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週彙

8月製造業景氣燈號連4藍 台經院:傳產「情況很不好」

〔 工商時報 / 陳碧芬 〕


台經院製造業景氣燈號變動
台經院製造業景氣燈號變動

台灣經濟研究院1日發布8月份台經院製造業景氣概估,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7月調整後的8.36分,上升0.88分至8月的9.24分,燈號仍為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已是今年來的連續第四顆藍燈。惟傳產製造業景氣谷底沒有確立,整體製造業景氣實難真正好轉。

觀察8月製造業景氣變動過程,看到好的訊號、但也有產業難言的苦。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指出,8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較上月改善,有四項因素,包括:一、科技產品出貨、接單動能延續,二、新台幣匯率轉貶影響,三、美國對等關稅帶來的衝擊已不若前幾個月明顯,四、製造業廠商對當月景氣看法,較上月調查時明顯改善。

以個別產業的半導體業為例,台經院指出,受惠於AI應用需求強勁及消費性電子新品備貨增加,推升需求面及售價面指標,加上相關類股因美國利多消息激勵而出現價量齊揚,拉抬經營環境面指標表現,故8月景氣燈號由代表低迷的黃藍燈轉為持平的綠燈。

但台經院指出,傳產製造業「情況很不好」的現象,如受市場低迷與客戶下單保守影響,業者自行持續減產,抵銷部分科技業成長動能,拖累原物料投入與成本等面向指標表現。

以個別產業來看,機械業因美歐及東協市場需求疲軟,本產業出口及外銷訂單年增幅較上月收斂,加上去年同期因廠商配合交貨期墊高基期,8月生產指數年增率由正轉負,8月其產業景氣燈號續為代表衰退的藍燈。

台經院表示,經濟前景仍然存在挑戰,如半導體等產業關稅尚未完全明朗,關稅帶來短期通膨壓力,聯準會已於9月18日宣布降息一碼因應。

中國方面也是台灣製造業的壓力源,雖中國官方推出「反內捲」政策及救市措施,對過度競爭產業進行減產,以緩解通貨緊縮壓力,但能否有效提升消費信心,帶動經濟成長仍有待觀察。

製造業須持續審慎因應潛在風險與挑戰,以維持產業的穩定發展。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VWbAM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