸房地產業近期接連傳出債務違約,繼大陸恒大集團無法支付債息後,又再爆出多家大陸房產企業無法支付債息,市場擔憂大陸房企違約可能產生金融風暴。據金管會今公布的數據,國人透過基金投資大陸房企金額約662.2億元,約佔基金規模不到1%,風險仍在可控範圍內。

     

    據金管會證期局統計,截至9月底,境內基金約有219檔基金有投資大陸房企,國人投資金額約426.7億元,約佔基金規模0.89%;境外基金有225檔投資大陸房企,國人投資金額約235.5億元,約佔國人持有境外基金投資金額的0.59%。

    其中恆大集團部分,境內基金約30檔有投資,國人投資金額約4.87億元,約只佔基金規模的0.01%;境外基金有38檔有投資,國人投資金額約5.52億元,約也只佔國人持有境外基金投資金額的0.01%。

    除國人基金投資外,金融業曝險部分,證券自營商截至10月底投資大陸房企約2.3億元;保險業則沒有投資目前已知債務違約的3家大陸房企;銀行主要曝險為放款,截至9月底國銀對恆大放款金額約3.28億元,其他大陸房企曝險仍在調查中。

    銀行局表示,目前國銀整體大陸曝險都在低點,截至9月底國銀大陸曝險約1.42兆元、佔淨值約35.7%,整體大陸曝險佔淨值比率是往下走的,國銀也有提存相關備抵,除請國銀要密切注意大陸金融情勢發展,近期金管會也有調查國銀對大陸房企的曝險,主要是針對恆大與融創中國的曝險狀況,目前來看風險還在可控範圍之內。
    more
  •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圖/本報資料照片.jpeg

    房價明年會再漲?黃天牧:緊盯利率與呆帳

    〔工商時報 / 魏喬怡〕

    通膨增溫、房價飆漲到底是長期還是短期現象。對此,金管會主委黃天牧9日在立法院財委會指出,房價會受總經、利率情況波動,金管會關注的是利率上升時銀行還款有無逾期放款、呆帳的現象。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則打包票,指通膨上漲絕對是短期現象。他指出,台灣的通膨現象是「短期現象、絕對不會持續、今年核心物價CPI不會超過2%、大概在1.5%以下」。

    財政部長蘇建榮指出,尊重央行專業,基本上物價漲跌都有長短期的現象,後續要再觀察,影響物價因素有很多。

    黃天牧表示,金管會並非物價主管機關,但學理上通膨會受到成本推升、心理面等因素影響,尊重央行看法。現在是因為QE退場從美國開始觸發起的一個情緒,「會延伸一段時間」,至於CPI是否會超過2%,無法用金管會的專業來回答,因為資訊不是金管會能掌握的。

    主計長朱澤民則認為,從10月與9月數據來看,有些通膨數據是上漲、有些下跌,所謂通膨是要所有數據持續、顯著地上漲「目前並沒有看到這些現象」。所以是短暫現象,CPI若要超過2%,11月、12月的漲幅要超過2.92個百分點,就目前趨勢來看不太可能。

    至於立委質詢,房價會影響金融業的授信與金融市場穩定,2022年底前房價會往上、持平還是往下?黃天牧認為,要看總體經濟、利率變化,若利率上升,就要看銀行還款有無逾期、呆帳現象。至於打炒房是租稅還是選擇性信用管制有效,黃天牧認為,各有優點,要考量全盤對民眾影響。
    more
  • 270家中概股恐遭美強制下市,台灣複委託投資54億。(示意圖/路透社).jpeg

    270家中企恐遭美強制下市 金管會:台灣複委託投資54億

    〔中央社 / 記者謝方娪 / 台北9日電)

    外界關注不符美國審計審查標準的270家中企未來恐面臨強制下市命運,金管會調查國內複委託投資相關中概股庫存金額為新台幣54億元,占比1.61%,將提醒業者隨時評估風險。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出新制,若赴美上市的外國公司連續3年未通過美國審計相關標準審查,將遭強制下市,外界關注270家在美掛牌的中國企業未來恐掀下市潮,立委8日要求金管會清查台灣投資曝險。

    金管會今天公布統計,截至今年10月底,國內投資人透過複委託持有在美國掛牌的中概股庫存金額為54億元,占國人持有美國市場總庫存金額的1.61%。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郭佳君指出,檢視相關比重並不大,不過金管會會持續關注美國處理狀況,也會提醒券商和投信業者必須隨時評估相關風險;包含投信可能需適時調整相關投資標的,券商則需注意狀況,適時提醒投資人注意風險。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3月開始執行外國公司問責法案(HFCAA),若赴美上市的外國公司連續3年未通過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管理委員會審查,將被禁止在美國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立委8日於立法院指出,受限中國國內法相關規定,中企都不符合美國審計規範,換言之,未來在美掛牌的中企恐掀強制下市潮。〔編輯:林淑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