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ahoo!股市 〕
金拓新聞4月23日報導,根據匯豐銀行(HSBC)最新發布的報告,美國川普政府的經濟與貿易政策,已經成為全球央行面臨的最大穩定性威脅。該行與《Central Banking》合作進行的年度《HSBC儲備管理趨勢報告》顯示,美國現在被視為全球央行最主要的下行風險。
報告指出,即使匯豐的年度調查是在2025年4月初美國宣布對等關稅措施前完成,這些保護主義政策仍被視為當前央行面臨的最大風險,這些措施也已對金融市場產生震盪。在不確定性升高的背景下,儲備管理者正在做出調整:過去12個月中,50%的央行已介入外匯市場,且因地緣政治風險調整投資組合的央行數量明顯高於去年。
報告顯示,央行目前最關注的風險為美國的貿易關稅與其他保護主義政策,44%的央行將其視為最迫切的問題。報告亦揭示各國央行對美元的態度分歧:「儘管去美元化的趨勢似乎正逐漸發展,但增加美元投資的央行數量仍高於減少的。」但多數央行認為儲備資產多元化是未來強健財政的關鍵。
報告指出,54%的受訪央行表示計劃增加外匯與黃金儲備,主要是為了維持對國家金融的信心,以及將儲備作為未來外匯干預的緩衝,有37%的受訪者表示計劃在未來一年內增加黃金配置。報告指出,黃金被視為資產組合的分散化工具。許多央行也認為黃金是長期價值儲藏、在危機時期表現良好的資產,並具備地緣政治對沖功能。
Catalyst Funds旗下Gold Enhanced Yield ETF資深投資組合經理人大衛·米勒(David Miller)表示:「自2022年以來,儲備資產的基本動態已徹底改變,而關稅戰只會進一步強化這一轉變。全球央行在2023年購買了超過1,000公噸黃金,在2024年則為1,060公噸,今年這個趨勢還在加速,這比一般散戶行為或市場炒作影響要大得多。長遠來看,金磚國家與新興市場的央行,正在用黃金替代他們的美元儲備。」
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公司(State Street Global Advisors)首席黃金策略師喬治·米林-斯坦利(George Milling-Stanley)報告表示,經濟不確定性仍主導全球市場,恐慌情緒即使在高金價下,仍會支撐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吸引力。
米林-斯坦利也指出,隨著投資人對美國經濟的信心開始動搖,黃金正被重新視為重要的避險資產。他表示:「人們對美國及美元的信心受到重大打擊,我不認為這會很快恢復。我看不到政府能採取什麼步驟能快速扭轉局勢。就目前情況而言,很難想像金市會從這個位置出現惡化。」
點石成金諮詢公司(Midas Touch Consulting)董事總經理佛洛里安·格魯姆斯(Florian Grummes)表示,雖然黃金價格自歷史高位每盎司3,500美元回落,但這種回調可能只是短暫的。他指出,主權國家的黃金累積以及全球權力格局的變化,正在強化貴金屬的長期看漲前景。
格魯姆斯認為白銀價格被嚴重低估,並預計白銀在初夏可能會漲到每盎司40至50美元。他指出,目前的金銀價格比超過100倍,而地殼中的金銀比是10比1,生產比也僅僅是7比1。格魯姆斯同樣看好礦業股,認為該板塊「被極度低估」。
摩根大通(JP Morgan)報告表示,美國關稅上升與美中貿易戰持續,將使得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升高,該行預測明年金價將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的里程碑。該行現在預計金價在2025年第四季將達到平均每盎司3,675美元,並在2026年第二季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報告也預測,白銀在短期內面臨更多阻力,因為工業需求存在不確定性,但預計到2025年底銀價將上升至每盎司39美元。
*資料來源:https://reurl.cc/3K6gxV